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輝 廖潔慈 吳立明 顏艷
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是治療宮腔粘連的常用方式之一,而本類手術治療仍存在諸多不足,如術后粘連、復發(fā)率極高等情況,對患者再次造成危害[1-2]。臨床中與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相關的研究眾多,而術后再粘連的防控一直是重點,COOK球囊支架在本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是其應用時間的爭議也存在[3-5]。既往多采用留置7 d 的方式進行治療干預,但是效果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本研究就長時間COOK 球囊支架對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患者術后復發(fā)及粘連指標表達的影響進行探究,以了解長時間放置COOK 球囊支架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9 月-2019 年12 月100 例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20~40 歲;符合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手術指征;所有患者經(jīng)檢查均無白帶、內分泌功能及乳腺等異常癥狀,均通過宮腔鏡檢查并結合臨床診斷標準確診為宮腔粘連。排除標準:妊娠期、哺乳期;難以控制的高血壓、心臟病等不適宜手術;不明原因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子宮肌瘤≥3 cm;卵巢性、垂體性或下丘腦性閉經(jīng)、子宮內膜結核所致的閉經(jīng)、子宮動脈栓塞所致的閉經(jīng);存在或高度可疑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將其根據(jù)COOK 球囊支架留置時間的不同分為COOK 球囊支架7 d 組(對照組)50 例和COOK 球囊支架30 d 組(觀察組)50 例。該研究已經(jīng)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術治療,應用德國KARL STORZ 公司生產(chǎn)的超高清宮腔鏡,宮腔鏡電切液作為膨宮液。球囊子宮支架為美國Cook OB/GYN 公司生產(chǎn)的COOK.J.BUS-253000 型號硅膠支架。有月經(jīng)者于月經(jīng)干凈后3~7 d(禁性生活)行宮腔粘連電切術,閉經(jīng)者于禁性生活后1 周進行手術治療。術前4 h 陰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生產(chǎn)廠家: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668,規(guī)格:0.2 mg*3 片)400 g 使宮頸松弛。在腰硬聯(lián)合麻醉及B 超監(jiān)護下行宮腔鏡檢查與宮腔粘連電切術。B 超監(jiān)護下用針形電極電切分離宮腔內粘連帶至宮腔基本恢復正常形態(tài)及容積(可于宮頸內口處看到兩邊宮角),術中、術后均無明顯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宮腔粘連電切分離術后,觀察組術后宮腔放置球囊子宮支架,予5 mL 生理鹽水充盈球囊,放置球囊子宮支架7 d 后平宮頸外口剪短球囊的導管端,繼續(xù)留置球囊子宮支架至30 d。對照組放置球囊子宮支架7 d 后改為放置節(jié)育器繼續(xù)放置至30 d。術后兩組均予頭孢一代抗生素治療1 d 及戊酸雌二醇片(生產(chǎn)廠家: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09,規(guī)格:1 mg*21 片)4 mg/d,連用21 d,第16 天加用黃體酮軟膠囊(生產(chǎn)廠家:浙江愛生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09,規(guī)格:0.1 g*6 粒)0.1 g/次,2 次/d,服用6 d。人工周期治療1 個月。術后常規(guī)監(jiān)測腹痛、陰道流血情況,每周進行陰道分泌物檢查。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統(tǒng)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宮腔形態(tài)情況、粘連情況及粘連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2 個月血液及子宮內膜組織進行檢測,血液離心后取血清進行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定量檢測,組織標本則采用免疫組化法進行檢測,檢測指標為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及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由經(jīng)驗豐富者進行操作檢測。(1)宮腔形態(tài):根據(jù)超聲檢查結果進行判定,子宮大小與形狀正常為宮腔正常,子宮略增大,形狀基本正常為基本正常,子宮檢查仍存在粘連則判定為粘連[6]。(2)粘連程度:參照《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中對中國宮腔粘連分級的評分標準進行分級,本標準的評估指標包括粘連范圍、粘連性質、輸卵管開口狀態(tài)、子宮內膜厚度、月經(jīng)狀態(tài)、既往妊娠史及既往刮宮史等,每個方面均采用1、2、4 分評分法,評分在0~8、9~18、19~28 分分別表示輕度、中度及重度[7]。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 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年齡23~40 歲,平均(33.7±5.7)歲;病程為3.0~15.5 個月,平均(7.9±2.0)個月;宮腔粘連程度:中度25 例,重度25 例。觀察組年齡23~40 歲,平均(33.9±5.5)歲;病程為3.0~17.0 個月,平均(8.0±2.2)個月;宮腔粘連程度:中度23 例,重度27 例。兩組年齡、病程與宮腔粘連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治療后宮腔形態(tài)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1、2 個月宮腔形態(tài)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691、2.604,P=0.007、0.009),見表1。
2.3 兩組治療前后粘連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前粘連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398,P=0.690);觀察組治療后1、2 個月粘連均顯著輕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228、2.465,P=0.026、0.014)。見表2。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GF-β、MMP-9 及bFGF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清TGF-β、MMP-9 及bFGF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2 個月,觀察組血清TGF-β、bFGF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清MMP-9 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治療后宮腔形態(tài)情況比較 例(%)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GF-β、MMP-9及bFGF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GF-β、MMP-9及bFGF比較()
2.5 兩組治療前后組織TGF-β、MMP-9 及bFGF的OD 值比較 兩組治療前組織TGF-β、MMP-9 及bFGF 的OD 值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2 個月,觀察組組織TGF-β、bFGF 的OD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織MMP-9 的OD 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宮腔粘連在我國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持續(xù)升高的趨勢,對廣大婦女的生殖健康及相關生活質量造成極大不良影響。臨床中關于本病的治療中,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的應用率較高,技術相對完善,但是受手術等方面因素影響,患者術后仍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因此對本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術后粘連復發(fā)的控制是重點[8-9]。COOK球囊支架作為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治療方式,其對子宮具有較好的支撐作用,以往其用于宮腔粘連手術患者的術后效果較受認可,但是也有研究認為其較短的支撐時間不足以有效控制粘連的發(fā)生,較多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不足以完全形成纖維化情況[10-12],而在較長時間,甚至1 個月之后才逐步因創(chuàng)傷修復、炎性反應等形成纖維化,因此對COOK 球囊支架的應用時間是研究的重點[13-15]。另外,與宮腔粘連相關的研究顯示,血清與組織TGF-β、MMP-9 及bFGF 均是與之密切相關的指標,其在粘連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纖維化情況中有著較大的作用,MMP 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起到粘連發(fā)生的防控作用,其他兩項指標則與纖維細胞的活性等有關,對結締組織形成有促進作用[16-17],因此其監(jiān)測價值較高。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組織TGF-β、MMP-9及bFGF的OD值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組織TGF-β、MMP-9及bFGF的OD值比較()
本研究就長時間COOK 球囊支架對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患者術后復發(fā)及粘連指標表達的影響進行探究,結果顯示,COOK 球囊支架30 d 患者在宮腔形態(tài)情況與粘連情況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COOK 球囊支架7 d 患者,同時血清與組織TGF-β、MMP-9及bFGF 表達水平也相對較好。說明其在控制宮腔粘連與重建宮腔形態(tài)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肯定了長時間COOK 球囊支架對本類手術患者的應用價值。分析原因,COOK 球囊支架應用7 d 者其宮腔創(chuàng)面及炎性反應未實現(xiàn)有效控制,組織的相關變化仍持續(xù)形成,此階段取出球囊支架,不利于宮腔形態(tài)重建,而組織纖維化情況持續(xù)存在,而長時間應用者持續(xù)至術后30 d,此階段宮腔形態(tài)得以重建的同時,提供了良好的形態(tài)維持基礎,炎性損傷及修復等也基本趨于消失,因此粘連的發(fā)生率也得到控制[18-20]。
綜上所述,長時間COOK 球囊支架對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患者術后復發(fā)及粘連指標表達的影響更為積極,臨床應用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