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銀太
(甘肅省隴西縣云田初級中學,甘肅 定西 748101)
每個學?;虬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兩部分學生——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前者學習主動性和計劃性都比較強,能夠靈活地選擇適合于自身的學習方法,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內(nèi)心深處的愉快體驗,一種需要。而后者,學習缺乏主動性,沒有責任心,學習對他們來說有時簡直是一種負擔,一種痛苦。如何幫助學困生這一特殊“弱勢群體”,使他們茁壯成長,是所有為人師者都在苦苦思索的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親其師,信其道”,要真正走進弱勢心靈,必須從建立感情入手,以師生之情、朋友之情、親人之情來對待學生,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這種愛又必須是真誠的。素質(zhì)教育下的辦學理念時時提醒著我:“每個學生都要發(fā)展,但不求一樣的發(fā)展。每個學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每個學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規(guī)格。”當我們與學困生建立一種友好、平等的關系時,當我們脫下“有色眼鏡”自然而然把“弱勢群體”當朋友時,他們就會主動向我們吐露心跡、敞開心扉地與我們交朋友,這樣他們就會親其師而信其師,喜歡聽教師的課,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也樂于接受,從而自覺糾正自己的各種行為,這樣我們的教育之舟就會駛向成功的港灣。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不可否認,大多數(shù)學困生是班上的“另類”,他們飽受冷潮熱諷和唇齒相譏,感受不到愛的溫暖,融入不了集體的懷抱,他們可憐的一點自尊、自信在這種冷漠、孤寂、無愛的環(huán)境中早已蕩然無存,學習無興趣,人生無目標,公然對抗教師的消極行為也時常發(fā)生,這要求教育者在批評引導的同時,把更多的關心灑在他們的身上,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戰(zhàn)勝自我,讓他們明白老師心中永遠有他們的位置,老師永遠都在關注他們,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斗爭,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讓即將熄滅的自信之燈重新點燃。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jīng)有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捕捉閃光點,搭建進步平臺。學困生并非一無是處,樣樣都差,有的雖然學習成績差,但擅長文體;有的學習習慣差,但勞動積極,肯為班級做事。作為老師,要深信學生的可塑性強,精心培養(yǎng)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隨時捕捉其閃光點,及時給于表揚和鼓勵,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他們各自的特長,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自信心,搭建使他們進步的平臺。例如:雖然學習成績差,但協(xié)調(diào)性好,能歌善舞,為她多提供表演跳舞唱歌的機會;李文杰喜愛體育,讓他代表班級參加體育競技比賽。使他們在優(yōu)勢方面得到張揚后,有針對性地幫他們補習功課,使他們各方面都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激勵永遠是教育的態(tài)度。由于學困生過去是經(jīng)常失敗、屢遭挫折的,他們大多存在著自卑心理,缺乏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只用批評指責的辦法,他們是難以做到心服口服的,諷刺挖苦,責難體罰,是“征服”不了學生的,有時會造成反抗,使師生積怨越來越深。而老師真誠的愛,經(jīng)常性的鼓勵,對于一向生活在“暗淡無光”環(huán)境中的“弱勢群體棕種需求猶為強烈——他們一樣能產(chǎn)生心理愉悅,一樣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次,2019年,慶五一田徑運動會,我班榮欣獲得“精神文明”獎,我并沒有讓班長代表班級上臺領獎,而是讓一個“差生”李某代表班級上臺領獎。他感到很驚訝,自言自語地說:“老師,怎么讓我上臺去領獎呢?”我笑著對他說:“你怎么不行呢?你是班級的一員,班級取得成績,也有你的一份功勞吧!”聽了我的話,李某同學高興地上臺領獎。從此,他好像變了一個人,對班級的工作非常熱心。我就讓他發(fā)揮特長,負責班級的飲水機、一體機等維護,受到了師生的好評?!钡?,一段時間以后他又有了反復。上課隨意講話,不完成作業(yè)。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與他談天,肯定了他的成績,并嚴肅地指出他存在的毛病,告戒他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貴在堅持做好事,只有各方面的素質(zhì)提高了,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我的批評教育下,他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愧疚,并認真改正,不久,又重新獲得同學們的信任,他也真的變的好起來了。實踐證明對學困生進行教育,“溫柔勝于強力,成功的背后是激勵”,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可以喚起后進生的上進心,是一種費力小而見效大的好辦法。
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我感覺“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這就要求我們要仔細認真地去分析“不一樣”的原因。其實導致學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觀原因,也有學校、教師、家庭及社會方面的客觀原因。尤其不少家長教師只關心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看重的只是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忽視多方面、全方位的教育、評價學生。一旦學生受到環(huán)境的不良熏染或幾次考試成績落后時,他們?nèi)狈W生進行正確、耐心的教育和心理疏導。針對學生發(fā)展傾向方面的特點,積極鼓勵、引導,獎勵學生發(fā)展中的優(yōu)勢傾向,發(fā)展和張揚學生的個性特長,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個性特長,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長處,都能保持強烈的自信心和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總之,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我們以滿腔的熱忱、鼓勵、幫助他們自我轉(zhuǎn)化,正如教育家呂型偉所說:路要自己走,書要自己念,自己不想要,誰也幫不了。在轉(zhuǎn)化過程中,學困生故態(tài)復萌,出現(xiàn)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學困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我們教育者,就是要幫助更多的學困生走出心靈之陰影,讓他們步入正常的發(fā)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