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先育
(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zhèn),貴州 三都 558100)
可能說脫貧攻堅干部是全能的干部,很多人都不太理解,特別是我們很多老百姓更是不能理解,依然認為我們基層脫貧攻堅干部是“一杯茶、一份報紙、一張嘴、聊一聊、走一走、看一看”結束一天!實際上不是的,下面簡單介紹全能的脫貧攻堅基層干部!
從中央到地方脫貧攻堅簡單概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幾個要求標準,既“一達標”、“一高出”、“一降低”、“兩不愁”、“三保障”、“四場硬仗”、“四類對象”、“四跟四走”、“五步工作法”、“五類人員”、“五步走”、“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六大工程”、“七大戰(zhàn)役”、“七個步驟”、“產業(yè)八要素”、“九大工程”“脫貧攻堅十項紀律”以及“兩率一度”,即是識別精準率、脫貧準確率和群眾滿意度。
這些只是扶貧相關要求概括的冰山一角,可以簡單概括為解決群眾“衣、食、住(住房)、行、收入、教育、健康、發(fā)展”、提高群眾滿意度等方方面面,并且都要達到相關要求,是一項無法用工程量來計算的偉大的“工程”,然而每一項都有猶如工程一般量的要求,其中一項指標不達標,那么整個“工程”將功虧一簣!為了完成這一項偉大的“工程”,脫貧攻堅基層工作人員必須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全能的人員,才能完成一各個工程指標!
“一達標”算收入。脫貧攻堅最基本的要求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收入達標是脫貧攻堅首當其沖的要求,一戶農戶是否能達到脫貧標準之一是收入達標。針對老、弱、病、殘的群眾,按照低保、五保相關政策要求納入社會保障兜底,確保該人群收入達標,這樣一來基層脫貧攻堅干部就得吃透社會保障兜底政策;針對有勞動力的群眾,又不符合社會保障兜底政策,網格員(包保干部)主動上門了解存在的問題和擁有哪些長處,和群眾工商討有針對性的提高收入和脫貧的對策(“一戶一策”),該培訓的培訓、該推薦就業(yè)的推薦就業(yè)、該發(fā)展產業(yè)的爭取產業(yè)發(fā)展,發(fā)展產業(yè)沒有資金,協助辦理特惠貸發(fā)展產業(yè)提高收入,確保收入穩(wěn)定達到國家脫貧標準。
關心群眾“兩不愁”。脫貧攻堅最基本的要求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皟刹怀睢笔敲撠毠曰疽螽斨信诺诙粦艮r戶能否脫貧必須不愁吃、不愁穿。針對老、弱、病、殘的群眾,除了社會兜底保障收入外,這一群當中比較困難的戶網格員(包保干部)主動申請發(fā)放社會保障中的季節(jié)性大米和救助衣物等,保正不愁吃穿;針對有勞動力的群眾,動員發(fā)展種養(yǎng)殖產業(yè),提高收入,確保不愁吃穿。不愁吃還包括飲水不愁,飲水安全。若飲水沒有保障到位或不安全,網格員(包保干部)和村支兩委相互配合申請解決飲水保障和飲水安全。
國家助力“三保障”。脫貧攻堅最基本的要求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叭U稀笔敲撠毠宰钪匾幕疽?。住房安全是保證順利脫貧溫暖的港灣、身體健康是順利脫貧源泉和動力、教育是穩(wěn)定脫貧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住房不安全,網格員(包保干部)協助申請國家危房改造;身體方面的問題有不交押金一站式結算定點醫(yī)院提供服務,報銷確保達到一定的比率,減少群眾開支;教育有國家有針對性各個不同的教育階段提供相應的補助,確保群眾有學上。宣傳醫(yī)療、教育相關政策,動員、提醒、督促群眾辦理醫(yī)療、教育相關幫扶政策。
提高滿意度和政策知曉率。中國是人口大國,擁有14億人口,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一個村寨或者鄉(xiāng)村同樣有各種各樣的人員,有抱怨國家政策不到位、有羨慕嫉妒恨別人享受政策、有爭當貧困戶、有爭要低保、有假傳國家政策慫恿別人來村里或者政府要政策、有橫蠻不講理橫沖直撞的人、有如何做思想工作都做不通的人員等等……。面對這些群眾想要提高滿意度和政策知曉率,是何等的困難,可想而知。這樣一來脫貧攻堅基層干部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全能的人員,如果你沒有吃透各項政策,你將無法回答各式各樣群眾的問題,也無法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更不用說提高滿意度了,群眾政策不了解,何來的滿意!如何提高,就給脫貧攻堅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加強政策學習,學透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并且需要繼續(xù)不斷的學習,因為政策在不同的時候有小微的調整,學不透就無法開展工作,如今群眾意思高,政策宣傳講解稍微有點偏差,可能招致群眾取笑甚至一頓罵;二是加強語音表達,想要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那就得用群眾能夠聽得懂和恰當的語音來宣傳、講解政策,不然也不會達到最終的目的;三是恰當的工作方式方法,針對一群人可能需要一種工作方式方法、針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工作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得讓群眾能夠接受才能達到工作的目的;四是對群眾足夠的關心,只有足夠的關心群眾,那么他才認真、耐心、細心的聽你宣傳、講解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才能提高;五是耐得住性子,針對胡攪蠻纏、蠻不講理的人,你不能和他正面“沖突”,但是你也不能放任,還必須得想辦法把政策宣傳、講解到位、讓他知曉政策,更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做工作把他說服和滿意我們的工作;六是做事公平公正、面面俱到,在執(zhí)行政策必須要按政策執(zhí)行而不能有半點私心,在處理糾紛的時候充分估計雙方的利益來達到雙方訴求;七是扶貧先扶志、智,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想辦法增強群眾志氣、提升群眾智力,切實提高群眾的自信和自身發(fā)展動力,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八是扶貧干部必須要勝任多種職業(yè)角色的轉換、動手能力必須強,想要實現“干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到群眾自己干”的目標光會做思想工作是不行的,還得必須做給群眾看,要扮演著“清潔工”、“家政工”、“建筑工(打地坪、砌磚、攪拌混泥土等)”、“水電工(幫助群眾接水、接電)”、“調解員”、“宣傳員”等。
修路、建橋、發(fā)展產業(yè)、補短板、易地扶貧搬遷促脫貧。 修路、建橋、發(fā)展產業(yè)、補短板、異地扶貧搬遷,既是“四場硬仗”。為切實落實好“四場硬仗”要求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打好基礎設施建設硬仗,極主動申請并督促施工方完成本網格和本村通組路、串戶路、產業(yè)路,完成“工程”任務;二是產業(yè)扶貧硬仗,產業(yè)選擇是很頭疼的一項任務,產業(yè)選擇既要符合當地的實際要求,又要考慮群眾能通過自己的學習發(fā)展起來,“工程師”需要一場又一場的群眾會議來確定本村或者本寨子的產業(yè)發(fā)展方向,最終才能達到脫貧奔小小康的目的;三是易地扶貧搬遷硬仗,群眾之所以貧困,思想上相對落后,能力有限又無法進行危房改造,動員群眾搬遷,他們顧慮重重,想要打破這樣的局面,需要網格員(包保干部)一次又一次耐心、細心的宣傳搬遷政策和動員,確保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目標;四是教育醫(yī)療住房保障硬仗,群眾存在教育、醫(yī)療、住房等方面的短板,就需要網格員(包保干部)主動協助補齊相應的短板,確保穩(wěn)定脫貧。
一線基層脫貧攻堅干部、脫貧攻堅“工程師”,犧牲自己的周末、休假時間“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緊緊圍繞確保群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打贏“四場硬仗”、脫貧“五個一批”、“產業(yè)八要素”等等全方位的開展工作,把自己打造成為全能的脫貧攻堅干部,為偉大的脫貧攻堅“工程”做自己“工程師”應做的工作,為脫貧攻堅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