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西華師范大學附屬巴中實驗中學(巴中五中) 四川巴中 636000
歷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其涉及的范圍很廣,并且存在很大的時間跨度,因此,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更要注意使用科學的歷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對歷史這一學科的興趣,避免因為歷史學科的繁雜而失去學習歷史學科的積極性。
有些教師在上課鈴聲一響起就急忙上課,生怕耽誤了課堂時間。但是教師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前言。前言的作用就是告知學生該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以及學生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只有前言準備充分了,才能將學生的思維拉回課堂,才能注意力集中的聽課。為此,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前利用一小部分的時間來給學生講有關的歷史故事,作為一個引子,把該節(jié)課所要教學的內容引出來。學生通過傾聽歷史故事來集中精神,并根據(jù)所提及的內容認真學習接下來的歷史知識,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當學生在認真聽講時,他們的精力是十分充沛的,并且歷史故事和教學內容相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另外,教師所講的故事要新穎而多樣,不要總是重復幾個故事,這樣不利于學生的歷史教學。
解說歷史故事并不是單純地講述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若故事的講解方式單調無起伏,沒有把有趣的點放大,沒有把故事中深刻的思想體現(xiàn)出來,那學生在聽故事時便味同嚼蠟,并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要圍繞著故事中的關鍵詞,緊緊圍繞授課目標,適當擴展故事情、趣味性,深化并突顯與授課目標相關聯(lián)的內容,使學生能抓住重點,不使課堂走樣。
歷史故事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在講解時要控制好故事的長短和分量,不使喧賓奪主。教師在講解歷史故事時,要適當進行語言的改進,比如很多歷史故事中包含著學生不能理解的詞語,教師要做一個轉化提煉的工作,把艱深的文言,改換為通俗的白話,但要精煉不支蔓,在描述時要符合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習慣,尊重初中學生的知識水平。要保證故事的新意,同一個故事盡量不重復講解,如果有借鑒同一個故事的必要,可以結合授課內容,重新調整講述方式和側重點,在學生保持熱情和興趣的基礎上,鍛煉其 “橫看成嶺側成峰” 的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為了更好的讓初中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點,教學中教師還應掌控好歷史故事的運用時間。因為很多時候歷史故事并不是課堂教學的全部,它只是教學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要想充分發(fā)揮歷史故事的作用和價值就應掌控好它的運用時間,倘若教學中沒能掌握好引入時間會影響課堂質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消化和吸收歷史知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未來發(fā)展不利,教師要從時刻觀察學生的情緒選擇最佳的時機引入歷史故事,進一步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相應的課堂學習任務。此外,歷史故事的運用還可以推動課堂活動順利開展,也是化解課堂教學難點的有效途徑,很多時候歷史知識點具備抽象化,學生學習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和疑惑,但是豐富的歷史故事可以簡化抽象化的知識點,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掌握歷史教材中有價值的知識點。
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任務尚且不重,教師應利用這一條件,從容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想法和觀點的舞臺,組織學生表演情節(jié)性強的歷史故事是一個容易實行且有趣、有用的手段。表演相當于是歷史知識的再創(chuàng)作,必然促使參與表演的學生主動地去理解歷史知識,作為觀眾的學生也會在這種 “身臨其境” 的情景下迅速 “入戲”,親身體驗情節(jié)中所含的教學知識點。
為了保障表演成功,教師要做學生的引導者,協(xié)助學生盡量多地收集相關材料,使其能全面把握表演方向。引導學生自行設計臺詞,僅在邏輯思維、歷史背景方面提供指導。教師的參與度越少,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就越多。
開展歷史故事活動是歷史新課程標準對歷史教學的內在要求。而創(chuàng)編歷史劇無疑是歷史活動的最佳表現(xiàn)形式。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開展豐富多樣的歷史演講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歷史故事,感受歷史的脈搏,形成歷史的體驗能力、感受能力,并有效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從而活躍歷史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歷史素養(yǎng)。
例如:在上歷史課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會專門開設歷史故事表演課,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精心挑選歷史時期,在課堂上展開歷史劇編演,比如,大變革時期的各個思想流派的思想,讓學生依次代表 “儒、道、墨、法、兵”,總結相關思想,在課堂上展開辯論,真正營造一種 “百家爭鳴” 的局面,最后,讓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取傳統(tǒng)思想之精華,發(fā)展自身的歷史思維能力。通過在歷史課堂中有效的穿插歷史故事。注重故事的真實性和導向性,有利于增強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在重難點課堂上穿插歷史故事,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的,深入的了解課堂內容,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整理知識,加深理解,緩解課堂壓力。而多媒體的使用有利于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同時加強聯(lián)系。教師引導學生積極的參加社會實踐,有利于拉近現(xiàn)實和歷史的距離,增強學生的價值使命感。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階段以多元、趣味的教學方式推動初中歷史教學發(fā)展是尤為關鍵的。故而,初中歷史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歷史故事教學法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更明確、直觀、清晰的探究內容,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探索熱情,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歷史知識的學習中,進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得以雙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