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固道建設工程加固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幾年,我國開展的橋梁工程數目不斷增加,人們也希望能夠建設出質量更高、更安全的橋梁。而在整個項目工程中,懸臂掛籃技術非常關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橋梁的最終質量。若在施工過程中使用這項技術,可以實現掛籃的自由移動,且不用借助大型吊裝設施。除此之外,由于該技術操作難度低、結構穩(wěn)定,所以被國內橋梁施工工程普遍使用。
懸臂掛籃技術在橋梁施工中廣泛使用,其構成主要分成以下幾部分。(一)主桁架。在橋梁大跨徑工程中,施工采用的主桁架通常為菱形結構。這種結構主要有菱形桁架和豎桿兩個部分組成,桁架與主桁架之間通過豎桿相連,同時在后上橫梁的設計上采用水平桿的方式,主要作用體現在荷載上。(二)底藍平臺。底藍平臺通常由底縱梁、橫梁、底模以及厚下橫梁幾個部分組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工程需要,對各部分進行調整,從而保證在橋梁工程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三)吊桿。吊桿的作用在于輔助完成底籃平臺的吊掛,在具體作業(yè)時,需要借助千斤頂等工作完成相關的操作,從而更好地承擔掛籃的自身荷載情況。(四)錨固體系。由于大跨徑橋梁工程中采用懸臂掛籃施工方式對承重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做好錨固工作,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穩(wěn)固性,從而提高施工質量。(五)模板系統。懸掛模板主要包括底模板、內模板、外模板三個部分組成,底模板通過使用大面積的鋼模板,并通過與其他設備的相互作用,確保各自發(fā)揮相應的作用。
整個掛籃施工中設計環(huán)節(jié)最為基礎,是推動后續(xù)各環(huán)節(jié)施工的關鍵。設計工作者需綜合考慮實際情況,深入現場做好勘察工作,在掌握各項工程要素后提出掛籃施工方案。此項工作對設計人員提出較高要求:需嚴格遵循各項規(guī)范,準確說明各項施工細節(jié),不可出現違規(guī)亂紀行為。實際施工中若出現異常情況且必須修改時,應將方案呈交給設計單位,安排專員深入現場分析情況,在獲得許可后方可進行修改。除此之外,設計方案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掛籃施工質量,因此設計人員要針對各項數據展開精確計算并明確標注出相關參數,主要涉及翼緣板坡度、工程荷載、梁體規(guī)格等。
掛籃的安裝施工是在已經澆筑好的0#、1#塊連續(xù)箱梁構件上拼裝,實際的拼裝順序如下所示:1.放出掛籃主桁架的中心線,安裝好掛籃移動的軌道系統;2.對掛籃主桁架進行吊裝,緊接著安裝后錨系統以及風纜繩;3.對前后梁柱以及相應的風纜繩進行安裝;4.對吊桿懸吊部分進行安裝;5.對底籃部分進行安裝;6.對內外模板進行安裝,通常情況下,外模板是由0#、1#塊外模分解而成的,是一個整體的鋼模板,在掛籃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這種情況。同時,在掛籃安裝工作開始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安裝前的尺寸檢查工作,一旦發(fā)現尺寸不符問題要立即上報,防止對安裝進度造成影響。
在掛籃底拖前后橫梁上各設置3個觀測點,記錄加載前后、卸載前后的標高,計算出彈性和非彈性變形。加載前,測量記錄掛籃各測點的初始值,每級加載完成1h后觀測掛籃的變形,每間隔1h,記錄好掛籃各測點的檢測位移量,當相鄰兩次監(jiān)測的位移量之差不超過2mm時,繼續(xù)進行掛籃加載。完成全部加載后,每隔1h對掛籃各測點位移量進行監(jiān)測,并記錄好監(jiān)測結果,連續(xù)預壓掛籃4h,當最后2次變形量平均差不超過2mm時,才能進行掛籃預壓卸載。掛籃卸載后6h后,應對掛籃各測點位移量進行監(jiān)測,并記錄監(jiān)測結果。
側模拼裝同樣在施工現場完成拼裝。拼裝過程中需要將吊耳焊接在側模兩側,利用厚度20厘米的鋼板制成吊耳,并根據焊接技術標準保證焊縫質量,做好吊耳周圍加固措施。完成側模拼裝后需要仔細檢查槽鋼與桁架的焊縫,保證模板的穩(wěn)定性。安裝側模時要用到起重機2臺,將2根麻繩穿過模板外側實現對方向的控制。兩臺起吊機將側模提升到具體高度后慢慢撤掉副吊,使得側模處于垂直狀態(tài),通過麻繩控制與調整側模位置。提升側模到預定高度后,搭設工字鋼在前后下橫梁出與下橫梁點焊連接。利用起重機配合,將外滑梁穿人外側模桁架,并穿入走行吊環(huán)。
綜上所述,橋梁工程通常涉及連續(xù)梁施工作業(yè),需為工程引入掛籃施工技術,此舉是提升施工效率、改善工程質量的關鍵,具備占地面積小、成本效益高、適用性廣等多重優(yōu)勢,是現階段連續(xù)梁施工的重點。但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受多方因素影響,各環(huán)節(jié)都須足夠安全,才可為掛籃施工作業(yè)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在提升項目施工質量的同時彰顯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