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三審三?!笔强萍计诳毡椴捎玫闹贫?,在編輯初審、專家評審、主編終審3個環(huán)節(jié)中,專家評審及主編終審主要從論文學術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對稿件進行分析、評審,并最終對稿件能否在刊物刊發(fā)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期刊在作者投稿、專家審稿過程中會出現(xiàn)“退稿重投”的現(xiàn)象。筆者首先分析了“退稿重投”產(chǎn)生的幾方面的原因,其次通過總結科技期刊的工作經(jīng)驗,提出了退稿重投稿件不同于其他稿件的處理流程,最后針對個別現(xiàn)象,總結了退稿重投需要注意的問題。
退稿是指編輯部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以書面、口頭以及其他編輯部及作者認可的形式,認為稿件不符合期刊的要求,編輯部不予采用,將稿件退還給作者的一種期刊處理流程。退稿后的部分稿件仍有可能會以新稿件的形式重新投到該刊物。筆者分析了以下幾種出現(xiàn)“退稿重投”的原因。
在專家審稿過程中,專家通過一次或者多次審稿,認為作者的稿件在學術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過程以及方法等還有待改進,部分專家會選擇“退稿重投”這一項審稿意見。
1.1.1 外審專家建議“退稿重投”
學術期刊的專家外審過程一般要求至少兩個審稿專家得出一致的處理意見,稿件才會繼續(xù)進入下一個流程。接下來的流程就是兩種情況,一是通過了外審專家的要求,能夠直接進入下一個流程,或者需要經(jīng)過一定修改才能進入下一個流程。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稿件被退稿,并且專家認為稿件如果能就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后,其文章的學術水平有可能符合刊物要求,會選擇“建議作者”退稿重投。
期刊編輯會結合專家的審稿意見,與編輯部領導同事就該稿件的學術水平進行探討,然后在審稿意見中給出作者“退稿重投”的綜合意見。
1.1.2 編委審稿后建議“退稿重投”
科技期刊的編委會在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中肩負著重要任務和責任,對科技期刊的健康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作用體現(xiàn)在把握和保證辦刊宗旨,參與組稿、審稿、定稿等一系列工作。因此科技期刊編委會委員的選擇就是非常嚴謹?shù)?。針對不同的科技期刊,編委對稿件的把握一般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因此對于編委終審專家對提出“退稿重投”的意見,編輯一般會將該意見開放給作者,并將專家意見開放給作者,這個過程一般不需要與領導同事等再進行商議。
1.1.3 期刊主編建議“退稿重投”
(3)智慧城市市民抱怨、智慧城市預期與智慧城市建設滿意度呈現(xiàn)負相關得到驗證(H5,H6),且在0.05水平下是顯著的。這表明較高的市民期望值會對智慧城市的建設發(fā)展產(chǎn)生些許的負面影響,如果市民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期望太高,市民在享受服務之后的實際心理感知與期望值相比差距較大,那么市民的滿足性預期得不到滿足,市民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抱怨就會增多,因而降低了市民的滿意度。
科技期刊主編是一個行業(yè)或部門科技期刊的重要組織者和策劃者。主編的綜合素質決定了期刊的水平和質量,主編的思維和文風決定了刊物的風格。沒有一個素質良好的主編,要辦好一個刊物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科技期刊而言,主編的水平和素質則要求更高,所具備的條件更應全面。
通過了專家外審、編委終審的稿件,送發(fā)到主編進行終審的結果,也有可能出現(xiàn)“退稿重投”的結論,這種情況下,編輯會依照主編的意見,將結論開放給作者。
在稿件經(jīng)過編輯部初審后,編輯部認為稿件基本符合刊物要求,就能進入下面的流程。在稿件處理過程中,如果稿件符合當前編輯部對稿件的要求,但是作者衡量自己自身的情況,有可能覺得實驗數(shù)據(jù)需要增加、實驗方法需要進一步對比,在一定時間內對稿件的修改存在一定困難,通過作者自己向編輯部提出書面要求,想先申請退稿,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修改后再重新投稿。
編輯針對作者的要求,一般都會允許作者退稿重投。
由于稿件的處理流程是屬于“退稿”的一種,因此編輯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編輯部官方通知作者該稿件目前的處理狀態(tài)屬于“退稿”階段,這一項工作最好通過官方郵件,且使用書面的形式發(fā)郵件給全部作者,以便全部作者知曉稿件目前的狀態(tài)。
編輯在刊物處理系統(tǒng)中可以將審稿專家的意見開放給作者,并在最后標明該稿件可以通過一定程度的修改后,作為一篇新的稿件重新投給刊物。
雖然稿件能夠通過細致用心的修改,再投到編輯部,但是為了后續(xù)工作的便利,而且不給其他編輯的工作帶來麻煩,編輯需要細致要求作者重投時做好以下幾點:
1)審稿費。稿件雖然是退稿重投,但是后續(xù)還需要按照新稿件的要求處理,因此一般情況下,是預審接收后,仍然需要繳納一定數(shù)額的審稿費。這一內容一定要通知到作者,并問詢作者的意見。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作者是會同意的;但是針對經(jīng)濟有困難的作者,特別是一些在校學生,可以向編輯部申請?zhí)厥馇闆r處理。
2)作者重新投稿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作者重新投稿后,如果不更改文章題目,相當于系統(tǒng)中有兩篇同名的文章,因此會對編輯處理產(chǎn)生一定干擾,而且原來的稿件是各種狀態(tài)如果沒有較好的說明,也有可能會對編輯部工作造成麻煩,因此需要對作者重新投稿提出以下幾點要求:(1)文章題目要做適當修改,與題目至少有一個字的差別;(2)新論文的作者要求與原論文作者基本保持細致,不能允許出現(xiàn)大部分作者都變更的情況;(3)注明原稿件的稿件編號以及責任編輯的姓名;(4)注明該稿件是退稿重投;(5)稿件重投后需要作者上傳稿件修改說明,以說明作者針對專家的審稿意見做了哪些修改。
稿件退稿給作者,并與作者溝通相關問題后,該文章的責任編輯需要在刊物處理系統(tǒng)中詳細記載該稿件的處理意見,并適當記錄何時以什么形式與作者溝通該稿件后續(xù)處理事宜。
同時,在編輯部內部,編輯需要將該事宜進行記錄,并報備相關處理會涉及的領導和同事,以便于編輯部內部遇到該稿件重投后,順利對稿件進行處理。
作者對稿件進行了細致的修改后,按照編輯部的要求投到刊物后,為了稿件后續(xù)處理順暢,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可以把稿件分給原責任編輯進行處理。
責任編輯收到稿件后,需要檢查稿件是否按照審稿專家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哪些地方?jīng)]有修改。詳細檢查作者是否上傳了修改說明,并且是否對照修改說明,對修改的部分進行了標注。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學術觀點會出現(xiàn)分歧,或者審稿人自身水平以及對問題得把握能力等因素的影響,作者對審稿專家的意見可能會存在異議。這種情況下,筆者所在編輯部基本還是要求作者把自己對該問題的理解客觀公正地表述清楚,且不能帶有任何攻擊性的言辭。
如果編輯對稿件檢查后發(fā)現(xiàn)存在需要整改的地方,就及時與作者聯(lián)系修改。如果合乎要求,就進入審稿環(huán)節(jié)。
退稿重投稿件再次送給專家審稿過程中,依然遵循至少通過兩個專家的審核才能進入下一個處理環(huán)節(jié)的要求。但是再選擇審稿專家的時候,結合筆者所在編輯部的傳統(tǒng)處理方式,一般要求責任編輯至少選擇該稿件第一次審稿中的一位專家作為外審專家,對該稿件的情況進行把握。而且這一位專家的選擇要遵循以下原則:
1)專家在第一次審稿過程中的審稿意見為有效審稿意見,即專家至少對稿件提出了合理的修改意見,而不是片面地指出文章有創(chuàng)新性等簡單說好的方面。
2)如果多個審稿專家,要選擇提出修改意見最多的專家進行再次審稿,因為如果專家第一次提出了較多的審稿意見,就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說明了這位專家的學術水平和審稿的態(tài)度。
3)優(yōu)先選擇在外審中對稿件提出“否定”意見的專家進行審稿。在第一次外審中,如果這位專家提出對文章的“否定”意見,那么將文章再次送給這位專家審閱,一方面對作者來說是一種考驗,考驗作者是否對文章進行了深入的修改,并積極思考專家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審稿專家來說,作者一段時間的實驗和方法創(chuàng)新,以及新增加的參考文獻等,也側面幫助專家獲得了當前該研究內容前沿的信息。
稿件通過刊物處理系統(tǒng),一般以郵件形式通知審稿專家進行審稿。但是對于重新審理該稿件的專家,編輯最好通過書面或者其他便捷的形式,通知專家該稿件是原稿件重新修改后的提升版本,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通過郵件或者QQ文件的形式,把原稿件所有專家的審稿意見、作者的新稿件、作者的修改說明做一個壓縮文件傳給專家。這樣做,第一方面幫專家有效梳理前面的審稿流程,并幫助回憶起對這篇稿件的印象;另一個方面也通過這樣一個十分周到的工作過程,樹立編輯部在專家心目中客觀、公正、嚴謹?shù)墓ぷ餍蜗蟆?/p>
退稿重投的稿件順利送給專家做外審后,該稿件后續(xù)的處理流程與其他稿件沒有差異了。
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在期刊編輯部的工作經(jīng)驗,從退稿重投的原因、退稿過程的處理、重新送審需要注意的問題三個大的方面對退稿重投稿件的編輯流程做了較為詳細地分析。當然在此過程中,還有其他待改進的環(huán)節(jié)和注意事項,筆者今后會將退稿重投案例逐步積累,也歡迎同行提出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