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春
(湖北工業(yè)大學,湖北 武漢430068)
面對龐大的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利用微服務架構可以通過對網絡教學平臺的大型應用進行拆分,將應用功能技術層面上的開發(fā)工作轉化為精細化的業(yè)務分工從而為用戶提供有效的訪問權限和技術服務支持。不同于其他計算機服務架構,微服務架構采用的圍繞業(yè)務能力拆分組合的方法會使得網絡教學平臺用戶界面、數據存儲、外部協(xié)作等跨功能應用組合方式更為豐富,用戶操作體驗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中心化管理是傳統(tǒng)網絡教學平臺的標準化管理模式,能夠解決網絡教學平臺單一化的技術應用管理,避免訪問用戶增多或平臺運營問題所導致的網絡平臺失去工作能力。但是,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下用戶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選擇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資源內容或技術服務。而以微服務架構為框架建立的網絡教學平臺具有去中心化管理特征,網絡教學平臺將自建社區(qū)由用戶自主分享的方式來為更多的用戶提供學習資源。同時,網絡教學平臺的運營管理工作只需要定時對社區(qū)進行維護,修復系統(tǒng)漏洞。
微服務架構建立的網絡教學平臺可以通過組件拼插的方式來構建教學平臺系統(tǒng)。組件化的軟件服務方式將區(qū)別于一般的網絡數據庫建立模式,組件化會將庫定義為連接相互程序間的組件,庫在微服務架構中只起到內存函數調用、接受網頁服務申請、遠程調用通信等功能。微服務將每一個組件都作為能夠進行獨立部署的庫,這將使得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被分解為各種不同的服務,一方面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對應應用功能下的資源種類,另一方面網絡教學平臺不會因為數據庫接口的改變而投入更多的服務工作,只需要遠程調控就能進行有效的管理。
通過輕量級通信機制進行通信是微服務的一個重要特性。利用REST、RPC、API等方式對服務信息數據進行調用,不同于其他單體服務架構,微服務是面對用戶群,以整個群體為導向來設置服務內容,微服務架構下每個應用模塊都具有獨立的運行能力,并且每一模塊具有獨立的數據庫,用戶群的需求或操作信息將存儲在模塊的數據庫中,并根據群體需求來對數據庫資源進行調用,這使得模塊功能可以通過相關算法來匹配到對應的用戶群體,用戶群體在選擇教育服務功能時不再出現服務業(yè)務缺失的問題。另一方面微服務輕量級的通信機制還能使網絡教學平臺的技術棧不受限,易于編程人員展開更加深入的功能開發(fā)和維護。但是,輕量級的通信機制也使得網絡教學平臺公司在設置服務器接口或調整接口時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才能確保通信服務設備的穩(wěn)定性。因此,在網絡教學平臺建設過程中應重點權衡輕量化通信機制的優(yōu)勢與弊端。
現階段的網絡教學平臺中對網絡資源或網絡課程的收費方式主要是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種方式構成。
微服務架構的應用則是體現在如何實現對不同用戶端用戶的收費工作。微服務架構下的收費模式是根據用戶需求向其提供可供選擇的課程資源列表,并將課程資源對應的價格進行展示,用戶可以從列表中自由選擇課程進行購買。不同于其他架構的支付模式,微服務會在用戶下單操作時對支付模塊的數據庫信息進行調用,一方面將用戶的數據信息存儲到對應組件數據庫中;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資源提供者在支付方式上有所要求,而調用數據庫信息可以獲取到商品的支付方式,幫助用戶更好地完成支付操作。對于手機端的用戶而言,要求支付完成后能夠自動跳回到APP應用中。因此,需要微服務系統(tǒng)向微信或支付寶后臺服務器發(fā)送異步回調請求,當API接口服務器接收到請求信息后會對回調請求處理結果進行讀取,當檢測到訂單為支付完成狀態(tài)時則會為對象用戶提供一個驗證,用戶在完成驗證輸入后就能對購買課程進行觀看。
網絡教學平臺的用戶登錄服務接口主要是對用戶身份進行驗證,避免出現對用戶登錄賬號后購買的課程資源缺失的情況。微服務架構下的用戶登錄服務接口應用主要是判斷用戶名信息是否合法。①用戶在網絡教學平臺中的注冊方式主要是郵箱或手機號注冊,因此用戶名信息不合法主要是因為用戶在用戶名輸入過程中出現了其他字體符號。②如果用戶名信息合法,則會進入下一個判斷操作即檢測用戶名信息是否存在。通過調用用戶接口的方式在數據庫中查詢該用戶名及用戶信息,如果不存在則返回null值。③由于網絡教學平臺中涉及到商品交易,因此確保用戶賬號登錄安全同樣是微服務架構開發(fā)的重點,通常而言網絡教學平臺對用戶輸入的密碼信息主要都是采取MD5模式進行加密,并將加密數據存儲到后臺數據庫,當用戶再次登錄時只需要檢驗MD5密碼與數據庫存儲數據是否匹配就能完成對用戶登錄密碼的檢驗工作。而隨著網絡軟件的增多,注冊的用戶名數量也會增多,當用戶忘記登錄密碼時,微服務架構提供的快速身份驗證服務不僅能夠避免用戶在登錄不同軟件時需記憶不同的密碼類型,僅需要手機短信驗證就能完成賬號登錄,而且快速身份驗證還能通過手機短信和注冊身份信息驗證的方式幫助用戶進行密碼修改或找回。
微服務架構下的網絡教學平臺功能應用的開發(fā)將更多地體現微服務框架的特點,即網絡教學平臺功能去中心化管理、應用拆分化及教學資源多元化。網絡教學平臺可以將教學資源劃分為在線教學資源和用戶分享資源兩種。①在線教學資源功能開發(fā)可以借鑒當前網絡直播的模式,通過直播課程教學為平臺吸引更多的用戶流量,使用戶在觀看直播教學資源視頻后能夠繼續(xù)在平臺中瀏覽其他用戶分享的教學資源或自主上傳教學資源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循環(huán)利用。在線視頻也可以以點播課程的方式來滿足用戶定制化和個性化的需求,用戶可以通過試閱課程或觀看課程預告來決定是否點播該課程。課程反饋評價服務是在線教學資源中的重要服務內容。用戶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的評論區(qū)進行留言將自己的心得和對課程的建議分享給更多的用戶,為其他用戶選擇觀看課程內容時提供參考。②用戶分享資源功能的開發(fā)需要重點加強對用戶上傳資源的管理,根據資源的內容對資源進行評價,進而對教育資源進行有效劃分。將優(yōu)質資源展示給更多的用戶而將不合規(guī)或質量差的資源取消上傳,用戶分享資源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給更多的用戶提供學習參考,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得用戶購買或視頻觀看后的傭金收入。因此,對資源權限功能進行開發(fā)是想達到對不同用戶分配不同權限,使其能夠根據自身權限范圍來獲取到相應的教學資源內容的目的。
綜上所述,微服務架構的網絡教學平臺能夠實現業(yè)務組織化、服務組件化、管理去中心化、通信機制輕量化,使網絡教學平臺的運營維護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有助于網絡教學平臺面向更多的用戶,為用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