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娜
(貴州省畢節(jié)市金沙縣鼓場街道石梁小學,貴州 畢節(jié) 551800)
由于小學生年齡普遍偏小,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思想道德初步形成階段,因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和高尚的情操,成為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尤其是語文課程,帶有明顯的人文特點,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點課程。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日常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這需要語文教師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合理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不斷循循善誘,以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語文教學素材中滲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語文知識,也可以促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同時,語文素材是經(jīng)過教育專家層層篩選、編排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品質(zhì),培育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學與社會主義價值觀二者相輔相成,都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把學生培養(yǎng)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為教學目標[1]。例如,在學習《長城》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意識,在讓學生感受長城宏偉磅礴的同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回顧歷史,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榮譽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進而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
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特別注重層次性,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個人理解能力有限,教師要由淺入深、有計劃性的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是社會主義公民個人層面,包括誠實、守信、勤勞、敬業(yè);是從公民個人角度出發(fā),通過約束個人的行為規(guī)范、道德品質(zhì),來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其次,是社會主義集體層面,包括團結(jié)、互助、公正、平等;是從社會集體方面讓學生感受到團結(jié)一心的力量;最后是國家層面,包括愛國、民主、富強;從國家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勵志為祖國做貢獻的高尚情懷和偉大志向。
“真理源于實踐”,如何培養(yǎng)學生愛國、誠信、友善、富強、敬業(yè)的精神,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教學以外,更應該付諸于實踐,讓學生感受到真理的真諦,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理解。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愛國之情時,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博物館、文化館,了解中國歷史,了解為了新中國而勇于犧牲的革命先烈的偉大事跡,這些都將震撼學生的心靈,凈化學生的思想,遠比教師口頭傳授要有效得多。此外,在學生參觀后,教師可安排他們寫一篇觀后感[3],加深學生的印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愛國之情。又如,在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富強的精神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影片,了解中國近代史,讓學生感受到舊中國的落寞,理解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現(xiàn)實和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經(jīng)濟騰飛、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新氣象,以激發(fā)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攀登的精神以及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的偉大志向。
以生為本是新課改的核心觀念,是新時代最先進的教育理念。以生為本,就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研發(fā)學生興趣點,再進行引導式教學。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老師與學生之間,不僅僅是傳授者與被傳授者的關(guān)系,更是合作者與討論者的關(guān)系。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興趣點與好奇點進行調(diào)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不單一的進行口頭上的思想德育教育,而是提出學生感興趣并且有一定爭議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引導其進行獨立思考,最后讓其給出自己的看法,教師在小學生給出看法之后要加以補充與延伸,從而使得小學生自主自發(fā)的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傳播中華美德文化的一份子[4]。這種課堂沙龍的模式,可以使學生聽以致學,學以致用,充分的將語文課堂上的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jié)合,并融合到生活當中去。同時,也可以讓教師實施的掌握學生內(nèi)心動態(tài),更好地了解學生內(nèi)心想法,從而對每位學生進行針對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所以教師要以生為本,引導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發(fā)展。同時以生為本不只是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保障和重要途徑,也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總之,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兼顧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有把核心價值觀教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語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語文的育人優(yōu)勢,才能真正落實德育的要求,促進學生快樂健康全面發(fā)展。教師還要潛心捕捉教材中的德育點,通過對文本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深刻體驗,巧用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價值取向進行引導,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