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新
(河北省永清縣三圣口鄉(xiāng)初級中學,河北 永清 065600)
目前的初中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長期的孤立成長與父母的溺愛導致大多數學生責任心不強、狹隘、交流能力差,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轉變學生責任心差、合作能力弱等各方面的缺點成為當前學科教育中的工作重點。合作學習能打破學生的孤立成長的狀態(tài),將學生團結在一起,互幫互助、共同成長,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開展合作學習的熱潮也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緊鑼密鼓地開展開來。
劃分學習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第一步驟,也是關鍵性的步驟。在劃分學習小組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劃分,確保學生在后期的合作學習中能夠互幫互助,共同成長。為提高分組的科學性,老師可在分組之前進行物理測驗、物理實驗及物理探究等多方面的測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物理成績,并根據學生綜合物理成績的高低將學生劃分為優(yōu)秀生、中等生及后進生3個等級;同時找該班級的班主任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及特長等各方面的情況,為分組提供科學依據。了解學生學習、個人性格、特長等方面的情況之后,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為5~6人。學習小組優(yōu)秀生、中等生及后進生的組成比例為1:2:3;同時再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長進行組員的搭配,如小組成員有性格活潑的學生、同時再搭配性格沉穩(wěn)的學生,實現學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
沒有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對于5~6人的學習小組而言,規(guī)范的學習方式,統(tǒng)一的學習節(jié)奏能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還要規(guī)范合作學習的流程,指導學生正確的合作方式。小組成立之后,選出一名小組組長與一名副組長,負責平時學習活動的組織與維持。如《動能和勢能》這一課時的學習中,小組成員合作設計該課時的學習目標“了解動能和勢能的概念及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確定學習目標后,以該學習目標為中心,組內成員進行課前的自學,并將導學案上的教學任務分配到每一名組員的手中。如學生A負責查找動能、勢能的概念,學生B則負責查找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學生C與學生D則負責完成相應的小實驗等,將整個課時的導學案任務分配給組內成員。學生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之后,組長組織成員進行組內的討論與交流,形成最終的答案,并由小組代表在課堂上發(fā)言。該課時結束后,組長組織組員開展一次較短的終結小會,組內成員逐一發(fā)言說明本次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等,也為下一次的合作學習提供借鑒意義;同時也幫助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正視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在合作學習的實施環(huán)節(jié),老師盡可能地增加學生開展組內合作、組間合作的機會。如在《浮力》的學習中,可進行組內的合作,老師將實驗任務分配至組內的每一個成員,觀察與物理的浮力有關的因素,組內完成實驗之后開展組內的討論并形成最終的實驗結果。開展組間討論,與相鄰的小組進行討論,比較兩組的實驗數據、實驗結果,并交流實驗過程中的心得。在學生開展組內合作實驗、組間討論時老師要在旁邊進行引導,促進實驗的安全進行,討論的順利開展。此外,還可將同一內容的項目分配給兩個小組,促進小組間的合作,如在影響物理浮力的因素實驗中,可將物體材質、重量、形狀與浮力的關系交給A小組進行探究;而液體密度、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與浮力的關系交給B小組進行探究,兩個小組共同合作完成實驗探究,促進探究活動的高效進行。學生在小組合作、組間合作的過程中能學習到其他學生解題的方法,拓展自身的解題思路,有助于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此外,學生之間的互助交流有助于學生的交流能力的提高,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自身的學習能力,了解自身各方面的長處與短處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因此,老師要建立多元化的物理考評機制。對學生物理成績進行評價時,要根據學生在小組中的表現將學生的合作能力、組織能力等作為考評的項目,提高學生對小組合作的重視程度。此外定期開展總結小會,由學生進行個人評價、小組評價及組間評價,多種評價方式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偨Y小會評定一個階段內的優(yōu)秀成員、優(yōu)秀學習小組并給予優(yōu)秀成員與優(yōu)秀小組一定的獎勵,為合作學習注入不竭的動力。通過建立多元化的考評機制,提高學生對合作學習的重視程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活動,促進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合作學習為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注入了活力,促進了物理教學的順利開展,并在開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交流、合作、組織等各方面的能力。合作學習是對當前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一項創(chuàng)新性嘗試,在開展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這就要求物理老師要不斷地總結合作學習方法的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應對物理教學工作中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