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
北美賽車天后
Danica Patrick
丹妮卡·帕特里克
2010年,皮特·溫莎的USF1車隊若能成立,除何塞·瑪利亞·洛佩茲外,丹妮卡·帕特里克則是剩余那個席位的最有力競爭者。
2007年,當劉易斯·漢密爾頓在F1星光閃耀,伯尼·??巳R斯通深切感受到黑人對F1的市場開拓的重要性。同時,“F1大鱷”的新目標已顯現(xiàn)——發(fā)掘女性車手,這可能成為賽車運動的“新爆點”。
遺憾的是,丹妮卡欠缺“臨門一腳”,沒能踏上F1這艘商業(yè)大船。但在北美賽車的自有體系里,她是毫無疑問的“一姐”。出身正統(tǒng)方程式賽車的“性感尤物”還在2008年INDYCAR日本茂木雙環(huán)站奪得生涯唯一的分站冠軍。
隨著歲月增長,已過競技體育“巔峰期”的丹妮卡自知難在INDYCAR這樣的高強度賽事中再奪佳績。不過,“贊助商爸爸”看重了她的宣傳效應,將其引入北美賽車的“最高殿堂”納斯卡。
丹妮卡從級別較低的ARCA起步,一步步拼到真刀真槍的Cup系列賽。七年生涯里,她跑了超過200場Cup和次級系列賽,卻沒得到幸運女神的任何眷顧,卻從未殺入三甲。2018年后,她漸漸淡出了公眾視線,成為一名“流量網(wǎng)紅”。
毫無疑問,丹妮卡是21世紀至今最牛的女性車手。領(lǐng)跑過Indy500并拿下季軍、在納斯卡戴通納500大賽桿位起步并領(lǐng)跑的成就,給后浪設(shè)立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桿!
最年輕的女賽事總監(jiān)
Silvia Bellot
西爾維婭·貝約特
2020賽季F1世錦賽已如火如荼進行中,作為支援賽事的FIAF2和F3也每站“緊跟”。新賽季,除新車隊和新車手外,F(xiàn)2和F3也迎來全新的賽事總監(jiān)——這位坐在賽事控制中心最中間位置的核心,年僅35歲的西爾維婭·貝約特,一舉刷新了該崗位的史上最年輕紀錄。
從小,西爾維婭就深受擔任西班牙汽聯(lián)拉力委員會主席的父親所影響,關(guān)注并熱愛賽車運動。當時,她的偶像是三屆F1世界冠軍阿亞頓·塞納。拼命想在速度世界里出人頭地的她,卻被母親潑了冷水。以運動過于危險為由,讓其斷了成為車手的夢想。
隨后,她“曲線救國”——16歲那年首次成為賽道工作人員,兩年后就晉升賽事仲裁崗位。在南歐地區(qū)嶄露頭角后,擁有生物學和時裝學雙學位畢業(yè)的加泰羅尼亞人決定全職投身賽車圍場——這個由男性所掌控的世界。
2011年從FIA賽事干事培養(yǎng)計劃畢業(yè)后,西爾維婭成為各項FIA頂級賽事的仲裁,并不時擔任仲裁主席之職。2012年,獲得FIA頒發(fā)的最佳官員/志愿者獎,也是對其多年出色工作的褒獎。作為筆者的圍場好友,她曾笑著說道;“女性的身份并不會給我的工作帶來任何困擾,反而是一個優(yōu)勢。因為那些男性對我能不紳士么?”
或許未來,查理· 懷廷曾經(jīng)的位置——F1賽事總監(jiān)正朝她招手。
勒芒冠軍背后的女工程師
Leena Gade
萊納·蓋德
2011年勒芒24小時賽上,奧迪廠隊的2號車組以355圈贏得當年的全場冠軍。而這臺奧迪R18TDI柴油賽車的獲勝功臣,則是一位女性比賽工程師——來自英國的萊納·蓋德。
作為印度后裔,萊納·蓋德早在少年時,就對賽車運動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特別熱衷于研究工程和機械方面的知識,總想弄明白“賽車的極限到底在哪”。1998年,萊納·蓋德從曼徹斯特大學畢業(yè),獲得了航空航天工程學的碩士學位,也是當屆唯一拿到該學位的女生。
畢業(yè)后,萊納在捷豹汽車找到了首份工作,擔任民用車輛微調(diào)工程師,一干就是六年半。在此期間,她還做一些和賽車相關(guān)的兼職——最初是寶馬方程式,隨后是A1GP和GT賽事。2006年,英國人以工程師身份首次親歷勒芒24小時賽。次年,她入職因戈爾斯塔特軍團。經(jīng)過多年磨礪,她成為“冠軍之師”的比賽工程師,并先后三次與安德烈·洛特勒/波諾瓦·特律葉和馬塞爾·法斯勒搭檔,奪得最偉大耐力賽的錦標。
2012年,萊納獲得WEC世界耐力錦標賽所頒發(fā)的“年度人物”。隔年,她成為FIA的女性賽車運動大使。在奧迪2016年宣布退出LMP1組別賽事后,英國人加盟同屬大眾集團的賓利賽車運動部。如今,其在大西洋另一側(cè)的美利堅賽車圈繼續(xù)賽車工程師的“修行”。
或許是榜樣力量,妹妹蒂娜(Teena)如今也是一名賽車工程師。
領(lǐng)隊“夫妻檔”
Susie Wolff
蘇西·沃爾夫
蘇西· 沃爾夫的車手生涯或許沒前文所提的丹妮卡· 帕特里克亮眼,但蘇格蘭人至少實打?qū)嵶MF1賽車座艙,并把名字和成績留在F1大獎賽的自由練習的成績榜上。
嫁給現(xiàn)任梅賽德斯-AMG車隊領(lǐng)隊托托·沃爾夫前,大家對蘇西·斯圖達特這個名字更為熟悉。在時有亮點的初級方程式生涯后,她投身DTM德國房車大師賽。那個年代,DTM被視為“披著羊皮的狼”——外觀是房車,實際就是“套殼”的方程式。由于,蘇西身處并無競爭力的私人車隊,73場賽事的最佳成績僅是第七,大部分時候都無緣積分區(qū)。
這卻不礙歐洲車迷對其的認可和追崇。那時,丹妮卡·帕特里克若想進入F1,她必須得面對和蘇西的“對比”。畢竟兩位女性年齡相仿,賽車經(jīng)歷也算可以,還有大眾都喜歡的高顏值。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蘇西成為威廉姆斯車隊的研發(fā)車手。2014和2015年她則晉升成為測試車手。2014年英國大獎賽,蘇西駕駛FW36賽車參加了第一次自由練習,成為繼1992年吉奧瓦娜·阿瑪?shù)俸?,首位出現(xiàn)在計時系統(tǒng)上的女性。
在四次一練登場后,蘇西意識到自己的F1正賽夢仍遙不可及。2015年11月,蘇西宣布退役,投身“女性賽車”運動并成為英國F1轉(zhuǎn)播的嘉賓。2018年,產(chǎn)后剛恢復的“老板娘”成為文圖里FE車隊領(lǐng)隊。和丈夫組成賽車圈罕見的“雙領(lǐng)隊家庭”。
拉力鐵娘子
Michèle Mouton
米歇爾·莫頓
談及拉力賽好手,法國人一抓一大把。即便將范圍縮至女性車手,一樣如此。
唯一斬獲WRC世界拉力錦標賽分站冠軍的女性,就是來自蔚藍海岸的米歇爾·莫頓。1973年,法國女將開啟了拉力生涯。1981年,其駕駛奧迪Quattro在意大利圣雷莫拉力賽奪得冠軍,成為賽事史上站上最高領(lǐng)獎臺的首位女車手。
1982年,WRC揭開最瘋狂的GroupB時代,莫頓作為奧迪廠隊車手收獲3站勝利,僅輸給有“車輪上天才”之稱的隊友瓦爾特·羅爾,屈居年度亞軍。拉力圈有著開“B組才是真漢子”的金句,對其而言,跑危機四伏的B組,拿好成績卻如同“家常便飯”。
1974-1986年間,莫頓共參加了50場WRC賽事,共拿下4場勝利,9個頒獎臺,162個賽段勝利和229個積分。無論在WRC,還是FIA的其他主要錦標賽,“拉力鐵娘子”的戰(zhàn)績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至少短期內(nèi)很難看到)。
從未向極限低頭的莫頓還在1985年打破了美國派克峰爬山賽的紀錄。1986年退役成家生女后,被尼基·勞達稱為“女超人”的她創(chuàng)辦了ROC王中王賽事,這個能讓各個領(lǐng)域的冠軍們能在賽季后聚在一起玩得開心的“嘉年華”。
近年來,莫頓投身賽車管理行業(yè),在成為FIA女性賽車運動委員會的主席的同時,還因其對WRC各方面的深刻了解,擔任FIA拉力賽安全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