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仕菊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zhèn)中心小學,廣西 桂林 541000)
教師已經習慣圍繞教學大綱展開語文教學活動,在設置教學目標時通常圍繞教學大綱,設置層次化目標,按照預定目標開始備課,在課堂教學時根據(jù)備課內容按部就班的開展教學。而教學大綱并沒有對低年級語文自主閱讀提出具體要求,只提到了低年級學段學生在閱讀方面應該達到的基本能力,教師缺乏可參考依據(jù),在教學目標的設置時呈現(xiàn)出“隨意化”的特點,如此一來,就導致低年級語文自主閱讀教學活動缺乏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影響到自主閱讀教學質量。
自主閱讀教學的前提是學生獨自閱讀,而不是教師采取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教師的教學方向應該定格在啟迪學生思想,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單向的傳輸語文閱讀知識內容,然而從實際教學來看,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始終占據(jù)著教學的主體性地位,在自主閱讀教學時,規(guī)定學生閱讀圖書的內容,并指出具體閱讀的段落,讓學生的自主閱讀限制在規(guī)定的范圍以內,待學生完成閱讀以后,教師提出具體的問題,要求學生獨自解決。這種教學策略讓自主閱讀變?yōu)榫植块喿x,究其教育的實質來看,仍然類屬于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tǒng)閱讀教學,長期以往,學生只能接受到“碎片化”的知識內容,很難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得到應有的鍛煉。
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主要包括四個層面,分別是掌握文章的重點字詞,讀懂文章、理解文章內容,具備基本的朗讀能力,掌握基本的閱讀方式、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語文教師要圍繞這四個層面,制定符合低年級學生實際情況的閱讀目標和內容,讓學生在閱讀中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收獲,而不是圍繞文章的知識點,從重點、難點的角度出發(fā),給學生設置教學目標和內容。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小蝌蚪找媽媽》時,就可以從四個層面設置:
1.掌握文字“阿、灰、頂”的讀音、寫法、含義
2.掌握朗讀的語氣、語調,學會疑問句的語調表達方式
3.獨自復述故事內容,概括小蝌蚪找媽媽的全過程
4.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下精心準備《小蝌蚪找媽媽》的情景劇表演,在下一次課堂教學時進行展示
以上教學目標與學習內容完全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只要他們認真閱讀文章,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最后一個學習目標呈現(xiàn)出開放性的特點,留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空間,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喜歡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要想讓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變成常態(tài)化,就需要給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內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有效的內驅力,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會自覺的進行閱讀,會把閱讀視為一種娛樂體驗,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上做文章。從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看,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詩歌充滿興趣,他們節(jié)奏感強,喜歡音調的變化規(guī)律,為此,教師就可以選擇節(jié)奏感強,富有詩歌韻味的文章讓學生自主閱讀;從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看,他們喜歡探索未知事物,對于未知事物可以保持濃厚的興趣,對此,教師就可以采取提問教學法,巧妙的設置問題,啟迪學生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通過模擬某種特定情境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情境互動之中,在情境活動中體驗到樂趣。
朗讀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小學低年級閱讀自主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的借助朗讀教學,營造共鳴效果,激發(fā)學生情感,實現(xiàn)情感與文字的統(tǒng)一。比如在學習《我是什么》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讀文章,讀出“我是什么”的“調皮感”、“神秘感”。在文章里,小水珠發(fā)生了各種變化,結合各種場景,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在朗讀前三個自然段時,可以呈現(xiàn)出輕松、愉悅的感覺,讀出小水滴變化時“活潑”、“調皮”的感覺,再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時,語氣可以沉重一些,聲音可以沉穩(wěn)一些,因為該自然段表達了“小水滴”的脾氣時好時壞,好脾氣可以給我們帶來幫助,壞脾氣可以給我們帶來災難。學生依靠自己對文章理解,通過變幻聲調,讀音輕重或節(jié)奏快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營造出共鳴的效果,讓自主閱讀學習變得富有趣味性。
總之,就閱讀圖書的數(shù)量來看,我國的人均閱讀量要遠低于歐美、日本等發(fā)到國家,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視。閱讀,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不斷提升自我修養(yǎng)的有效途徑,如果不去主動閱讀,那么就會導致我們的思想狹隘、陳舊,影響我們的正確判斷。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從小學低年級起,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本文就小學低年級語文自主閱讀教學進行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