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道玉
教育是隨著智人的出現(xiàn)而誕生的,具有與人類一樣久遠的歷史。在教育理論上,存在著各種學術觀點,主要有生理起源說、心理起源說和勞動起源說。不論哪一種學說,都與家庭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沒有家庭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代際之間以及生活與技能的傳承。這種傳承就是教育的肇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則是他們的第一位教師。
教育中最沒有人懷疑的一個教條,就是關于學校的說法,即“教育等于學?!?。其實,這是十分偏頗的,學校雖然承擔著教育的任務,但教育遠遠超出了學校,如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從教育的誕生中,我們不難看出,教育與愛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種說法也有偏頗之嫌,因為沒有愛的教師和學校并不少見,但他們不是依然照樣在運轉嗎?對此,只是人們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罷了。所以,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沒有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也不能培養(yǎng)出杰出的人物來。
自從學校誕生以后,即有了以傳授知識為職業(yè)的人,這就是教師。學校的出現(xiàn),使教育走出家庭,走出師傅帶徒弟的那種工業(yè)方式的教育,這自然有著進步的意義,使得教育規(guī)?;鸵?guī)范化。隨著人口急劇的增長與社會需要,學校教育出現(xiàn)了分層次的教育,即初級、中級和高級教育,教育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教師的人數(shù)也越來越多,這也就使得教育復雜化、泡沫化,出現(xiàn)了優(yōu)質教育和劣質教育,教師也有優(yōu)劣之分。
我國現(xiàn)在各省市都有一批示范學校,它們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又起著怎樣的示范作用呢?實事求是地說,這些示范學校,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門樹立起來的,是依靠優(yōu)質教育資源配備而出名的,并不是平等競爭而產(chǎn)生的,所以它們并沒有起到改革示范的作用,是應試教育的活樣板。
從總體上而言,優(yōu)質學校一定是擁有更多的優(yōu)質教師,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然而,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除了具有真才實學和精湛的教學藝術以外,尤其重要的是還要有愛生如子的深情。這句話說來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卻是需要用畢生的精力來修煉的。
我國教育的現(xiàn)狀是,愛的教育在中小學宣傳得較多,擁有愛心的中小學教師也比較多??墒?,在大學中少有提倡愛的教育的,也沒有開設愛的教育方面的課程。是否大學與愛的教育無關嗎?這是一種錯覺,大學教育需要愛,大學生們需要愛,研究生們也需要愛。
愛是什么?愛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是一種情緒化的表現(xiàn),正如法國作家司湯達所說:“愛不僅僅是許多情感之中和其他如恐懼、生氣、嫉妒或憤怒等情緒相同的一種情緒。它是一種新的意義原則,是良知生活未言及的觀念的組織原則。愛開創(chuàng)了思想和存在歷史的新篇章?!?/p>
呂克·費里也認為:“盡管愛無疑與人類一樣古老,盡管它總是曖昧不清,伴隨著矛盾、仇恨,它是在現(xiàn)代家庭中出現(xiàn)。”
總之,愛是一種力量,是人類生活中的第一源泉,它可以給予人們信心、勇氣、毅力和智慧,同時也可以賦予人們潛在的價值,使他們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以及滿意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