王永久
(韓后醫(yī)療美容醫(yī)院,廣東 廣州,510627)
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大眾對眼美學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加之眼部整形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眼部整形的思路已然不是原來單純的“重瞼手術”。而是對眼部整個形狀及神韻的美觀要求,而進行的眼部綜合手術。在遵循基本眼部美學標準的前提下,結合顧客的自身條件及需求,設計手術實行方案,才可以在臨床中實現(xiàn)“美”的目標。此亞洲人形成重瞼皺襞的幾率偏低,也正因如此,重瞼術成為亞洲最為流行的美容手術之一。重瞼術的常見術式有以下4種。
1、埋線法:通過縫線連接皮膚與眼瞼下組織而形成重瞼皺褶。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小,其術后恢復時間快,不會遺留瘢痕,通常1周內即可完全恢復自然。但由于上瞼的皮下組織未行有效處理,埋線后重瞼可能消失。埋線法重瞼對自身上瞼條件要求相對較高,適合本身上瞼皮膚較緊致,皮下組織不臃腫的求美者。
2、切開法:通過手術切開上瞼皮膚,然后對上瞼的皮下組織如肌肉、脂肪等進行一系列處理,以達到重瞼形態(tài)。其優(yōu)勢在于可解決針對性解決各種問題,如東方人特有的上瞼組織臃腫、皮膚松弛、內眥贅皮,靈活性強,故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適應癥。其缺點是上瞼皮膚切開,會遺留一道淺淺的疤痕,術后恢復時間較埋線法長,通常明顯的腫脹1到2周,完全恢復自然大概1-3個月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切開法手術是重瞼手術最為傳統(tǒng)的方法,經(jīng)過幾十年的改進,現(xiàn)在的切開法已和原來大不一樣。筆者經(jīng)常采用的切開法會保留必要的皮下組織,縫合方法也和原來不同,這樣在加快傷口愈合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術后疤痕的生成,疤痕完全愈合后不明顯,因此對切開法有顧忌的求美者不必擔憂。
3、韓式重瞼:即小切口重瞼術,是在上瞼設計多個(通常為三個)長度較小(通常為2-4mm)的切口,通過切口對皮下組織進行適當處理后進行縫合,這樣來制造重瞼。由韓國醫(yī)生首先將這一方法發(fā)表在雜志上,故稱為韓式重瞼。在我國,小切口也早有開展,但中國美容市場發(fā)展較晚,不為大家所熟知。韓式重瞼介于埋線法與切開法之間,切開組織量小,術后恢復時間較切開法短;切手術切口瘢痕較切開法小,但較埋線法大。同時由于對皮下組織進行了處理,因此術后重瞼維持時間較埋線法穩(wěn)定。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方法的適應癥較切開法小。自身上瞼皮膚松弛,上瞼臃腫則術后效果反而不佳。
4、帕克法: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重瞼術需要在重瞼線下方切除一條眼輪匝肌,手術后會在重瞼線的位置形成一條凹溝,受術者在閉眼或者往下看的時候可以看見,給人一種明顯手術后的外觀,不夠自然美觀。帕克法正是針對上述問題調整了手術方法,手術后患者眼瞼部不會有凹痕,一般不容易看出手術的痕跡,外觀自然,是一種更符合生理的手術方法。
不同年齡具有不同的眼部狀況,選擇的重瞼手術方案自然也不相同:20歲年齡段的人,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喜歡快速便捷、不留疤痕自然的款式,一般可以選擇埋線法或者傳統(tǒng)切開重瞼術。埋線法只適合上瞼皮膚較薄且沒有明顯松弛的年輕求美者,效果可以維持約3-4年;30歲年齡段的人,眼部皮膚開始下垂,此時可以選擇切開法的重瞼術+提上瞼肌術;40歲年齡段的人,眼周皮膚下垂明顯,上瞼給予切開+上眼瞼提肌術,下瞼還需眼袋切除,重瞼設計不宜太寬,保證術后形態(tài)自然;50歲及以上年齡段的人,上瞼下垂嚴重,睜眼時額頭肌肉提拉眼眉,額頭皺紋較深。如果只做上眼瞼整形,會使重瞼太高而眼眉下垂,導致整個眼部形態(tài)的不自然。因此結合整體設計,選擇眉底或眼眉懸吊術,這樣會提拉下垂的眼皮從而矯正眼形,術后看上去會更加年輕。
醫(yī)生技術是也是一個關鍵的支撐。操作上一定要穩(wěn)、平、準。“穩(wěn)”是醫(yī)生一定掛取各組織要上、下一致,避免多次調整;“平”是要求把各組織縫掛在一個水平線上,避免重瞼形態(tài)凹凸不平、不流暢;“準”是要縫掛組織的量要適當,避免“多重瞼”的形成。以我自創(chuàng)的重瞼四層縫合技術為例,在為求美者進行縫合時,我把重瞼下皮瓣和上瞼提肌腱膜,重瞼眶隔膜,少量輪匝肌,上皮瓣聯(lián)合縫合,用輪匝肌來填平凹陷,眶隔膜和提肌腱膜來增加滑動感,從而使重瞼線平滑流暢,就可以有效避免重瞼術后出現(xiàn)的凹陷及疤痕明顯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