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遙
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050
某工程的工程樁采用φ600、φ700、φ800 mm端承摩擦型鉆孔灌注樁,樁長40~53 m不等?;娱_挖深度4.3~5.3 m,基坑圍護設計主要采用鉆孔灌注樁結合水泥攪拌樁的止水帷幕,圍護樁長7~8 m不等。涉及大塊巖石的障礙物區(qū)域主要位于暗塘分布區(qū)及原貨運碼頭區(qū)域范圍,原貨運碼頭主要以碎石及大塊巖石堆填,后期因受到人工破壞,下部塘渣呈零星分布,造成了圍護樁及工程樁施工困難[1]。
經勘察單位進一步加密勘探查明:工程樁施工范圍內發(fā)現部分連續(xù)塊石層及不均勻分布的零星塊石,塊石底部深度為3.0~8.1 m,埋深差異較大。圍護樁距離西側市政道路4.3 m,距離杭甬鐵路29.2 m,并且該施工區(qū)域原是貨運碼頭,地下水豐富,不適合大面積開挖換填,施工難度大。此區(qū)域共涉及2幢號樓工程樁131根、鉆孔灌注圍護樁81根,涉及區(qū)域較大.。經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勘察單位商討研究,考慮了多種方案進行比選。
1)旋挖鉆機。優(yōu)點:適用于黏性土、砂土、粉土、碎石及硬巖地質施工,成孔直徑在0.5~6.0 m,成孔最大深度可達90 m,成樁效率高[2-3]。缺點:噪聲大、擾民,容易頸縮、坍孔,費用高,容易卡鉆等。
2)沖擊鉆機。優(yōu)點:適用于硬巖等地質,費用低。缺點:在黏度較大的軟土地質成孔難度大、成孔效率低,充盈系數較大,容易坍孔等。
3)開挖換填后循環(huán)回轉鉆機跟進施工。換填法適合埋深較淺的障礙物處理,而現場塊石埋深最大達8 m,施工區(qū)域鄰近道路及鐵路,并且圍護樁施工范圍內也涉及大塊巖石,所以該方案只適合周邊工程狀況較好的情況下施工。
4)旋挖鉆機與循環(huán)回轉鉆機配合施工。利用旋挖鉆機適用于硬巖碎石的優(yōu)點,進行引孔掃除地下障礙物,鉆孔深度控制在10 m左右,然后用循環(huán)回轉鉆機鉆孔成樁[4]。
根據工程特點及工期要求,經比選,選用了經濟費用相對合理、工期也能保證的旋挖鉆機引孔加循環(huán)回轉鉆機成樁的組合方案。
根據現場的工程量及2種機械的成孔效率,現場配備1臺SR220c旋挖鉆機,進行引孔及處理地下障礙物施工,配備4臺GPS-10型正循環(huán)回轉鉆機成樁施工,工程樁采用從上而下的退打方式施工,圍護樁采用隔樁跳打的施工順序,現場配備鋼護筒25個。主要施工思路:工程樁施工前,旋挖鉆機先做引孔及處理地下障礙物工作,然后正循環(huán)回轉鉆機正常鉆進成樁。圍護樁施工時,由于圍護樁樁長在7~8 m不等,所以由旋挖鉆機單獨成樁,工程樁按圖1編號順序進行退打,圍護樁間隔成樁,按①⑤⑨→②⑥⑩→……順序進行施工。
圖1 工程樁成樁流程
圖2 圍護鉆孔樁成樁流程
工藝流程:前期準備→測量定位→護筒埋設→旋挖鉆機就位→旋挖鉆機鉆孔(鉆進深度約10 m)→旋挖鉆機移位→循環(huán)回轉鉆機就位→二次測量定位→鉆孔、泥漿循環(huán)、清孔→安放鋼筋籠和鋼導管→二次清孔→澆筑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養(yǎng)護→拔出護筒→成樁。
在整個樁基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樁及圍護樁的施工順序、旋挖鉆機的鉆進速度、兩種設備交替施工的搭接、二次測量定位、泥漿相對密度的控制等都會對成樁的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根據機械設備的性能及現場工況進行詳細的技術分析及應用,掌握好2種樁機的施工技術要點[5-8]。
3.2.1 前期準備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對施工區(qū)域的場地進行平整,然后對工程樁和圍護樁進行測量定位,用木樁標注出所有樁位,并在木樁上用紅色油漆標注樁徑大小?,F場合理布置泥漿池和清水池的平面位置,然后根據旋挖鉆機及循環(huán)鉆機在施工現場的實際平面尺寸,并考慮混凝土攪拌車及材料運輸車輛的行車路徑,來合理地確定工程樁及圍護樁的施工順序。最終根據工期及工作面確定旋挖鉆機和循環(huán)回轉鉆機的需求數量,現場配置符合施工要求的配電箱、鋼板、路基板、挖機、吊車等機械設備。
3.2.2 旋挖鉆機施工
根據現場樁位中心線進行護筒埋設,護筒埋設完畢后,對護筒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進行檢查,發(fā)現平面誤差大于50 mm、豎直傾斜大于1%、筒位距孔心偏差大于50 mm時,應及時糾偏,尤其是旋挖樁引孔的垂直度控制。另外,護筒埋設高度宜高出施工地面0.3 m,同時要滿足孔內泥漿液面的高度要求。
旋挖鉆機應配備1名駕駛員及1名指揮員,在行走就位時應根據指揮員指示,緩慢行進,準確落位。鉆機在鉆進過程中,嚴格控制鉆進速度,預防坍孔、頸縮和卡鉆等現象。當鉆進過程中出現巨響或鉆進速率明顯降低時,要考慮可能已經碰到了堅硬的塊石,這時應及時調整機械設備的工作壓力,緩慢鉆進,防止卡鉆及鉆頭損壞。如不及時調整工作壓力,可能會造成孔壁傾斜及坍孔現象。
本工程旋挖鉆機負責前期引孔及清掃地下障礙物的工作(鉆進深度約為10 m),所以旋挖鉆機的施工控制尤為重要,這10 m的成孔質量關系到后續(xù)循環(huán)回轉鉆機的施工。在施工中,嚴格控制鉆進速率,鉆到規(guī)定深度后,應靜止10~20 min,然后緩慢提升鉆頭,檢查是否有坍孔及頸縮,因為旋挖鉆機要經常提鉆倒土,然后再下鉆,這樣孔道上部會受到多次的擾動,所以為了保證孔壁的穩(wěn)定,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好提鉆、放鉆和鉆進的速度。另外,泥漿相對密度的控制也是十分的關鍵,定時監(jiān)控泥漿相對密度,根據現場碎石情況將泥漿的相對密度控制在1.3以上。如有坍孔現象,應及時采取相應技術措施處理。
3.2.3 兩種機型交替施工
在施工中,根據設計要求,將600、700 mm這2種直徑的樁全部改為800 mm直徑的樁,以此來保證2種不同的機械設備在成樁過程中的質量要求。旋挖鉆機完成掃孔后,由指揮員指揮,按照施工順序緩慢行走到下一樁位,行走路線要嚴格按計劃行車路線執(zhí)行,因為旋挖鉆機自身質量大,在移位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已完成的孔和樁的損壞?,F場應及時對旋挖鉆機完成的孔洞進行覆蓋保護,防止孔洞被破壞及人員墜落?;剞D鉆機就位后,對機械的平整度和穩(wěn)定性進行檢驗,必要時進行相關的校正,保證回轉鉆機平整穩(wěn)固。
3.2.4 正循環(huán)回轉鉆機施工
回轉鉆機就位后,進行二次測量定位,保證樁位置的正確性。二次測量工作非常重要,它將影響成樁的質量,也是2種設備交接工作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測量完畢后,回轉鉆進入正常鉆進,鉆進過程中按照工序要求,控制好鉆進速度、泥漿相對密度,保證鉆桿垂直。清孔時,泥漿相對密度不得大于1.1,含砂率應小于2%,黏度小于20 Pa·s,同時控制好沉渣厚度。鋼筋籠應分節(jié)制作,控制好主筋的搭接距離以及箍筋間距,吊放鋼筋籠應小心輕放,避免碰壞孔壁和造成鋼筋籠變形,鋼筋籠放入孔道中的時間不宜過長,應及時澆筑水下混凝土。
鋼筋籠吊放完成后下放導管澆筑水下混凝土,導管內壁應整潔光滑,導管連接應緊密,并做試拼試壓,檢查是否漏水 ,檢查隔水栓性能是否良好,導管底部距離孔底間距宜為0.3~0.5 m。初灌注混凝土時導管應埋入混凝土面1 m以上。澆筑過程中,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3~6 m。混凝土澆筑前應和攪拌站、交通運輸部門等做好溝通,保證混凝土供應的連續(xù)進行。澆筑完畢后按規(guī)定做好相關養(yǎng)護工作。
通過2種機械設備的相輔施工,最終解決了回轉鉆機無法鉆進的問題,保證了工程進度,成樁質量經檢測也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與開挖換填法相比,節(jié)約費用約50%。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仔細策劃及反復比選論證,把施工現場不利因素考慮周全,將2種機械設備的優(yōu)點最大化,充分結合考慮,使施工質量與經濟效益達到最優(yōu)化。
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面對復雜的地下障礙物以及建設單位對工期、質量的嚴格要求,常規(guī)的施工方法可能很難正常開展,此時就要打破常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在遇到埋藏較深的大塊巖石,以及工期不能順延的情況下,旋挖鉆機引孔加循環(huán)回轉鉆機成樁的組合方式是一種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