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峰
(中船澄西新榮船舶有限公司,江蘇 靖江 214514)
國際航運事業(yè)在不斷進步,船舶航運過程中需要裝載貨物進行船舶壓載,促進船舶能夠更好地適應航線,壓載水是船舶航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壓載物。但是隨著船舶航運時間的推移,壓載水中很容易出現沉積物,造成海洋環(huán)境的破壞,在船舶修理過程中合理處置壓載水沉積物,能夠促進船舶航運事業(yè)的不斷進步,延長船舶的使用壽命。本文將對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處置相關的條例進行詳細分析,并對壓載水沉積物的現狀和處置措施進行深入研究,促進航運事業(yè)的長期發(fā)展。
船舶航運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的處置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程序,船舶壓載水在排放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海洋生物和病原體的轉移,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非常嚴重的影響。為了有效解決船舶壓載水沉積物的相關問題,國際海事組織制定《國際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控制和管理公約》,并計劃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加以實施,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公約的推遲執(zhí)行。我國航運相關部門也在加快公約執(zhí)行的進程,為船舶處理過程中的各項問題提供有力的幫助,有效處置壓載水沉積物的污染問題[1]。
在船舶航運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壓載水的儲存、輸入和排出,這個過程都會導致大量的沉積物出現,一般船舶中的壓載水都會含有泥沙顆粒等礦物質以及動植物遺體形成的殘渣物料,還具有很多的無機物質、微生物等,種類非常豐富,沉積物形成的原因也各有不同。船舶在航運停止的過程中壓載水會出現沉浮或是沉淀等狀態(tài)變化,壓載水中含有的各種沉積物在不斷地流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混合并發(fā)生反應,導致很多大顆粒物質的形成,這些大顆粒物質的質量較大,比較容易積沉,較小的顆粒物質則不容易積沉,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沉降。據專業(yè)研究人員的調查顯示,不超過20 um的微小顆粒物能夠在水中長期漂浮,具有一定的靜水能力,而沉積物中相關的酸堿物質會逐漸形成鈣化鹽顆粒,鈣化鹽顆粒物會與其他固體顆粒產生化學反應,形成大量淤泥狀的物質附著在船體表面,影響船舶的整體形象,一些微生物和細菌具有腐蝕性,長期存在于壓載艙中會腐蝕船體,當壓載艙進行壓載水排出的時候會有大量的淤泥狀物質附著在船體上,只有漂浮在壓載水上的懸浮物質被排出,淤泥卻不能隨著水流出,淤泥的含量逐漸增加,使得在船舶修理過程中的壓載水沉積物處置具有一定的難度[2]。
大部分船舶修理過程壓載水沉積物的處置都是人工清理,在船舶??亢?,將壓載水排放出去,然后由工人進入艙內進行沉積物的清除,這種方式比較直觀和有效。國際海事組織機構在進行船舶內的壓載水沉積物的處置公約中規(guī)定,應該進行沉淀物的合理控制,在排出壓載水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沉積物的堆聚現象,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進行沉積物的監(jiān)督和管理,盡量在沉積物形成的第一時間進行清理,防止沉積物堆積,在進行沉積物清理步驟的時候應該盡量控制設備設施的應用情況,使得沉積物在清理過程中沒有遺漏,盡量完全清理到設備中,如果是在船舶航運過程中進行壓載水中的沉積物清理,應該盡量將沉積物丟棄在距離陸地超過200 nmile并且較深的海域中[3]。以某個船舶修理廠的壓載水沉積物處置為例,經過檢測發(fā)現船舶壓載水中的沉積物包括油渣、船舶垃圾、船舶污水、有毒物質等,根據這些已經被檢測出來的各種沉積物質,可以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首先應該進行船舶壓載水沉積物的無公害處理,對船舶上的生活垃圾、油污以及各種有害物質等進行科學處置,然后由相關環(huán)保部門進行監(jiān)督和檢測,確保沒有任何有毒物質以后向上級海事組織部門報告,并進行及時排放,船舶修理過程中應該注重對船舶的保養(yǎng),尤其是壓載艙表面的沉積物的處理,船舶修理完成后應該根據相關的涂層保護標準進行壓載艙中的沉積物質清除,還有就是船舶出現破損或還壓載艙出現問題應該先進行壓載水中的沉積物清理,再進行正式修理,船舶在增加壓載水處理相關設備的時候也應該進行壓載艙沉積物的處理[4]。
船舶航運的范圍是整個世界,所以壓載水中的沉積物來自多個領域,種類非常豐富,每天都會有7000 多種生物進入壓載水中,其中包含植物、動物以及微生物等,大幅度增加異域生物入侵的概率,對整個海洋生態(tài)平衡具有不利影響,對海洋上的其他漁牧業(yè)的發(fā)展也具有負面作用。而且船舶上的壓載水沉積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生物和休眠狀態(tài)的微生物細胞,能夠適應較為惡劣的環(huán)境,在各種環(huán)境下都能進行大量的繁殖,導致沉積物中有害生物的增加,如果在陸地實施填埋也會導致更多的土壤受到污染,對周圍地區(qū)居民的身體健康具有不利影響,最后導致整個生物系統(tǒng)失衡。所以應該利用合理的方式進行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的處置,嚴格按照無公害和合理化的原則進行處理,可以借鑒相關的其他污泥的處理方式進行壓載水中的沉積物處理,逐漸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的處置過程中的資源合理化主要分為3 個方面:一是進行農作物肥料進行處理,二是進行建筑材料、混凝土等的制作,三是進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進甲烷等物質的生成[5]。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質,導致資源利用率大大降低,而且沉積物中的鹽分含量較高,使得沉積物的整體結果構成不是很穩(wěn)定,所以在處置的時候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含有的物質進行科學處置,避免影響周圍的環(huán)境,還可以用做海岸防護工程中的物料合成等。
我國海事監(jiān)督管理部門應該不斷探索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處置相關的步驟和細節(jié),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可以將壓載水沉積物納入船舶航運過程中的污染管理,根據船舶垃圾相關的處置和管理辦法進行壓載水及其沉積物的合理管控。
要想有效處理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就要不斷增加相關設備資金的投入,加強對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的接收和處置措施的落實,完全按照船舶修理公約進行,還要加強海事組織相關的執(zhí)法人員的工作落實,對各項壓載水沉積物的檢測和處理設備進行功能的不斷提升[6]。
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的科學處置不僅僅需要海事組織部門的約束和監(jiān)管,更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管理,沉積物在收集、轉運和處理過程中都應該按照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避免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所以需要交通局、環(huán)保局以及船舶污染接受處置部門等的共同努力,逐漸形成完整的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處置系統(tǒng),實現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的資源合理化利用。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與涉水工程相關部門進行聯系溝通,將無公害處置過后的壓載水沉積物進行涉水工程的利用,促進涉水工程的成本降低,為各個領域經濟利益的提升做貢獻[7]。
本文對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處置相關的敘述,只有深入了解船舶修理過程中壓載水沉積物形成的原因及對人類和自然環(huán)境的危害,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沉積物的處置和合理利用,才能促進船舶修理過程中的安全可靠進行,促進船舶行業(yè)的不斷進步,也促進國民經濟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