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焉耆縣第一小學,新疆 焉耆 841100)
我國現如今的語文文化教育,無論是小學或是中學,其目的都是以應試為主。即重點提升學生的語文文化課成績,以應付考試為主。這種教育模式有著很明顯的缺點,就是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容易造成“死讀書”的現象。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政府、學校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公布相關計劃和措施,強制性地下達命令,為小學生的學習和作業(yè)減輕負擔。學校也要重視起來,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而語文老師,則擔任著最重要、最直接的角色。但是,由于許多語文老師的資質太淺,業(yè)務能力不太過關,或是缺少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知識范疇不夠廣闊,就導致了語文教學的效果不甚理想。許多老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不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這就導致了小學的語文教學枯燥無味且收效甚微。
在以往的小學課堂上,老師使用的都是古板、陳舊的教學方式。例如,老師提前布置某項作業(yè),然后在課堂上提問,由學生進行回答,老師隨后給出評判和建議。這種教學方式收效甚微且效率低下,不能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重視,也無法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更不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趣。有些學生甚至只盲目地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和作業(yè),而不去用心思考和鉆研,從而失去了做作業(yè)的意義。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良性思維和學習能力都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認知程度較低,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指導。小學生對知識和世界的好奇心較強,但很多學生卻因為學習課本知識而被限制閱讀。某些老師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不重視,認為沒有必要,單純地學好課本內容就可以了。有些老師講課的內容過于單調,不能與生活實際緊密契合,也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課堂的氛圍也比較凝固。缺少了老師和家長的重視和支持,小學生沒有課外讀物的來源,自制能力又比較差,也很難做到堅持閱讀。這樣一來,小學生就很難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以往的小學語文老師在上課時,通常使用領讀的方法帶領學生閱讀。也就是老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或者是播放課文錄音,學生跟著錄音一字一句地讀。這種方式古板而陳舊,且效果很差??上攵?,學生只是進行了短暫的暫時性記憶,并不能真正地記憶所學知識。學生只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并不會去用心思考閱讀的內容,也不會積極地開動腦筋。因此,老師需要改善閱讀方式,使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熱愛閱讀。例如,老師可以提前將同學們分組,并選取某篇課文為任務,讓同學們自行分配段落,進行閱讀練習。第二天上課時,各小組依次進行閱讀展示,由老師進行打分,并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隨后老師進行系統(tǒng)講解,并結合著拓展知識、人物背景等,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增強學習體驗,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閱讀效果。
閱讀是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部分。學生在小時候養(yǎng)成了閱讀的良好習慣,會伴隨自己很多年,會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大有裨益。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情況不同,老師和家長盡量不要給學生定下明確的作業(yè)或任務,而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愛好和意愿,讓學生們自由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有選擇地閱讀。小學生在校的時間畢竟有限,因此,不僅課外閱讀的內容在課本之外,課外閱讀的大部分時間也可以安排在放學之后。而家長,則可以盡可能地充當陪讀的角色。家長要有選擇地根據學生的愛好去采購課外書籍,并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學生有不認識的字,或看不懂的情節(jié),家長要及時對其進行解釋和指點。其次,家長可以主動向學生推薦一些世界名著,并和孩子一起閱讀,讓學生們感受到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老師在班級內也應積極配合。可以購置一個書架,在書架上擺放上二手書,或鼓勵同學們進行捐贈,創(chuàng)造一個“讀書角”,方便同學們進行閱讀和交流。
某些老師十分注重課堂氛圍,時常會在上課時舉辦一些小活動或小游戲,以加強同學與老師之間的聯系,活躍課堂氛圍。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和認知能力還不成熟,思想比較幼稚,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勞逸結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班級內可以多多進行一些與閱讀有關的益智游戲,既活躍了班集體的氣氛,又開動了同學們的腦筋,還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老師可以根據閱讀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舉辦活動和游戲。這些小活動和小游戲不需要耗時過長,僅僅起到對閱讀的輔助作用即可。老師應當準確控制游戲的時間和過程,以及娛樂程度。重點是要將游戲和閱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老師可以借助短視頻和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所學知識,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記憶理解,并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消化。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閱讀,與生活環(huán)境緊密貼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進行高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