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道敏 (江蘇灌云縣中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考試焦慮是學生在面對考試時產生的應急反應,是常見的心理障礙。對初中生來說,適當焦慮可以促使他們積極調整狀態(tài),做好考試準備。但是,一旦學生出現(xiàn)過度考試焦慮的情況,就會影響學生考試的正常發(fā)揮,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對此,初中班主任要加強對考試焦慮問題的重視,并對學生的這一心理障礙進行有效疏導,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抗壓能力。
考試焦慮指的是因為考試情境或者是臨考壓力過大而造成的消極復雜心理狀態(tài),這種異常的心理表現(xiàn)會對學生在考試中的順利發(fā)揮帶來消極影響,如果不能及時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還會引發(fā)更嚴重的后果。初中生考試焦慮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考試前焦慮。這種緊張焦慮的心理情緒常出現(xiàn)在臨近考試之前,如坐立難安、心慌、無法入睡等。一些學生的焦慮心理會在進入考試或是考完后消失。假如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就存在此類問題,考前的焦慮程度就會進一步加重,嚴重的話還會無法參與考試。二是考試中焦慮。很多學生在考試過程中會出現(xiàn)大腦空白的問題,以至于無法答題,甚至不能堅持完成整場考試。三是考試后焦慮。一些初中生在考前和考試過程當中有輕微的緊張與焦慮癥狀,而在考試之后這樣的焦慮情況會加重,擔憂成績與排名,擔心受父母和老師的批評等。當然,還有很多學生的焦慮心理會貫穿考試的整個過程,既影響到學生的考試發(fā)揮,還會導致負性心理的遷移,甚至危害學生的健康成長。
很多初中生之所以會出現(xiàn)考試焦慮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沒能正確認識考試,把成績看得過重,并未意識到考試的積極價值。為了改變這一情況,班主任要通過日常的教育指導,讓學生意識到考試的目的是檢驗學習成果,查缺補漏,考試中只要竭盡所能,認真對待,正常發(fā)揮即可,不需要過度看重分數(shù)。如果考試成績理想,不能忘乎所以自高自大,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也不能夠失去信心,而需要及時查找原因,找到努力方向。
暗示利用了人的潛意識,是一種提醒、啟示、指令,越堅信積極暗示,這一暗示產生的效果就越明顯。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夠幫助學生調整心態(tài),增強信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實際上說的就是自我暗示帶來的結果。人在遇到令人害怕的場景時,通常會生出消極暗示并影響接下來的行為。如,初中生在考試時遇到一個以往遇過的難題,上一次沒有正確解答,于是就會產生消極暗示,認為這次也無法順利解決。這樣的情況會加劇學生的焦慮心理,因此班主任要引導學生給予自己積極暗示,在面對這一情況時,用積極的語言和堅定的想法給予自己鼓勵,進而幫助學生戰(zhàn)勝考試焦慮。
很多初中生存在考試焦慮心理,進而影響考試,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掌握疏導考試焦慮心理的方法。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初中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疏導考試焦慮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面對相關問題時靈活運用有關方法,以更加積極的狀態(tài)面對考試。一是情緒宣泄。維持心理平衡,消除考試焦慮的重要方法就是情緒宣泄,也就是及時排除消極情緒,通過向朋友親人訴說的方式,獲得他人的理解與指導,讓內心得到放松與充分調整。如果無人傾訴,或者是不愿意傾訴的話,可以通過寫日記、大笑等方法表達情緒宣泄苦惱。二是適當運動。運動能夠讓學生放松神經,讓肌肉與緊張情緒得到放松,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睡眠質量得到提升。三是傾聽音樂。音樂在調節(jié)心情方面有著突出作用,選擇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能夠消除學生的大腦疲勞,讓學生放松身心。
在心理教育當中,班主任面對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考試焦慮問題,這一心理障礙在初中生群體當中非常普遍,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悲觀情緒,甚至會讓學生出現(xiàn)自我否定的傾向,生成明顯的焦慮感。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班主任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在綜合了解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的情況下,提出有針對性的考試焦慮問題疏導策略,體現(xiàn)出班主任的引導作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