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輝
從20 世紀80 年代初開始,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成了中國老百姓每年春節(jié)共同關心的話題。除夕夜全家人美酒佳肴歡聚一堂精神大餐則當屬央視的春晚了。央視的春晚在精神與物質雙重匱乏的那個年代就像暖流和春風注入人們的心頭,并且晚會節(jié)目扣人心弦、豐富多彩、趣味良多,但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迅速發(fā)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自媒體、新媒體超量的涌入,商業(yè)科技早已沖淡了春節(jié)晚會的娛樂含量和市場份額,一成不變的節(jié)目套路幾乎二十年如一日地搬演,觀眾逐漸產生審美疲勞,央視的春晚顯然也滿足不了觀眾的胃口了,滿意度有所降低,可即便如此春晚依舊年年如期而至,而從臘月二十九至大年初三這5 天內央視、衛(wèi)視、地市級臺播出的春節(jié)晚會比比皆是,地方臺與央視競爭可謂是十分激烈、殘酷。
1)人們對于電視春晚有著種種定義,筆者認為它是特定時間形成“觀賞習慣”,認識這一點就不難理解春晚堅持這么多年始終處在人們議論紛紛、媒介炒作之中卻沒有消亡的原因。所以,綜觀春晚狀況許多地方城市臺為適應對百姓的節(jié)慶需要和當地政府要求而制作的,由此春晚在帶有行政宣傳或商業(yè)氣息運作的弊病下缺少藝術魅力創(chuàng)作,所以收視處境尷尬,因為它承載了過多的宣傳功能而削弱了純娛樂功能,與此同時地方的城市電視臺辦春晚往往刻意與央視同步,盲目模仿著央視春晚的腳步和模式,但卻達不到央視春晚的高度和規(guī)模。原因就在于市級電視臺各個方面的問題都制約著春晚的制作。
2)在我們地市級城市電視臺媒體中,春節(jié)晚會節(jié)目內容看起來十分雷同,雖然已有明顯的成熟的基本形態(tài),但依舊是老套路,節(jié)目沒有展現出地方的多樣性。節(jié)目內容還是歌舞小品和明星們唱爛了的老歌。這種沒有大量原創(chuàng)節(jié)目做支撐抄“冷飯”式的晚會節(jié)目形態(tài)缺乏藝術創(chuàng)新顯得蒼白無力。各省市地方電視臺在同一時間段里(節(jié)日期間)同時出現了相同的面孔、相同的作品,使得廣大觀眾審美疲勞,甚至找來類型來“頂替”,雖然演員是有所改變,但依舊換湯不換藥。
3)每家地市級臺都有自己比較獨有特色的元素,但問題是對地方特色不敢徹底做、不能完整做、不善巧妙做。有些也局限于經費投入,理念不同,所以地方市級臺春晚水平也是天差地別??蔁o論如何春晚的藝術質量無疑是其立足之本,關鍵要有藝術創(chuàng)作的追求,觀眾要什么、想看什么,在對春晚的前期策劃中就要求新求變,說到底,在總體框架下晚會節(jié)目的藝術質量決定晚會成功與否,創(chuàng)新是關鍵。
4)市級電視臺辦春晚經費嚴重匱乏是所有地方臺所面臨的嚴重的不可回避的問題,晚會制作費捉襟見肘勢必影響晚會的節(jié)目質量,地方臺晚會制作費資金不足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不得已而為之的窘況下只能東拼西湊的找些廉價甚至是免費節(jié)目,有些地方臺把社區(qū)的大爺大媽找來演些拿不上臺面的節(jié)目,再弄幾個幼兒園孩子們稚嫩的表演,如果節(jié)目還不夠再找些“跑場子”唱地方戲的雜耍,這樣東拼西湊的一臺晚會無疑是一臺“垃圾”節(jié)目,最終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地方臺做春晚制作資金是頭等大事,在資金投入方面無論是臺內專項資金使用還是商家冠名贊助,地方臺是無法和央視比擬的,地方臺只能靠自己去“化緣”,“化緣”來的資金從根本上解決了晚會的節(jié)目源和節(jié)目質量問題,同時也可以讓贊助冠名商家參與到晚會中來,將商家的產品有機的、巧妙的植入到晚會的節(jié)目中來,在實現晚會的社會效益的同時也體現了商品的經濟效益,從而達到地方媒體和商家在春節(jié)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的最大共贏。
中國人有過年熬夜的習俗,春晚已成了一種新民俗。一臺載歌載舞、歡聲笑語春晚節(jié)目,從吃團圓飯開始,到子夜時才曲終人散,正好滿足了大年夜人們熬夜的需求,這正適合央視春晚的角色扮演。地方城市臺的春晚收視率往往是全年最低點。這樣“賠錢賺吆喝”的晚會就是盲目模仿跟風的結果,那么地方臺是否就此放棄了春節(jié)長假期間的收視率呢?全然不是!筆者是工作在長春電視臺一線的大型活動晚會導演,常年的晚會及春晚的工作經歷總結認為觀眾收視最突出的就是喜新厭舊的欣賞心理習慣,地方臺在策劃、選編節(jié)目就要做到新鮮、有創(chuàng)意、有品位、有特色,讓受眾耳目一新,看到自己家鄉(xiāng)的春晚節(jié)目不僅內容、形勢是新的,而且有親切帶入感,即使是在其他媒體或場合曾見過,聽過的節(jié)目,只要重新包裝,重新嫁接并注入新元素使之產生全新的觀賞價值也會令觀眾看后回味無窮。
央視春晚就像一個大家族的團圓飯,隆重而華麗,而地方臺的春晚可以做成自己小家獨有的溫馨團聚。所以每個地方臺的春晚要做成有屬于每個地方的特色??梢陨倭炕虿徽埓笸髢骸⒚餍侵?,而將經費用在走心的環(huán)節(jié),雖然不是華麗的晚會,但,可贏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并能反映生活原貌,并能給人以共鳴,讓觀眾參與互動進去。
每個地區(qū)的都有自己特有的元素,這是別的地方沒有的,我們要把這種地域文化在地方臺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放大做強。所謂的地域文化特色包括每一個地域特有的地理條件、歷史軌跡、風俗習慣、傳統文化、資源特產、文物古跡、風土人情等等。我們的地方臺春晚需要從這些方面里去挖掘新的節(jié)目內容和節(jié)目形式,這樣的春晚節(jié)目在觀眾看來是有地方特色的,獨一無二的,也更貼近廣大老百姓的實際生活,是接地氣的,觀眾在選擇的時候也有了方向,也同樣會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我們長春臺的春晚就可以把我們的冰雪旅游元素和東北民俗文化和滿族文化有機的融入到晚會并通過我們本地的民間藝術工作者或非遺文化傳承人以新穎的節(jié)目形式設計進來并到當地實景演出,其效果一定會為長春的春晚注入不同凡響的藝術影響力和收視熱點。
貼近實際想觀眾所想,讓觀眾在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觀看后有所想,有所思,把那些有啟迪作用、能引領人們積極向上的、反映真實、健康的精品文藝節(jié)目創(chuàng)作充實到晚會中來,激發(fā)社會正能量。因為春晚是為全國人民服務的,所以要把服務老百姓的宗旨放在第一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地方臺的春晚要反映時代生活主旋律,反映時代最強音,充分體現好當地豐富的人文精神風貌,晚會主創(chuàng)人員必須要深入到基層單位、社區(qū),挖掘出最能體現長春市各行各業(yè)百姓心聲的文藝作品和充滿正能量的優(yōu)秀文藝節(jié)目才是我們做晚會節(jié)目的初衷及重點所在,這也完全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所以市級電視臺春晚的創(chuàng)作既要有超前意識的理念同時還要有緊貼時代的觀念。
隨著新媒體的飛速發(fā)展,觀眾們對于電視春晚的欣賞品味要求越來越高,對春晚的表現參與互動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這就有了“開放式辦春晚”的局面形成,這種格局之下成就了地方臺辦春晚良好的機會,如果能夠及時抓住機遇,正確地審視地方臺所面臨的問題,并加以修正、調整,在節(jié)目內容形式上力求標新立異,能夠更好的貼近生活,娛樂百姓,以更靈活、更放松的呈現形式來達到春節(jié)真正的聯歡,那么這樣“走心”“接地氣”的晚會便一定會成功,也會在各大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中脫穎而出,這才是地方臺辦春晚的發(fā)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