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qū)天龍中心小學,貴州 安順 561000)
在新課改之下的當今社會,出現(xiàn)了許多新型教學模式,例如: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等學習方式,但運用這些教學模式的教師并不普遍,仍然有許多教師用傳統(tǒng)授課模式,不將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中去,被動的學習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課堂筆記多數(shù)都是教師的觀點,從根本來講,這些知識學生并未理解,進而提高不了學生的成績。在這種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只把考試內容作為重點,不挖掘字詞、文章背后的含義,再加上布置許多作業(yè),學生只認為完成作業(yè)才是萬事大吉,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起不到更高的效果。對于有些教師而言,認為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更高,不使用新型模式進行教學,實則不然這已經與新時代相脫軌。
三年級的學生原本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各不相同,中等生、優(yōu)等生能夠快速理解知識,而對于后進生理解知識有些慢。這種分段學生教師也未能及時關注到,在完成作業(yè)時進度快的學生寫的也快,學習積極性也高,相反,對于程度慢的學生完成作業(yè)也是比較困難的,長此以往打消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進而學生越來越不喜歡語文、對教師也并不友好,害怕在課堂上被提問到,師生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尷尬,影響教師高效教書育人。
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雖然是中段的學生,但是多數(shù)學生仍然處于低段思維,在教學過程中仍要以情境教學為主要模式,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課堂氛圍是教師的首要問題,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才能更快的參與課堂學習。同時中段學生能理解一些字詞間淺層含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字詞、文章進行淺層講解,還要教授是如何造字的,成語中多拓展一些典故,更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含義。
在教學中可以使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課前分好小組,每組4-6 人,每組取好隊名進行小組比拼,提高中段學生學習的樂趣,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為獲得榮譽做出努力。
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并不是一時能保持住的,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學科學習在教師的引領之下方可擁有的。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特點也各不相同,所以作為教師要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例如: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除教授課堂知識外仍要對學生進行提高,學習較難的知識;對于后進生,教師要更耐心、更細心的進行講解,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其知識。
同時教師要更好地帶領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不僅對其內容進行掌握,而且要學習其思維模式,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學會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亮點是每個老師要做的,更能體現(xiàn)教師的情商。例如:張明的成績一般,但是畫畫卻很好,想象力較為豐富,作為教師要抓住亮點,多講述歷史上著名美術大師的故事,啟發(fā)張明的繪畫才能,進而把對美術的興趣融入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習效率。
運用激勵的語言方式進行評價,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講述《大自然的聲音》一課,課前教師要求學生回家查閱與大自然聲音相關的資料,課中師生進行分享時只有王敏同學沒有按照資料上抄寫的讀,此時教師要抓住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分享,表揚學生:“聽了這么多同學的分享,只有王敏同學是沒有照著資料上讀,是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分享,而且你能有這么強的表達能力非常不錯,大家要向王敏同學學習,掌聲鼓勵她?!?/p>
導向方式的評價更能突出學生的亮點所在,在表揚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如:劉麗在課上積極的回答問題,而且預習的非常認真。表揚學生:“今天的這節(jié)課,我要表揚一名同學,那就是劉麗,這節(jié)課他舉手次數(shù)特別多,而且回答問題也非常準確,可見劉麗的預習也做得非常認真,大家要學習這種對待知識認真的態(tài)度?!?/p>
評價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切入,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從不同的方式出發(fā),可以評價知識豐富、帶有情感的朗讀以及表達能力強等等。教師可以以不同的標準進行評價,還可以對不同主體進行評價。在課堂中避免出現(xiàn)“你真棒”這樣籠統(tǒng)的評價語言,多用有針對性方式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從而教師能夠高效教書育人。
要想轉變現(xiàn)如今的課堂模式教師必須把新型授課模式與教學相結合起來。因此,教師要多構思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而且要保持學生對學習語文的成就感,不同學生要有不同的針對性,在課程的結束部分也要對學生進行有效表揚,不同方式的表揚更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信心,為提高三年級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