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 陶小軍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0
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是整個建筑項目開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主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對建筑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壽命有著巨大的影響。當前,混凝土結構與模板結構是最常見的主體結構施工形式,隨著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建筑工程的數量和規(guī)模都在不斷增大。要想充分發(fā)揮建筑項目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必須加大對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力度,要在技術應用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對現(xiàn)有的施工技術以及工藝進行突破性研究,要使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使主體結構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得到可靠保障。
工業(yè)廠房是指按照相關標準建造,以迎合工業(yè)生產或工程施工需求的房屋。工業(yè)廠房并不單指生產車間,還包括配電室、供水室、垃圾處理單位等配套房屋。工業(yè)廠房可根據不同標準(廠房所有者、廠房結構、廠房生產特點等)進行不同分類。工業(yè)廠房的建造多是為滿足相關單位的相應需求,以便該單位能夠更好地發(fā)展,部分情況下也為單位職工提供基本的生活環(huán)境。
在對建筑物的主體結構進行設計時,首先,應當要對建筑物的高度進行合理的控制,建筑物不能一味的尋求高度,合理控制建筑的高度不僅能夠保證建筑的安全性,還能夠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其次,要對嵌固端的位置進行合理的設計,當前建筑物一般會建設地下室和人防等,在設計嵌固端位置時,通常選擇在地下室或人防的頂板上,若嵌固端的位置不合理,很容易導致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安全問題,因此必須要重視嵌固端的選擇,嚴格遵守嵌固端設計的技術要求,合理設計嵌固端的剛度,保證嵌固端上下層有著相同的技術標準[1]。
(1)模板安裝。進行主體結構模板安裝的時候,施工人員需要以恰當手段對其進行保護。第一,梁板結構的側模板鋼筋結構已經在之前的施工中固定下來,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主要是底部模板等,因此需要安排人員對模板進行固定,從而避免底部模板發(fā)生滑動影響整體結構合理性,另外在吊裝中需要避免鋼筋結構的移動,保證模板結構完整性。第二,在對鋼結構進行焊接的時候,可在焊接部位首先墊上一層鐵皮,這樣一來,焊接產生的高溫焊渣就不容易造成模板損傷。第三,正式開始施工以前需保證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避免模板施工周期受到影響。第四,向模板中澆筑混凝土、對混凝土材料進行振搗的過程中,務必考慮到振搗設備等可能導致的模板損傷、避免模板變形等問題。
(2)模板的拆卸。模板的拆除同樣十分重要,工作人員需要以相應的設計標準為參考開展工作,通常可秉持著“從上到下、由后到先”的拆除原則進行拆除,確定混凝土結構強度達到標準,且不會因模板拆除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可對側模和底模進行拆除。另外,施工人員還需要考慮到建筑施工的具體情況、當地的溫度因素等,合理計算混凝土結構初凝的時間。在混凝土結構初凝強度達到12N 時,可對穿墻拉桿進行調整,讓混凝土和模板之間稍微分離,避免混凝土完全凝結以后與模板互相黏連,給后續(xù)的模板拆除工作打好基礎[2]。
主體結構的鋼筋施工技術也是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骨架,所以在對鋼筋的使用過程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謹慎細心。首先就是前期對于鋼筋的檢查,哪怕在運輸到施工場地進行最后一輪驗收,也需要對鋼筋質量進行檢測,如果發(fā)現(xiàn)相應的鋼筋無法達到建筑建設的要求或者是采購的標準,仍舊需要將問題上報,對現(xiàn)場的鋼筋進行更換,并且聯(lián)系供貨方。另外在鋼筋的運輸和貯存過程之中,也需要保證鋼筋本身不會受到損害,這樣才能為后期建筑的建設打下基礎。并且在鋼筋搭制骨架的過程之中,還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對現(xiàn)場的情況進行仿真模擬設計,再進行虛擬的運算。這樣也可以通過建模運算來了解現(xiàn)場的情況,讓相應的管理者能夠對現(xiàn)場進行全局把控,并且能夠及時了解到各個方面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和隱患。
在整個工業(yè)廠房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澆筑是主要工序之一?;炷帘旧韺τ诮Y構質量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施工單位應對混凝土的澆筑作業(yè)給予足夠的重視。①混凝土的制作。工業(yè)廠房施工在混凝土的使用上需要保證水泥規(guī)格與批次相同,且最好使用預拌混凝土。為確?;炷恋膶嶋H質量,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要控制在140-180mm,所用初凝時間與終凝時間分別為8h 與10h,澆筑上口的時候最好用壓頂模板進行輔助,以達成下料的目的。②對混凝土進行合適的表面處理?;炷脸煞謴碗s,凝結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細小孔洞,這些細小孔洞的存在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因而需要利用木抹子抹平混凝土表面,去除過多的水分。在混凝土終凝且滿足應有的強度要求之后,還要用鐵抹子對混凝土表面再次進行抹平及壓光的工序,在澆筑作業(yè)完成8h 后,還需利用壓光機完成對混凝土表面的壓光[3]。
隨著建筑業(yè)的發(fā)展,建筑工程的主體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涉及的施工技術以及施工內容也非常多,同時對施工工序的把控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加大對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力度,加強對一些施工關鍵點的把控,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