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洋 周 霞 周玉璽
[內容提要]文章以山東省162戶設施蔬菜種植調研數據為實證,在國家大力推行綠色農業(yè)生產的實際情況下,結合種植戶個體稟賦特征因素、種植戶對有機肥的施用認知和制度政策環(huán)境,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探析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1)性別、文化程度、有機肥替代能否增加收入、有機肥能否改善地力、有機肥購買補貼政策的重要性、政府的技術支持、村干部對于有機肥施用均呈現顯著影響;(2)在是否了解有機肥、是否參加有機肥相關培訓或宣講、有機商品銷售補貼政策重要性、農業(yè)技術指導員對施用有機肥重要性和農業(yè)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中不顯著。因此在大力推進農業(yè)有機化生產過程中,應加強對施用有機肥知識的宣傳和培訓,進一步完善相關補貼政策,引導和規(guī)范種植戶采納有機肥替代。
設施蔬菜是中國重要的蔬菜供應源之一,占蔬菜種植總面積的60%。2010年國家推行“菜籃子”工程,設施蔬菜種植是重點扶持項目。設施蔬菜種植受氣候、季節(jié)等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較小,規(guī)范化、標準化種植程度高,能夠保證蔬菜產品品質、產量和種植戶收入。設施種植具有連續(xù)作業(yè)性,前期設施投資成本較高,種植戶持續(xù)經營意愿比較強,導致對土地產出力的要求高,因此進行有機肥替代是必然選擇[1]。農業(yè)部于2015年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同時為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以保證蔬菜產量、蔬菜質量、種植戶利益和菜籃子工程不受影響,2016年逐步推行“雙減”項目,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一增兩減三基本”;2017年出臺了《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選取100個試點縣,每縣給予1000萬元支持資金,支持果菜茶種植戶增加有機肥替代。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進一步推進化肥施用量負增長,擴大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因此,擴大設施蔬菜種植有機肥替代規(guī)模,對提高設施蔬菜連作種植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蔬菜品質,降低化肥過量施用的環(huán)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現有研究針對農戶有機肥施用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解釋了農戶施用有機肥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農戶綠色友好型生產行為的影響因素[2][3]。農戶施用有機肥可以增加設施蔬菜中有機氮的比例,增高土地可持續(xù)生產能力、增加產量、改善品質,提高肥料利用率[4][5]。有研究表明,減量施肥下,配施不同種類及數量的有機肥,對西瓜產量及質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6];也可以提高茶葉品質,使土壤中酶的活性大大提高[7]。因此學者們普遍認同,施用有機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產品品質、使產量增加,緩解因過量施用化肥造成的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8][9]。已有研究發(fā)現,種植戶個體特征、家庭及生產特征是影響施用有機肥的關鍵因素,農戶年齡、受教育程度對有機肥施用行為具有積極影響[10];種植戶家庭收入、家庭務農人數、家庭規(guī)模、土地規(guī)模等因素也會對農戶有機肥施用行為產生積極影響[11]。農戶是否加入農業(yè)合作社對施用商品有機肥的可能性具有正向影響[12],但在農戶是否參與農業(yè)保險具有負向影響[13]。農戶對肥料的認知情況、信息獲取渠道方面也具有積極影響[14],農戶資本稟賦、社會信任、綠色認知等也是影響農戶施用意愿的關鍵[15,16]。已有研究表明了施用有機肥對改善農產品品質、提高土地產出率及農戶施用意愿的影響因素等進行了深入分析,但是對影響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的關鍵因素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本文采用山東省162份設施蔬菜種植戶的調研數據,分析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現狀,厘清種植戶對有機肥施用效果的認知,采用logistic模型揭示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的關鍵影響因素,為設計和制定有機肥替代補償方案提供決策依據。
本文根據計劃行為理論建立模型,結合實際情況,從個體稟賦特征、施用意愿認知、制度政策環(huán)境三個維度,提出研究假設,構建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影響因素的分析模型。
1.種植戶個體稟賦對有機肥施用意愿的影響
計劃行為理論表明,個體稟賦會對個體行為產生顯著影響,若個體對風險的可控性與自我效能感越高,則有較大可能實施該行為,反之則會回避該行為。根據計劃行為理論,本文從種植戶的性別、年齡、受教育水平、農業(yè)收入占家庭比重等稟賦特征測度對有機肥施用的影響。種植戶年齡不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認識理念和生產經營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老年人一般思想守舊,青壯年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男性與女性之間性格特征存在差異,在設施蔬菜種植決策上大多以家庭中的女性為主,這可能影響有機肥施用意愿。種植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決定新技術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教育年限可以增加農戶采用有機肥施用的可能性。蔬菜種植收益占家庭收入比重對種植戶施用意愿具有重要影響,所占比重越高表明種植戶對設施蔬菜收入的依賴性越高,種植戶對設施種植規(guī)范、有機肥施用效果和價格的關注度越高。
2.種植戶對有機肥效果評價對其施用意愿的影響
理性農戶追求種植收益最大化,施用有機肥能否滿足種植戶的收益增長訴求是關鍵因素,同時有機肥施用的風險也直接影響著種植戶收益,風險越大往往種植戶的采用意愿就越低[17],在施用有機肥過程中,其經濟可行性對農戶的采納決策影響很大[18]。種植戶施用意愿一方面取決于有機肥施用成本(含購買成本和施用人工成本)是否低于化肥施用成本,另一方面施用有機肥是否會影響蔬菜產量或改善蔬菜品質,從而增加蔬菜種植收益。種植戶對有機肥施用效果評價的差異,也會影響其施用意愿,一般情況下,種植戶認為施用有機肥在不降低蔬菜產量的前提下,更傾向于選擇有機肥,而對有機肥替代化肥所帶來的環(huán)境改善效應關注度較低。
3.制度政策環(huán)境對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的影響
政府對農業(yè)生產的制度安排、扶持補貼和管制力度都對種植戶有機肥施用行為起引導性作用[19]。政府有機肥替代補償政策(實物補貼或價格補貼)對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不同農戶種植技術水平差異較大,施用技術對有機肥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響,政府能否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如水肥一體化技術、測土配方技術等)對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也具有重要影響。不同種植戶社會資本差異較大,一般而言,受教育年限長、有擔任村干部經歷的種植戶,對國家有機肥替代補償政策、有機肥的農產品品質改善效應等獲取信息渠道多,更有意愿施用有機肥。
通過上述成本收益與外部性理論分析,綜合考量將設施蔬菜種植戶意愿的影響因素分為種植戶個體稟賦特征、種植戶對有機肥施用認知和政策制度環(huán)境因素3個方面。具體各指標相關描述統(tǒng)計情況見表1。(1)種植戶個體稟賦特征方面。本文選取的種植戶特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地形和農業(yè)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5個指標。(2)種植戶對有機肥施用效果評價方面。文章選取對參加有機肥相關培訓或宣講的意愿、有機肥替代的相關政策了解程度、有機肥施用能否增加收入、有機肥替代能否改善地力的影響4個指標。(3)制度政策環(huán)境方面。主要是一些市場未能體現,卻客觀存在影響農戶農業(yè)生產福利水平的因素,包含政府激勵和管制以及相關的基礎條件設施。具體指標包括是否具有農業(yè)技術服務組織、村莊內村干部的支持、對政策了解程度、政府補貼對政府技術支持進行農業(yè)生產5個指標。
通過上述計劃行為理論分析,綜合考量種植戶設施蔬菜有機肥施用意愿的影響因素,抽取相應指標。本文的因變量種植戶是否施用有機肥替代化肥,自變量主要包括種植戶個體稟賦特征、種植戶對施用有機肥認知和制度政策環(huán)境因素。由于文中種植戶的有機肥施用意愿為二分類變量,為此,文中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來對種植戶的有機肥認知在“個體特性-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施用認知-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和“制度政策環(huán)境-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之間關系的調節(jié)效應進行研究,其模型表達式為:
Logit(p)=Ln(p1-p)=b0+b1x1+b2x2…bnxn
(1)
式(1)中,P為因變量為1的概率;b1、b2,…,bn為解釋變量x1、x2,…,xn的系數;b0為常數項。
山東省作為中國蔬菜生產和出口大省,是“世界三大菜園”之一,近10年來,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200萬公頃左右,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設施蔬菜栽培面積保持在86.7萬公頃以上,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本次調查數據選擇了山東省內設施蔬菜種植戶線上問卷調查,其中主要選擇了泰安、濰坊、德州、菏澤、濟南、臨沂等調研對象。此次調查問卷采用問卷星的方式進行,為保證農戶問卷填寫的有效性,每份問卷會及時電話溝通跟進?;厥沼行柧?62份。
1.樣本種植戶的基本特征分析
從調查數據分析來看,設施蔬菜種植戶大多處于平原地帶,種植面積規(guī)模中等。就性別分布來看男性占有效樣本容量的79.6%,女性占有效樣本容量的20.4%;從調研數據來看男性比例高于女性,通過調查數據看來目前在農村人口方面男性比例高于女性,通常在農村一個家庭的消費決策者以及種植決策者依舊為男性。其次,被調查者大部分為受過基礎教育的中老年群體。其中種植戶學歷為小學及以下占有效樣本容量3.1%,初中占有效樣本容量41.4%,高中(中專)占有效樣本容量37.7%,大專及以上占有效樣本容量17.9%。從數據得出,受基礎教育種植戶數量略高于受高等教育的種植戶,可見種植戶受教育程度低的問題依然存在,種植戶受教育程度低將對新技術的運用和政策推行上帶來困難和阻力。在年齡分布上30歲以下種植戶占4.3%,30-45歲占35.2%,45-60歲占56.2%,60歲以上占4.3%。由此看來目前種植戶主力軍主要是中老年人,此外45-60歲種植戶占了56.2%,說明目前農村老齡化現象嚴重。
2.設施蔬菜種植戶肥料認知水平分析
本文是對于種植戶選擇施用有機肥的認知和了解做調查研究,在此背景下我們再深入解析種植戶有機肥替代化肥施用意愿的影響因素。[20]因此,有必要對種植戶肥料認知現狀進行描述。在調研問卷中設計“您認為施用有機肥相較化肥而言的認知水平”化肥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化肥對土壤和有機肥施用相關政策3個方面的屬性打分,樣本統(tǒng)計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種植戶認為在過量施用化肥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了解化肥對土壤的危害、了解有機肥施用的相關政策平均得分依次為3.38、3.38和2.96,其中化肥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和化肥對土壤危害評價較高,說明大部分種植戶對化肥過量施用產生土壤危害了解深刻,但是種植戶對有機肥的認知程度卻比較低,說明種植戶對于有機肥替代政策不夠了解,我們對國家政策的宣傳還需要繼續(xù)推進。[21]
表2 樣本種植戶的基本特征
表3 種植戶肥料認知評價表
3.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意愿
通過對種植戶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施用意愿進行分組統(tǒng)計,可得到如下結果(表4):樣本中具有有機肥施用的樣本種植戶占比72.8%,沒有有機肥施用的樣本種植戶占比27.2%;仍然有一部分農戶沒有意愿施用有機肥。其中,施用化肥的樣本種植戶占25.3%,有機肥+化肥占67.9%,有機肥占4.9%,其他占1.9%;其中用有機肥+化肥的占比最高,說明有機肥+化肥的選擇受到設施蔬菜種植戶的偏好。
為了探究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影響因素,本文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梢钥闯?,個體稟賦特征、種植戶對施用有機肥認知和制度政策環(huán)境三個方面的因素確實會影響種植戶施用意愿。就個體稟賦特征而言,種植戶的年齡和文化程度的比例為64.4%和79.5%。認同有機肥施用的種植戶中,接受過有機肥相關培訓和宣講和對有機肥政策了解程度方面的比例為48.1%和98%。從制度政策環(huán)境來看,在政府有關有機肥政策、有機肥產品優(yōu)惠政策、配備相關村干部和農業(yè)指導員方面均值都超過一半,證明種植戶施用有機肥行為受制度政策方面的影響。
表5 變量描述統(tǒng)計
本文運用SPSS21.0軟件對調研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首先對問卷數據進行異常值描述性檢測,通過結果排除問卷數據存在的主觀填寫錯誤和后期錄入錯誤,并對各個自變量因素進行共線性診斷,未發(fā)現共線性現象(VIF<10)。之后對樣本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見表6。根據回歸分析的自變量檢驗值,完成變量篩選,得到7個影響顯著的自變量:性別、文化程度、有機肥替代是否增加收入、有機肥替代是否能改善地力、有機肥購買補貼政策的重要性、政府的技術支持、村干部對于設施蔬菜種植戶選擇有機肥施用的重要性。
表6 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
(1)設施蔬菜種植戶個體稟賦特征因素的影響。在文化程度通過了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種植戶性別呈負向顯著影響,通過了10%的顯著水平檢驗,設施蔬菜種植戶目前女性種植較多,但男性種植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體力和身體健康狀況水平都高于女性,因此在女性種植戶多的情況下將無法滿足大部分新型綠色農業(yè)生產技術的勞動力需求,而趨向于選擇資本替代綠色勞動型生產技術。再者,種植戶年齡不斷增大,對其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將會有不同程度減弱。農業(yè)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對種植戶綠色農業(yè)生產意愿的正向影響較大,農業(yè)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越大的家庭往往對農業(yè)收入的依賴性越強。農業(yè)是種植戶年收入的主要來源時,種植戶會提高對農業(yè)關注度和種植積極性,因此對于新型的會帶來增產增收的綠色生產技術的敏感度越來越高。
(2)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認知的影響。種植戶對有機肥施用能夠增加收入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且在10%的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原因之一是,設施蔬菜種植戶認為使用有機肥相對化肥能提高蔬菜價格,會增加種植戶直接經濟收益,進而促進施用有機肥。設施蔬菜種植戶對有機肥能否改善地力也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且在5%的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而對于參加有機肥相關培訓或宣講和有機肥替代技術促進可持續(xù)農業(yè)發(fā)展的影響不顯著,原因是蔬菜種植戶大多參加過有機肥的相關培訓或宣講,但對于有機肥的相關內容講述不清晰、浮于表面,無法讓種植戶通過宣講來了解有機肥技術,并不能對種植戶的施用行為選擇產生改變。對于多數蔬菜種植戶認為有機肥見效慢,其增產效果不如化肥,因此,有機肥替代化肥促進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影響上不顯著。可見種植戶對有機肥使用意愿僅僅局限于自身經濟利益相關的指標上。
(3)制度政策環(huán)境對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的影響。蔬菜種植戶是否獲得有機肥購買補貼對有機肥施用行為和政府技術支持政策上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都在1%的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主要原因在于實行有機肥價格補貼后,減少了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購買成本,提高了蔬菜種植戶的有機肥施用選擇。政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蔬菜種植戶使用有機肥;除此之外對于村干部對施用有機肥重要性上也具有顯著影響,在1%的統(tǒng)計水平上顯著。而對于有機商品銷售補貼政策重要性和農業(yè)技術指導員對施用有機肥行為重要性兩者不顯著,并呈現負相關。
本文基于山東省設施蔬菜種植戶樣本數據,探討了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意愿,并運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揭示了影響設施蔬菜種植戶有機肥施用選擇及其參與程度的影響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結論:在性別、文化程度、有機肥替代能否增加收入、有機肥能否改善地力、有機肥購買補貼政策的重要性、政府的技術支持、村干部對于有機施用的重要性表現出顯著影響;而在是否了解有機肥、是否參加有機肥相關培訓或宣講、有機商品銷售補貼政策重要性、農業(yè)技術指導員對施用有機肥重要性和農業(yè)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中不顯著。
經過上述實證結果和分析,提出如下建議:(1)完善有機肥補貼政策。繼續(xù)實施有機肥補貼政策,加大有機肥補貼的力度,擴大有機肥補貼的范圍,進一步優(yōu)選有機肥生產經營企業(yè),選擇高質量有機肥生產經營企業(yè)作為貼補對象。對于設施蔬菜種植戶對有機肥補貼和有機肥質量的反饋意見及政策訴求及時了解跟進,加強有機肥補貼政策宣傳力度,公示相關政策貼補情況,提高設施蔬菜種植戶對于政策知曉情況,進一步提升其政策滿意度。(2)加強有機肥施用效果和技術的宣傳推廣。通過網絡、大眾傳媒、村級宣傳欄、技術培訓等各種途徑,大力宣傳有機肥使用效果和使用方法等相關信息,并且給種植戶配備農業(yè)技術指導員幫助種植戶掌握有機肥施用技術,使種植戶充分了解使用有機肥的效果和優(yōu)勢,降低使用風險和預期收益不確定性。(3)加大種植戶有機肥替代技術應用的教育培訓。針對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種植戶,通過進一步完善基層農村田間學校形式提升設施蔬菜種植戶的職業(yè)種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