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娜
摘?要:目的:分析引導式教育半日制教學在腦癱兒童康復治療中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來我院診治的腦癱兒童患兒2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每組11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康復治療與護理治療,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行引導式教育半日制教學治療,對比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實驗組臨床療效高(X=4.2010,P=0.0011)、實驗組GMFM評分(t=3.2458,P=0.0110)、ADL評分(t=4.2015,P=0.0013)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癱兒童患兒應用引導式教育半日制教學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引導式教育?半日制教學?腦癱兒童?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10-0-01
腦癱是導致兒童殘疾的主要影響因素之,目前臨床上尚未研究出特異性的治療藥物,常采用運動康復治療幫助患兒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但康復治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患兒生長發(fā)育的需求,近年來,隨著兒童康復技術與康復理念的發(fā)展,引導式教育半日教學被廣泛地應用到了腦癱兒童的康復治療當中,該治療體系融匯了教育、康復醫(yī)學、心理學與神經學等綜合學科的優(yōu)勢,通過建立康復小組以誘導的方式提高患兒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基于此,本文對比和分析了引導式教育半日制教學在腦癱兒童康復治療中的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來我院診治的腦癱兒童患兒220例,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每組110例,對比臨床療效。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齡(35.24±8.24)月;對照組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齡為(35.62±8.12)月,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康復治療與護理,內容包括:基礎對癥治療,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生活訓練指導,運動療法,作業(yè)療法,語言訓練,推拿按摩與理療等。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引導式教育半日制教學,內容如下:(1)完善教室環(huán)境。選定特定的教室,根據(jù)幼兒發(fā)展需求設置教室的環(huán)境,同時保障教室的安全性,能夠完整展開功能性訓練。(2)評估與分班,在對患兒予以治療前,采用GMFM與ADL量表對患兒的智力情況進行評估,將病情相同、年齡相近的兒童分為一個班,并以兒童樂于接受的可愛名稱對班級進行命令。(3)課程制定。綜合多項教育組老師的指導內容對課程進行編排,訓練患兒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音樂能力、生活能力以及手工動手能力等,同時指導家長陪同進行訓練,每天課程安排為2.5小時,其中主題教學為90分鐘,分為三節(jié),每節(jié)30分鐘,每周進行五次教學.(4)制定主題教案??筛鶕?jù)季節(jié)或節(jié)日為患兒制定具有主題性的教學內容,如“冬天來了”“國慶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等活動,提高患兒的學習興趣,促進患兒積極參與到訓練當中。
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如下:治療后患兒的語言功能、生活能力改善程度>70%即為顯效;治療后患兒語言功能、生活能力改善程度<70%、>40%即為有效;治療后患兒語言功能、生活能力改善程度<40%為無效。(2)采用GMFM-88和ADL評估量表對患兒的粗大運動功能以及生活能力進行評價,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兒的改善情況越佳。
4.數(shù)據(jù)處理
將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納入SPSS20.0軟件,通過(x±s)表示t值檢驗;通過率(%)表示X值檢驗,判定標準為P<0.05。
二、結果
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臨床療效高(X=4.2010,P=0.0011),(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兒GMFM和ADL評分對比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GMFM和ADL評分都顯著增高,其中實驗組增高程度大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三、討論
近年來,引導式半日制教育被廣泛地運用到了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當中,引導式教育的特點是通過節(jié)律性的意象將語言與肢體動作相連,形成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需求的動作韻律,以幫助協(xié)調與發(fā)展患兒的語言與動作能力,促進患兒的姿勢控制、發(fā)展患兒的動作能力。此外,家長全程陪同參與課堂,讓家長充分了解到了教學的內容與方法,提高了家長配合治療的依從性,進而可將引導式教育延續(xù)到家庭當中,提高家庭康復效果。而半日制教學是根據(jù)患兒的年齡特點與功能障礙特別設計的教育方式,各個班級根據(jù)本班患兒的病情特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教學主題,各有側重,能夠遵循患兒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鍛煉患兒的感知功能、神經功能與運動功能,通過音樂游戲、坐姿轉換、洗臉穿衣等日常生活訓練,幫助患兒提高自我生活能力。通過本文的論述可知,實驗組臨床療效、GMFM和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引導式教育半日制教學治療效果顯著,值得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王兵.引導式教育訓練輔助治療腦癱患兒言語障礙的康復效果評價[J].智慧健康,2019,5(29):123-124.
[2]楊錦媚,粟愿學,汪湘軍,等.引導式教育半日制流程課對腦癱兒童智力發(fā)育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8):14-17.
[3]寧鳴.腦癱兒童康復治療中應用引導式教育模式的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2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