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貴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文安鎮(zhèn)新世紀小學,河北 廊坊 065800)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不同的學生對于老師說講的知識點吸收的程度也是參差不齊,對于這種現(xiàn)象,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采取一定的教學措施,對所有的學生實行小組合作教學法,將所有的學生進行優(yōu)差的搭配,利用好學生帶差生的教學策略,以期望班級內(nèi)所有的學生都能共同進步。
小學基礎教育非常重要,教師要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小組成員匯報完結果后,教師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對進步學生進行積極評價,積極鼓勵逆向學習的學生,分析總結各組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指出小組存在的不足,使學生也對課堂合作學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這樣能有效促使下一次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合作學習中。在課堂小組合作分工時,教師應合理分配小組成員,進行有效指導,而不是讓學生自由地隨意組合,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以及學生的性格等特點進行合理分配,適當加入一些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競爭,能大大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使每一組學生都能平等、均衡地競爭,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樣能有效進行互動,不會使課堂紀律太亂,也能達到針對個人的訓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解決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而小學語文教師若想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就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從而樹立科學的、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達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的目的,進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順利的完成既定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及要求,從而更好的去學習、去積累,以獲得學習知識。如此一來,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與其他成員之間的交流就能夠更加的順暢,從而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承擔起引導者的責任,科學把握教學進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真正收獲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合作學習就能夠脫離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如果任由學生自由發(fā)揮,容易打亂正常的教學計劃,拖慢教學進程,合作學習的效果也無法顯現(xiàn)出來。因此,教師要科學把握好課堂教學進程,關注好學生合作學習的狀況,對于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散漫、拖沓的現(xiàn)象加以制止,對于同學無法解決的問題加以指導和幫助,從而使合作學習的效果達到最佳。
在語文課堂上,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課文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閱讀中理解課文,了解語文究竟是什么,在閱讀的時候進行小組合作,組員之間可以相互監(jiān)督,并且還可以糾錯,在組內(nèi)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意見,更好的理解課文的意思。在小組合作下,學習效率會更高,也可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學習到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這樣不僅使小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還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內(nèi)容不應當是獨立或偏離生活的,教師要注重課堂學習與課下活動的緊密聯(lián)系。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為了加強學生對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往往會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完成。然而,隨著新課程改革觀念的滲透,學生減負已經(jīng)成為當下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不應當只針對學習內(nèi)容為學生布置大量重復性的練習作業(yè),而是應當注重課上教學與課下教學深度融合,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與課堂學習內(nèi)容相關的思考作業(yè),在學習完《海倫·凱勒》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文章作者所表達的面對困難、挫折的樂觀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并進行引申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與文章作者相同或者相似的實際案例,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搜集故事的方式來解答問題。在進行課后問題思考與解答的過程中,學生會更真切地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同時學習樂觀向上的積極態(tài)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也能夠因此有著更多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收獲,更是能力上的收獲。因而作為小學生學習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小學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積極地開展課堂合作學習活動,并不斷地對其進行研究,進而能夠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小學生有著堅實的知識基礎。這樣的話,他們在未來的語文學習和發(fā)展道路上就會走得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