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者特征:周邊自我與中心自我的分裂
我們將寶石或是昂貴的衣服這一類稱為物質(zhì)自我,地位、名望、傳聞等稱為社會自我,而物質(zhì)自我和社會自我又都屬于周邊自我。
人類的自我中,需要去比較的部分,或者說不比較就沒有意義的部分就是這種周邊自我。
物質(zhì)自我、社會自我,這些周邊自我在比較中更容易產(chǎn)生出意義。中心自我很貧瘠,卻對自己的周邊自我有很強的依戀性的自戀者,不會滿足于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皠e人不是這樣,只有自己是這樣”才會讓他們感到有意義。
明明沒有想貶低他人的意思,也絕對沒有想要傷害他人的威信,對方卻覺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損壞。說的人覺得只是在講一件和別人沒有關(guān)系的事實,但是在聽者看來卻不是一件和自己沒有關(guān)系的事。
這樣一來簡直沒有辦法和別人說話了,確實,和自戀者說話是件很難的事。如果自戀者說自己如何如何,那么就只能立刻逢迎他說別的人就不能如何如何。
如果自戀者說自己休息日去了鄉(xiāng)下,親近了大自然,那么就不能回復他說:“是嗎,最近在休息日去親近自然好像很流行?!敝荒芑貜退f:“真棒啊,不愧是您,現(xiàn)在的人休息日一般都是在城市里瞎轉(zhuǎn),真的很不健康?!边@么回答他的話,他的心情就會大好。對自戀者來說,重要的是地位、名望、他人的評價等這些屬于社會自我的東西。他們的中心自我是貧瘠的。
因此,和他們說有關(guān)中心自我的話題會讓他們不高興。
例如像是“您去鄉(xiāng)下做了什么?您喜歡畫風景畫嗎?”這一類的問題千萬不能問。讓自己融入大自然中,使自己的中心自我變得豐盈而獲得滿足感,和自戀者是無緣的。
對這位自戀者來說,別人的精神層面都很貧瘠,所以會在城市里度過休息日,而自己有著高貴的精神所以會去鄉(xiāng)下,這就是事實。
他們不是因為想去鄉(xiāng)下而去鄉(xiāng)下的,而是去鄉(xiāng)下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那種世俗的人,而是高貴的人所以才去的。因為不是想去才去的,所以如果得不到高貴的贊揚就沒有意義。因為他的中心自我很貧瘠,所以不會向大自然尋求什么,只是在追求著周邊自我而已。
自戀者的特征就是中心自我的分裂。這種分裂,正是成年后依然自戀的人的特征。
如何與一言不合就翻臉的人相處
如果身邊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喜歡喝酒的話,“不喝酒的人都靠不住,我從來沒和喝酒的人有長時間的交往”,這么說的話他一定會很高興。
如有身邊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喝不了酒的話,就算是出于好意對他說“您不喝酒嗎?但是偶爾喝一點兒也挺好的,下次就用試試看的心情一起去吧”,也會被他認為“那個家伙不行”。
如果是換成“這樣啊,您不喜歡喝酒呀,本來也是,每天下了班那么晚了還要在滿是二手煙的環(huán)境里待著一點兒也不健康,還會睡眠不足,那種總是喝酒的人最后一定一事無成,而且酒鬼什么的看著就粗俗,所以我也不喜歡”這樣說的話,那個人一定會樂開花。
大概他就會驕傲地說:“就是因為老去喝酒,才買不了房吧,生活可不是由喝酒組成的?!庇X得自己買了房真是了不起。他意識不到,實際上自己在乎的是那個房子而不是生活。
(摘自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穩(wěn):自洽地接住生命中的所有未知》 ? ?作者:[日]加藤諦三 ? ?譯者:井思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