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對“婦女回家論”的批判

        2020-12-02 06:50:56
        南都學壇 2020年4期

        秦 寧 波

        (華東師范大學 政治學系,上海 200241)

        20世紀30年代中期,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的深入以及“婦女回到家庭去”外來思潮傳入的影響,國內(nèi)輿論界逐漸掀起一股“婦女回家”的言論和政治逆流,進而引發(fā)輿論對“婦女回家”問題的大論爭。圍繞“婦女回家”問題論爭,學術界已有相關的前期研究(1)代表性的論文有劉麗威的《淺議中國近代關于賢妻良母主義的論爭》,載《婦女研究論叢》2001年第3期;夏蓉的《20世紀30年代中期關于“婦女回家”與“賢妻良母”的論爭》,載《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何黎萍的《20世紀40年代初關于“婦女回家”問題的論戰(zhàn)》,載《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范紅霞的《20世紀以來關于“婦女回家”的論爭》,載《山西師大學報》2011年第6期;《婦女、家庭與民族國家——以“婦女回家”論爭為中心的考察》,載《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這些文章主要對“婦女回家”問題論爭進行歷史梳理或整體分析。,但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與這場論爭關系的專門研究則有待深化。自20世紀30年代中期,這場論爭引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高度重視,并直接參與指導了這場論爭,直到20世紀40年代爭論才告一段落。拙文試梳理分析中國共產(chǎn)黨重視“婦女回家論”問題論爭的外部緣起、論爭中中國共產(chǎn)黨的表現(xiàn)及論爭對中國共產(chǎn)黨婦女動員工作的影響等,以期還原并呈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在這場論爭中扮演的角色與所處的地位。

        一、“婦女回家論”批判的緣起

        婦女解放與民族命運休戚相關,婦女解放運動是近代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社會上卻悄然彌漫起“婦女回家”的反調,這成為全社會婦運工作和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一個阻礙因素。“從前,回到廚房,回到家庭的口號,家事兒女之累,曾限制與妨礙了婦女運動的順利開展?!盵1]1“婦女回家”論爭是內(nèi)外多重因素交織下促成的,作為馬克思主義婦女觀指導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絕不會對此置若罔聞,通過對當時的德國因素、國民政府政策以及外界保守輿論的分析,可以透視中國共產(chǎn)黨重視這場論爭的外部緣起。

        (一)德國“婦女回家論”的傳入及在中國的傳播影響

        “婦女回家論”是從遙遠的德國傳入中國的舶來文化,在當時的中國引發(fā)廣泛的傳播(2)德國“婦女回家論”在中國傳播廣泛,直接涉及該內(nèi)容的刊物可謂俯拾即是,如《申報》《國民新聞周刊》《時與潮》《女權》《婦女生活(上海1935)》《國際譯報(上海1932)》《婦女雜志(上海)》《黑白》《婦女共鳴》《婦女青年》《福建導報》《公教周刊》等。。1931年希特勒上臺執(zhí)政,為了解決1929年世界經(jīng)濟危機造成的失業(yè)人口劇增問題,竟將大批女職員、女工解雇,驅趕她們回到家庭,騰出更多就業(yè)機會給男性。“為了調劑失業(yè)恐慌德國政府對于勞動的婦女采取了兩種辦法,主要的一種,就是大批地把些女工們無條件地,無保障地從工廠里趕回家去,把原來婦女所占有的位置讓給男的,而且雇來的男工,薪金和女的一樣?!盵2]希特勒在演說中講“婦女天職在教養(yǎng)”[3],公然說婦女的位置是在家庭里、廚房里、教堂里。

        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在柏林婦女會議上的演說也持相同的論調,“第[帝]國社黨視賢妻良母為任何婦女至高尚職務,故志在動員婦女取此而舍其他,今偽君子反對婦女吸煙與燙發(fā),渠殊為不然云”[4]。他還胡說道:“你們的幸福絕不在工廠里,你們真正的勢力范圍是家庭,你們還是去主持家政吧。”[4]釋因在《婦女青年》刊文也講到德國的這種做法,“就男女自然分工的天職而言,一些不自然的女子職業(yè),既不是女子自身賦性所特長,又不是社會上特別的需要,自然不如讓這些職業(yè)的女子,享用寬余的時力,來理家育兒”[5]。

        除了經(jīng)濟危機的原因外,希特勒為了向德國人民灌輸擴張主義,拼命鼓吹“種族優(yōu)越論”,進而又將“保國保種”的所謂“神圣職責”強加在婦女身上。他承襲了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的觀點,即“婦女的存在唯一的就是為著傳播人種,她們的意義就止于此”?!八运?希特勒)造就一學說,以婦女最偉大的事業(yè)就是結婚,而且必需大量的生產(chǎn)小孩,他為了有一個標準起見,規(guī)定每個家庭至少要有五個孩子,少一個就算有犯罪的行為?!盵6]德國宣揚的這種狹隘的生育觀念實質上讓婦女成為簡單的生育機器而無其他自主的選擇,最終只能是被束縛于家庭而失去大量從業(yè)的可能性。

        德國的這種思想傳播到中國后引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關注,他們認識到這種論調是不合乎時代的“開倒車”行為。婦女社會活動家羅瓊認為:“事實很明顯地告訴我們,在這資本主義世界正在沒落的現(xiàn)在,經(jīng)濟恐慌日益深刻,希特勒為緩和國內(nèi)的失業(yè)問題,和政治上的危機,首先驅逐婦女重回家庭,重去負擔她們服侍丈夫,撫育兒女的‘天職’。”[7]143-144中共黨員郭耘創(chuàng)辦的《福建導報》刊文公開反對與譴責德國的這種落后行徑,“希特勒要實現(xiàn)三K主義,要把婦女趕到家庭里,教堂,和廚房里去,倒退到婦女最黑暗的時代,重新把鎖鏈扣在德國的婦女身上……說服自己的女同胞,強固我們的陣線,是最重要的事”[8]?!皨D女回家”論調是與當時社會發(fā)展與現(xiàn)實需要相背離的一種思潮,對它的傳播和輕信會使整個婦女運動遭遇“黑暗的時代”,其傳入中國也必將遭到進步共產(chǎn)黨的摒棄與批判。

        (二)國民政府鼓吹賢妻良母主義及復興“禮義廉恥”傳統(tǒng)道德

        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在動員婦女參加抗戰(zhàn)工作的同時,卻又相反地為“婦女回家論”在國統(tǒng)區(qū)的活躍提供官方的生存土壤。在女子教育上國民政府鼓吹賢妻良母教育,如1935年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宣言:“發(fā)展女子教育,培養(yǎng)仁慈博愛體力智識兩俱健全的母性,以挽種族衰亡之危機,奠國家社會堅實之基礎?!盵9]2941939年,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福建省主席陳儀公開宣稱:“婦女們在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教養(yǎng)兒女?!盵10]為了限制進步婦女運動的發(fā)展,國民黨浙江執(zhí)行委員會于1940年制定《非法婦運防止辦法》,此種辦法的推廣使許多職業(yè)婦女被迫回到家庭。此外,國民黨還要求婦女生更多的孩子,制定獎勵生育的政策。國民黨的婦女政策實質是在鼓吹賢妻良母主義,也成為“婦女回家”的官方依據(jù)。

        中國的婦女在抗戰(zhàn)中受盡了各種非人的災難和折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遭遇和踐踏。194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婦委書記蔡暢在《持久抗戰(zhàn)中的中國女工》一文中講道:“一切保護女工、童工的待遇,不管在中國任何地方都被取消一無所有,甚至故意優(yōu)待男工分裂工人以便孤立女工,更好壓榨苛待女工,至于禁止女工有任何組織,不準女工參加抗日活動,限制女工參加文化教育,更是普遍的現(xiàn)象?!盵11]365這種不顧民族利益,非人對待婦女的狀況是與團結全民族堅持抗戰(zhàn)的國策方針相違背的。

        國民政府十分重視儒家傳統(tǒng)道德對維護政權的作用,蔣介石認為“三民主義的基本精神,就是總理所講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這就是三民主義的靈魂,現(xiàn)在我們再將這八德歸納起來,就是我所到處提倡的‘禮義廉恥’”[12]。1934年2月19日,蔣介石發(fā)表《新生活運動之要義》一文,在江西南昌發(fā)起一場以提倡“禮義廉恥”為核心的新生活運動。隨著抗戰(zhàn)的深入,1939年11月20日,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宣言:“首先注意者,在國民自身之修養(yǎng)而言,必須明禮義知廉恥,以嚴是非、邪正之分別,而勵百折不撓之勇氣?!盵9]593在這種傳統(tǒng)道德復興言論的蔭庇與籠罩中,足以助長整個社會的復古心理。比如,華北廣大婦女也處于敵人的欺騙麻醉之下:“敵人所到之處,新民會和宣撫班馬上就進行復古的宣傳,提倡封建的舊道德,主張遵守‘三從四德’,做‘賢妻良母’,新民會的漢奸頭目繆逆斌曾公開提倡說:‘男性剛,女性柔,男屬陽,女屬陰,男主外,女主內(nèi)……這是不移的天理?!虼?,他便得出結論:‘如果叫婦女去參政,豈不等于叫男子去喂奶和生孩子嗎?’”[11]371反動政府宣傳這種荒謬絕倫的道理,讓廣大清醒的同胞義憤填膺和意圖反抗。

        婦女和男人一樣應該參加抗日救亡的民族解放運動,絕不是去做賢妻良母或恪守“三從四德”的婦道?!霸S多姊妹們誤解了‘解放’兩個字,以為念幾天中學,剪發(fā),天足,穿最摩登的衣服,在學校里鬼混張文憑,將來好找個比自己學級高一層的丈夫,自由結婚,便算解放了,其結果仍然是男子的玩物,花瓶。這種錯謬的見解,可笑亦復可憐。最可恨的是現(xiàn)在的學校有時就專門造就這種女子,或授以良妻賢母,‘回到廚房’的教育。事實上這種不自覺的女子和奴隸教育都是女性的敵人?!盵13]509要過人的生活,為什么專做男性的木偶和花瓶呢?婦女解放運動和中國的命運一樣,自己的地位,只能靠自己的奮斗來提高,痛苦的桎梏和悲慘的樊籠,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擺脫。

        (三)保守輿論對“婦女回家論”的遙相呼應及大肆推波助瀾

        與“婦女回家論”遙相呼應,“賢妻良母論”是封建保守主義者對婦女一貫的倫理要求與期望。特別是從1930年6月始,林語堂在上海中西女塾的講演中明確提出“我國女子最好的歸宿還是婚嫁”,為響應“婦女回家論”發(fā)出聲音。林氏的論調引起當時輿論的軒然大波,從當時發(fā)表報刊的統(tǒng)計看,僅圍繞“賢妻良母”一題直接展開論述的文章就數(shù)量龐大(3)據(jù)報刊發(fā)文統(tǒng)計,以“賢妻良母”直接為主題刊文的報刊涉及數(shù)十種,如《婦女雜志(北京)》《婦女界》《朝氣》《三六九畫報》《天聲半月刊》《長城(綏遠)》《婦女共鳴》《婦女月報》《現(xiàn)代家庭》《新婦女》《黑白》《每月評論》《健康家庭》《現(xiàn)代評壇》《福建婦女》等。,從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分析看支持“婦女回家”的論者甚多。

        從當時的保守輿論看,許多人肯定“賢妻良母”的意義。金鐸在國民黨刊物《正論》上大講:一個婦女,能叫一般人對她油然而生尊敬之心,一定是一個盡了責任的女子,或是孝女,或是良妻,或是賢母。白雪認為:“家庭還是社會的主要機構,最大多數(shù)婦女,還是生活在家庭里,并且每每是它的主持者。因此主婦的賢良與否,不只直接地關系一家的幸福,而且間接地影響到整個社會。所以‘賢妻良母’的意義,還是應該存在的。”[14]這些頗具代表性的聲音,宣揚把婦女的生活區(qū)域主要限制到家庭,過分地肯定婦女賢良對于家庭幸福的意義,最終只會使婦女被束縛于家庭而無大的作為。

        特別是1934年之后,一批封建文人、官方的婦女團體及刊物紛紛發(fā)表演說文章,大肆鼓吹婦女應回到廚房去,去做賢妻良母。如上海婦女教育館創(chuàng)辦的《婦女月報》,針對社會上的“婦女回家論”(“女子的智力及不到男子,不能負起社會的責任,應該忍辱悔過,回到家庭里去教養(yǎng)兒子和體貼她的丈夫”),認為“他們的詭論完全是以一種淺薄的現(xiàn)象論做為根據(jù)而企圖把婦女推進了黑暗的地獄,同時極力把婦女天賦的弱點做為證明想穩(wěn)固男子中心社會的地位,這種淺狹的妙論,卻忽略了史的發(fā)展和現(xiàn)在的實踐”[15]2。更有甚者,如《婦女共鳴》社還出了一個“新賢良專號”,“新賢良”是用所謂男女雙方都盡職的理由來大肆宣揚賢妻良母的合法性。這些所謂的“新論調”也不過是略帶淺薄的狹隘認識,依舊沒能打破“婦女回家”的怪圈,反之卻在一定程度上對保守的論調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婦女回家論”的問題分歧與思想論戰(zhàn)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婦女回家”問題論爭在較長的時間跨度內(nèi)可謂此起彼伏,第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論爭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的前夕,第二次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的相持階段。作為馬克思主義婦女觀指導下的中國共產(chǎn)黨,認識到“婦女回家”和“賢妻良母”陳詞濫調的危害性,在論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領導和先鋒作用。許多共產(chǎn)黨員,如周恩來、鄧穎超、康克清、蔡暢、羅瓊等都直接參與到論爭中來,撰寫大量文章?lián)砼g“婦女回家”及“賢妻良母”的錯誤論調。僅從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刊文出處分析,整個論爭涉及的參戰(zhàn)報刊數(shù)量眾多且論爭相當激烈。從當時的傳統(tǒng)守舊論調及中國共產(chǎn)黨的批駁回應分析,“婦女回家”論爭絕不是“回家與否”的簡單辯駁,而是內(nèi)含許多細化問題的雙方大論戰(zhàn)。拙文試圍繞“婦女位置在家庭或社會” “賢妻良母與婦女職責” “教養(yǎng)(齊家)和解放(治國)關系” “新賢良主義”等4個具體問題,探討“婦女回家”問題論爭的基本內(nèi)容和其背后的思想分歧。

        (一)關于“婦女位置在家庭或社會”問題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和民族危機的加劇,必須擺正婦女在革命實踐中的位置,使廣大婦女成為婦運工作和民族抗戰(zhàn)的骨干力量。實踐證明,婦女位置的正確與否關系到民主革命的發(fā)展軌跡。但對于婦女位置如何定位的問題始終夾雜喧聲,“回家庭?到社會?是婦女運動的基本論爭,貫穿了中國婦女運動的整個歷程”[16]。眾多封建保守人士(4)代表性觀點:陳儀提出“男子在社會上服務,女子在家庭中服務”,詳見《我的理想國》,載《改進》1939年第5期;端木露西號召婦女“在小我的家庭中,安于治理一個家庭”,詳見《蔚藍中的一點暗?!?,載《大公報》1940年7月6號;尹及認為“女人的真正位置是在家里”,詳見《談婦女》,載《戰(zhàn)國策》1940年第11期等。,把婦女位置定位到家庭,這些不絕于耳的落后言論成為阻礙民族抗戰(zhàn)的不良因素。

        婦女的位置被定位到家庭而非社會,婦女們會成為貼有“家庭婦女”標簽的群體,她們都難脫離家庭生活的羈絆。當封建保守主義者仍高喊“婦女回到廚房去”時,中國共產(chǎn)黨已經(jīng)察覺這些“絆腳石”般言論的危害性。鄧穎超針對端木露西所謂“小我幸福的家庭”的言論,尖銳地批判道“這些也正是個人自私主義和享樂主義最好的反映”[11]382?!冬F(xiàn)代婦女》刊文《什么是家庭婦女進步的阻力》指出:“自從家庭起源到現(xiàn)在,這樣冗長的歷史過程,無數(shù)的婦女是被歷史決定了放下勞動工具離開生產(chǎn),走進家庭去,以料理家務養(yǎng)兒育女作為她們唯一的天職。煩瑣的家事麻木了每一個家庭婦女的神經(jīng),無論是生來就沒有跨出家門的也好,或是受過教育,做過一些事情的知識婦女也好,只要生活在家庭里長久之后,自然而然地會變成除柴米油鹽外無所知無所覺,對于周圍的刺激都能逆來順受?!盵17]隸屬于家庭位置的婦女們,仍舊無法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冬F(xiàn)代青年(福州)》也刊文批判這種把婦女位置定格到家庭的言行:“德意志等法西斯國家,不是在大開倒車,驅逐婦女們回到家庭去嗎?對于這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翻開幾頁歷史,從國家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去追索出育兒問題的發(fā)源?!盵18]147宣揚“家庭婦女”只能是“大開倒車”,它無法適應革命發(fā)展的大潮。

        中國共產(chǎn)黨意識到,在當時落后的社會制度和緊迫的革命形勢之下,婦女的位置絕不應局限在家庭中。1937年1月20日,《綏遠婦女》發(fā)刊詞指出:“婦女也是人,在這個非常時期,婦女和男子是一樣應該參加抗戰(zhàn)救亡的民族解放運動,把國家、社會的責任擔在自己肩上一部分的?!盵13]5091937年9月,中央組織部《婦女工作大綱》指出:“以動員婦女力量參加抗戰(zhàn),爭取抗戰(zhàn)勝利為基本任務?!盵11]335《大綱》在“婦女群眾組織問題”上指出,婦女群眾組織的對象包括農(nóng)婦及家庭婦女等。因而,“要使‘男女平等’獲得一個合理的社會基礎,婦女必須跑到社會中去,去和最進步的男子同來改造社會”[7]146,這樣的論調符合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對待“婦女位置”問題的基本態(tài)度。

        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深入,對婦運工作和婦女的社會責任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中國在艱苦的抗戰(zhàn)過程中,正需要動員廣大的婦女力量……無論在前方,在后方,在城市,在農(nóng)村,都需要婦女的支持與協(xié)助,換句話說,就是需要婦女走出家庭來”[18]147。我們自己必須挪開“婦女位置在家庭”這一塊絆腳石,但它只是挪開,而不是取消,把它挪到適當?shù)牡胤剑蛊浣O腳的作用完全消失。“中國在抗戰(zhàn),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的戰(zhàn)士正在勝利進軍,它要求動員得更廣泛,更深入,因此,鼓動婦女們從家庭里跑出來,參加一切抗戰(zhàn)工作,實是一件要務,婦女們自愿的走入社會,更是求之不得的事,如果驅使之復返家庭,讓有用的精力浪費在這個小天地之中,就好比使一個瞎子睜開了眼,領略了這個世界的風光之后,又重復令其失明一樣地可怕,是萬萬使不得的?!盵19]正如鄧穎超所講,要發(fā)揮廣大婦女潛在力量,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義?,F(xiàn)實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恰當?shù)剡\用婦女這一部分力量,如何給婦女們以恰當?shù)纳鐣恢茫^不是把婦女們單單關到家庭的“樊籠”里。

        (二)關于“賢妻良母與婦女職責”問題

        “賢妻良母”概念是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而形成的。就婦女職責而言,“賢妻良母”是傳統(tǒng)社會對“妻職”與“母職”的倫理規(guī)范和最高要求。在這一名分的束縛下,婦女的職責被規(guī)定得很死,只能是做一個伺候丈夫的妻子,做一個養(yǎng)育孩子的母親。同時,妥協(xié)主義者也認為家務、教養(yǎng)子女,這是“賢妻”的義務,做“良母”也是女子的天職?!安灰吆胺磳t妻良母型的奴隸生活,事實上并不能立刻徹底去鏟除,為了現(xiàn)實的生活,只能節(jié)節(jié)改進,才是正當?shù)睦韯t?!盵20]激進者與妥協(xié)者把“賢妻良母”貼上“三從四德”“孝順公婆”“尊重丈夫” “操作家事” “養(yǎng)育子女”的標簽,這些舊式迂腐的訓條和傳統(tǒng)桎梏的禮教,奴隸似的壓迫束縛著廣大婦女。

        所謂“賢妻良母”,就是封建社會奴役婦女的美名,就是要把婦女職責局限于“妻職”和“母職”。1937年1月17日,《江聲報》副刊《前進婦女》刊文《活玩物的訓練》,針對《婦女生活》3卷12期“所謂生活班”的通訊進行針鋒相對的批判,“生活班”附設在中學部以“訓練賢妻良母為宗旨”,“這訓練的是什么?是‘賢妻良母’嗎?不,不是的。日益貧窮化的中國大眾,討不起,也不需要這種不必親自煮飯做菜的老婆。這是連‘賢妻良母’還不如的活玩物的訓練”[13]508。1940年7月,康克清在介紹華北婦女運動之環(huán)境及其發(fā)展特點時,也尖銳地講到華北廣大婦女曾處于敵人的欺騙麻醉之下:“敵人所到之處,新民會和宣撫班馬上就進行復古的宣傳,提倡封建的舊道德,主張遵守‘三從四德’,做‘賢妻良母’……如果叫婦女去參政,豈不等于叫男子去喂奶和生孩子嗎?”[11]371針對專做“賢妻良母”的復古封建言論,她指出要進行猛烈的宣傳教育,來加以痛斥荒謬的理論,進一步鞏固與發(fā)展婦女組織。

        關于“賢妻良母與婦女職責”問題的論爭,頗具影響的批駁是在1942年9月25日,中共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在《新華日報》上發(fā)表文章《論“賢妻良母”與母職》一文。他說賢妻良母本來同賢夫良父一樣是天經(jīng)地義的真理,但賢妻良母成為固定的連在一起的名詞,就專限于男權社會用以強調夫權、束縛婦女的桎梏。要把“妻職”與“母職”區(qū)別開來,不能完全地等同看待。對于“妻職”與“母職”重要程度,周恩來認為:“在談母職妻職的時候,毋寧著重于母職,妻職較之母職來說,不僅應置于次要地位,而且也不應相提并論。”[21]609他提出為了人類的綿延,尤其為了強健我們中華民族的后代子孫,應當尊重母權,提倡母權,以此新觀念代替“賢妻良母”的舊觀念。

        抗戰(zhàn)形勢的發(fā)展對婦女職責提出更高的要求,婦女絕不是局限于“賢妻良母”的職責。只要不是有意掩飾事實的人,誰都會相信,中國婦女要求徹底解放,只有主動承擔起反帝反封建的職責。婦女社會活動家羅瓊認為:“目前我們就得在全民族一致抗戰(zhàn)的口號下,把占全民族半數(shù)的姊妹,從家庭中間叫出來,要他們把燒飯煮菜,侍奉丈夫的精力,節(jié)省起來,貢獻給保衛(wèi)祖國運動,到最近統(tǒng)一救國運動高漲以后,賢妻良母主義的說教,似乎已經(jīng)完全銷聲匿跡?!盵22]所以當時最為緊迫的婦女職責,已經(jīng)不是像封建婦女那樣做賢妻良母,而是怎樣承擔更重要的職責。

        婦女也有事業(yè)性嗎?除了做妻子母親外,婦女還能做別的事嗎?“婦女是有事業(yè)性的,已用不著爭辯。婦女的做妻子做母親與男子的做丈夫做父親是有同一意義的。婦女必須為人妻,為孩子的母親,也必須有自己的事業(yè)前途?!盵23]婦女的經(jīng)濟獨立,是獲得解放的基礎?!拔覀兂姓J婦女應該為妻為母,但是我們覺得婦女還有更重要的‘天職’,這就是參加社會生產(chǎn)工作,進而促成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改革,假使背著妻母這塊招牌,而用賢良的美名,想把婦女騙回家庭中去過她們的奴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的?!盵7]143周恩來也講道:“我們反對藉口婦女應盡母職,因而取消其社會職業(yè),使其陷于更大的困難,轉致妨礙母職。我們更反對以同樣藉口不承認婦女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盵21]611中國共產(chǎn)黨非空口號反對“賢妻良母”,而是要尊重母職,更要求婦女主動承擔起社會生產(chǎn)和投身革命的職責。

        (三)關于“教養(yǎng)(齊家)和解放(治國)關系”問題

        數(shù)千年來中國的婦女主要是住在家里,從古書堆里吟誦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禮記·大學》),于是乎婦女就只能寄生在男人下面生孩子、做飯、安守本分。恰如1940年7月6日,重慶《大公報》發(fā)表的端木露西《蔚藍中的一點暗?!芬晃?,文中鼓吹“十分之九的婦女還是要在家庭里做主婦做母親的”。這種代表性的風靡言論是與中國封建傳統(tǒng)的禮教相一致的,其實質是把“齊家”放到“治國”的前面。但是,在抗日戰(zhàn)爭的嚴峻形勢下,這種把婦女與政治完全割裂開來的觀點是存在極大問題的,幻想在帝國主義侵略下茍求“齊家”也是無法企及的。

        如果忽略當時整個客觀的物質條件,“齊家”至多只能是遙遠的烏托邦?!八^‘齊家’是有很多條件的,最低限度也必須具有維持生存最低限度的物質必需品,若把這些也忽略,向著一般饑餓者喊‘齊家’,我想在天下未平之前,她們早已變成骷髏去了?!盵13]514從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來看,人類社會發(fā)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黑暗,越來越多的家庭失去起碼的安全與生活保障。碧天月在《戰(zhàn)時婦女問題》一文中講道:“到希特勒當國以后,德國便和意大利的把婦運完全鎮(zhèn)壓下去,回復到十九世紀以前的模樣,日本亦然。所以婦女運動在法西斯蒂的國家是無法抬頭的。因此,我們要談婦女運動,要想婦運能夠成功,首先要反對法西斯侵略主義國家,首先要把法西斯國家打倒?!盵24]這些話告訴我們,放到首位的是反法西斯戰(zhàn)爭,是要打倒帝國主義而絕不是首先經(jīng)營家庭。

        因為,家庭是離不開社會的,要使家庭得到美滿的生活,只有在合理的社會才能實現(xiàn)。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下,支離破碎的中國已經(jīng)無力讓人們?nèi)ス淌丶彝サ慕甜B(yǎng)。“要先有‘國治’才能有‘家齊’,只有國治以后,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使我們建立美滿的真實的家庭?!盵13]514吳玉章在《中國婦女在“五四”運動中走上了自己解放的道路》一文中分析指出,在法西斯的德國里,“教堂、廚房和兒童”這就是婦女被分配于這三個范圍的社會生活;在所謂民主的資本主義的英國有句老話,“婦女的位置是在家庭里”;在五四時代最有文學革命聲譽的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胡適也說:婦女的美德是“賢妻良母”。針對這些落后的思想言論,他進一步分析道:“特別是無產(chǎn)階級和婦女,如果不消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私有財產(chǎn)制度,即階級社會,則永遠不能得到解放?!盵11]368其表明婦女運動的發(fā)展,絕不是從齊家、教養(yǎng)出發(fā),而應從社會解放、民族解放的觀念出發(fā),必須適應革命發(fā)展的斗爭形勢。

        由此觀之,齊家而后國治,服務家庭是間接服務社會的論調是存在片面性的。鄧穎超認為:“無論男女,都應當在‘獻身大我國家’,‘抗戰(zhàn)’,‘救國’的原則下,而‘齊其家’?!盵11]382婦女社會活動家羅瓊也認為,新的婦女運動是堅決反對妥協(xié)的改良主義及盲目的復古主義的婦女運動,而徹底執(zhí)行“五卅”以后女權運動所放棄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因此“她在目前民族革命的高潮中,成為整個民族解放運動的一翼,直接參加一切革命的斗爭,她們知道,目前我國民族的真正的解放,是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前提,換言之我國民族得不到真正的解放,所謂婦女問題也無從解決”[25]。抗日救亡運動中,婦女要敢于犧牲“小我的家庭幸?!?,優(yōu)先為國家民族服務。

        的確,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女性,面臨著日寇入侵,到處天災人禍,難道這是她們“齊家”的時候?婦女教養(yǎng)根本無從談起。恰如《職業(yè)婦女》創(chuàng)刊的話中所講的,“職業(yè)婦女是在歷史上最先覺悟而最能進步的一群婦女”[26]。新的社會畢竟是由我們今后的斗爭、戰(zhàn)爭取得的,擺脫帝國主義的剝削、推翻罪惡的現(xiàn)制度,婦女們尤其需要到社會斗爭中去實踐?;蛟S,“在生育期間,的確會妨礙了她們的工作,然而女子是否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在生育?當嬰孩產(chǎn)出了一二個月之后,我們不可以組織托嬰所把他(或她)寄托在里面,而再從事自己的工作嗎?……只有使‘國’先‘治’,然后才有美滿‘齊家’的實現(xiàn)”[13]515。婦女“教養(yǎng)(齊家)”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簡單孤立的,而是與婦女“解放(治國)”有著密切關聯(lián)的。國家的政治優(yōu)良與否可以影響到婦女日常的教養(yǎng),婦女“齊家”必須建立在“國治”的基礎之上,二者的關系絕不能錯位理解或本末倒置。

        (四)關于“新賢良主義”問題

        與傳統(tǒng)的“賢妻良母”觀念相比,“新賢良主義”是極具隱蔽性的一種落后觀點。它以“男女平等”觀念為虛晃和外衣,在“賢妻良母”的基礎上又提出“賢夫良父”,以創(chuàng)造夫婦共賢共良的“合理社會”。在這一問題的論爭中,尤以《婦女共鳴》的“新賢良專號”的叫嚷最響(5)代表性文章:蜀龍的《新賢良主義的基本概念》,1935年第4卷第11期;蜀龍的《讀了“從賢妻良母到賢夫良父”以后》,1936年第5卷第2期;李峙山的《賢夫賢妻的必要條件》,1935年第4卷第11期;李峙山的《賢良問題之再論辨》,1936年第5卷第2期;葉輝的《男女對于家庭的共同責任》,1935年第4卷第12期等。。他們在推崇賢妻良母主義的同時又加以批評修正,大力宣揚所謂“新賢良主義”。對于“新賢良主義”,如蜀龍曾講過兩個贊成和反對,“我們贊成——賢妻良母與賢夫良父。我們贊成——夫賢妻賢與父良母良。我們反對——為夫者或為妻者的不賢。我們反對——為父者或為母者的不良”[27]。“新賢良主義”便是贊成賢良的原則,而反對偏于女性的賢良,于是更進一步而贊成男女雙方共同賢良,以維持幸福的家庭。

        僅就“賢良”標準而言,中國共產(chǎn)黨并非完全反對。周恩來認為:“母職妻職猶之父職夫職一樣,可以成為分別賢良的標準,也可以成為男女的分工和各自的任務。所以我們站在婦女解放的立場上,并不反對良母或者賢妻這兩個獨立的美稱和贊意,而只問其所指的標準和含義如何。我們更不反對提倡母職或妻職,而只問其所指的職務內(nèi)容和有關方面的相互關系如何?!盵28]71但事實上,真正合理的社會,絕不會要求婦女成為“賢妻良母”,也更不會要求男子去做“賢夫良父”。恰如鄧穎超所言:“新的賢妻良母主義,絕不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直接主要方向和任務?!盵11]383必須清楚地意識到,“新賢良主義”并不是“合理社會的催化劑”,而是現(xiàn)存社會的“續(xù)命湯”,不但不能促進社會制度的變革反而會阻礙社會制度的改革。

        雖然新賢良主義者意識到傳統(tǒng)封建禮教對女人嚴苛的束縛性,卻在要求婦女“賢良”的同時,又對男子提出關起門來“改善家庭關系”的可笑要求。對此,羅瓊在分析新賢良主義的背景和內(nèi)容的基礎上,尖銳地回應道:“真正的合理社會,絕不會要求婦女回到家庭中去做‘賢妻良母’,更不會要求男子也到家庭中去做‘賢夫良父’;他們要求男女同到新社會中去參加各種生產(chǎn)工作?!盵7]146新賢良主義倡導者的搖旗吶喊,實際上只是舊賢良主義的“借尸還魂”。這種“新”,只是在舊賢良主義的基礎上,加上一點“烏托邦”的幻想。賢妻良母、賢夫良父,表面是承認“男女平等的原則”,實際上只是一個“美夢”罷了?;孟胗眠@個家庭牢籠去解決社會上存在的問題,這至多只是虛無縹緲的理想。要積極創(chuàng)造“男女平等”的合理社會,“須使婦女參加社會生產(chǎn)工作,爭取婦女獨立人格,進而去同最進步的男子共同改革現(xiàn)存社會制度”[7]147,但絕不是像“新賢良主義者”所言叫男子跑回家庭中去。

        三、“婦女回家論”批判的意義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婦女回家論”批判是中國婦女運動史上的重要事件。在這場論爭中,中國共產(chǎn)黨圍繞“婦女位置在家庭或社會” “賢妻良母與婦女職責” “教養(yǎng)(齊家)和解放(治國)關系” “新賢良主義”等具體問題與封建守舊者展開激烈論戰(zhàn)。該論爭對中國共產(chǎn)黨婦女動員工作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推動了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

        (一)認清婦運工作不足,重視“婦女走出家庭”問題

        論爭中呈現(xiàn)的問題,使中國共產(chǎn)黨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過去婦女工作努力仍不夠,婦女工作依舊沒能深入到各個方面。比如,“在全國各地的社會中存在著很多度著‘商女不知亡國恨’的生活的女性:她們所追逐的是紅燈綠酒、歌笑歡娛,婦女工作者的呼喊與奔走,不過博得她們幾聲冷笑而已”[29]。此外,“許許多多的姊妹們,(尤其是家庭婦女)還在裝飾的浪費、跳舞場、麻雀臺消磨可貴的辰光,她們沒有解放的覺悟,沒有愛國的思想,這實在是婦女工作的憾事”[21]230。的確,雖在抗戰(zhàn)中婦女工作取得了發(fā)展,但還有許多亟待解決或改變的現(xiàn)象。1943年2月26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各抗日根據(jù)地目前婦女工作方針的決定》指出,婦女工作是有成績的,卻仍然存在脫離婦女群眾的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傾向,如“沒有切實調查研究婦女的具體情況,不深知她們的情緒……主觀的意圖去提出婦女運動的口號”[11]407,這些都是使婦女工作停滯不能進一步發(fā)展的原因。

        在認清婦女工作不足的基礎上,中國共產(chǎn)黨高度重視“婦女走出家庭”問題。1939年7月20日,毛澤東在延安中國女子大學開學典禮上講話,“假如中國沒有占半數(shù)的婦女的覺醒,中國抗戰(zhàn)是不會勝利的。婦女在抗戰(zhàn)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教育子女,鼓勵丈夫,教育群眾,均需要通過婦女;只有婦女都動員起來,全中國人民也必然會動員起來了,這是沒有問題的”[21]149。比如,在這一階段,新疆召開了本省歷史上的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大會是由中國共產(chǎn)黨從延安派去的女干部促成的。大會通過《新疆婦女第一屆全疆代表大會決議案》,要求“廣泛宣傳家庭婦女參加社會工作,并宣傳男子不得藉口阻礙女子走出家庭”[21]623。要重視“婦女走出家庭”所孕育的偉大力量,努力克服婦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更多的婦女投身于職業(yè)工作和革命事業(yè)中。

        (二)非空口號反對“賢妻良母”,培養(yǎng)“新賢妻”“新良母”

        在雙方的激烈論爭中,中國共產(chǎn)黨對“賢妻良母”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1939年3月3日,《中央婦委關于目前婦女運動的方針和任務的指示信》中,對當時婦女工作的意見中講道:“這里我們不應空口反對‘賢妻良母’的口號,而應作新的解釋,應創(chuàng)造無數(shù)抗日革命的模范妻子(賢妻)、模范母親(良母)以至模范女兒、媳婦、婆婆等?!盵11]3501939年7月,王明在延安中國女子大學開學典禮上做報告指出:“現(xiàn)時代中國所需要的新良母,應該是教子精忠報國的岳母一類杰出的人物;新賢妻應該是能在前線助戰(zhàn)的韓夫人(梁紅玉)一流超群的干材;新孝女應該是能夠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式的女英雄。”[21]157(6)梁紅玉,宋朝楚州(今淮安)人,南宋抗金女將。建炎四年(1130年)其夫韓世忠在黃天蕩阻擊金兵,她擊鼓助戰(zhàn),因功封安國夫人。正如周恩來所說:“我們非空口號反對‘賢妻良母’,而是主張以尊重母職提倡母職為中心的新觀念。”[28]74在當時堅持抗戰(zhàn)、擴大與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總方針下,必須培養(yǎng)更多的“新賢妻”“新良母”,動員和組織更廣大的婦女參加抗戰(zhàn)建國各方面的工作。

        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一批“新賢妻”“新良母”涌現(xiàn)出來。1940年12月8日,羅瓊在《馳騁在江南戰(zhàn)場上的女戰(zhàn)士》一文中講到東南各省擁護參軍的模范母親和妻子,“在實際中,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當兵的故事,經(jīng)常傳入耳鼓”[21]413??悼饲逶诳偨Y3年來的華北婦女運動時,講到不少婦女鼓勵自己的兄弟和丈夫家屬去參加軍隊,“在晉察冀,曾形成妻子送郎上戰(zhàn)場,母親教兒打東洋的轟轟烈烈的熱潮,有一個鄭老太太,親自把三個兒子送到八路軍,被譽為光榮的母親”[11]373。晉東南和冀中的婦救會還發(fā)動了“歸隊運動”,反對兄弟、丈夫、兒子開小差,開小差就是家庭的恥辱。在“歸隊運動”中,涌現(xiàn)出許多模范妻子、母親。此外,蔡暢講到陜甘寧解放區(qū)生動的模范例子,例如“柳林區(qū)二鄉(xiāng)的婦女從事紡織,不僅實現(xiàn)了她們的多生產(chǎn)多儲蓄,婦女及其家庭生活都過得很好,而且在‘婆姨漢一條心,沙土變黃金’的體驗中,增進了家庭的和睦與全村的團結”[21]652。一大批“新賢妻”“新良母”的出現(xiàn),成為全民族抗戰(zhàn)中的重要力量。

        (三)婦女運動不是孤立存在的,婦女解放與民族解放要統(tǒng)一

        “婦女回家論”實質是把婦女與政治完全脫離開來的一種思潮,這種錯誤思潮是與現(xiàn)實社會情況脫節(jié)的。婦女真需要回家嗎?婦女回家的環(huán)境具備嗎?“希特勒上臺以后不久,他的第一道命令,就要職業(yè)婦女統(tǒng)統(tǒng)回到廚房去,回到寢房去——做生育機器,做賢妻良母!……她們不但不肯回家,其實是無家可回,無從做起賢妻良母?!盵30]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大趨勢下,婦女運動是人類解放的一部分,不能把它孤立起來,不能把它與整個人類的解放事業(yè)分開,婦女解放事業(yè)是人類解放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爸袊鴭D女要想求得自身解放和實現(xiàn)新的婦女生活,就必須從積極參加抗戰(zhàn)建國的實際斗爭中去努力?!盵31]彭德懷寫給《華北婦女》出版時的話中,講道:“婦女解放與民族的和社會的解放是不可分離的問題,誰要是關心民族解放和社會解放,誰就不能不同時關心婦女解放?!盵21]494為了克服困難,縮短實現(xiàn)抗戰(zhàn)勝利的過程,假使沒有占人口半數(shù)的婦女積極參加,成功是不可能的。在認清婦女解放與民族解放關系的基礎上,中國共產(chǎn)黨積極推動婦女走出家庭投身于解放事業(yè)。

        中國婦女運動,是伴隨著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成長而向前發(fā)展進步的,且是不可分離的一部分。由于日寇的進攻與壓迫,使中國婦女更深切地感覺到民族的壓迫與蹂躪,大大激起了婦女的民族觀念和民族仇恨。“有一些婦女,毅然決然的離開廚房,走出家庭,走上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在炮火連天中,進行戰(zhàn)地的服務。參加者雖只限于少數(shù)的婦女,但她們的奮勇英態(tài),已足表現(xiàn)出,中國婦女為了保衛(wèi)國家的領土,為了爭取民族的生存,不顧一切犧牲,反對日本強盜的無上毅勇精神?!盵1]11939年9月,鄧穎超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婦女運動》中指出,“在日本法西斯軍閥瘋狂的侵略下,許多婦女同胞被慘殺了、奸淫了、蹂躪了。自然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給予婦女的壓迫是比較減輕了,社會上曾一度高唱的‘婦女回到家庭去’的口號,被消滅了。因為婦女已失去了自己的女兒,丟掉了自己的財產(chǎn),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已強迫婦女從那狹隘的家庭中走到了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去”[11]355。婦女們以英勇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抗戰(zhàn)中,在婦女解放與民族解放的事業(yè)中婦女們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亚洲成精品动漫久久精久|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欧洲freexxxx性少妇播放|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成人影院| 日本成人三级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本久久精品一区|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 日韩久久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二区| 日韩av在线播放人妻|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洲av美女在线播放啊|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人妻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69影院| 亚洲福利二区三区四区| 熟女少妇内射日韩亚洲| 天天天综合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偷拍|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在线|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亚洲区偷拍自拍29p| 国产色第一区不卡高清| 亚洲人交乣女bbw| 国产99r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91在线视频视频在线| 激情综合五月婷婷久久|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 亚洲成a人网站在线看| 高清少妇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久久香蕉成人免费大片| 91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长发| 成全视频高清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