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衛(wèi)剛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國仿古建筑結構設計中,通常采用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形式,一方面能夠提高整體建筑結構的強度,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證建筑框架的穩(wěn)定性。在仿古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充分運用混凝土的結構形式可以及時的對原有的仿木結構進行全面的改造,保證建筑結構的整體效果得到增強。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的運用混凝土框架結構,并且根據傳統(tǒng)的建筑結構樣式,對混凝土進行澆筑。還應該加強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面層的處理,例如設計各種古代花紋裝飾的效果,增強對古建筑藝術特征的再現(xiàn),也能夠保證整個仿古建筑的風格更加的生動傳神。通過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形式的設計和應用,還能夠增強整個建筑力學的整體性能,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級。
在中國的傳統(tǒng)的古建筑中,木材是居于主導地位的。但是由于數千年歷史以來對天然林的過量開采和對木料低利用率的加工使用方式,森林植被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繼續(xù)使用木材建造仿古建筑已經不符合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戰(zhàn)略需要,使用其它的建筑材料來逐漸代替木材是仿古建筑的必然趨勢。鋼筋混凝土作為現(xiàn)代建筑中常見的材料,具有很好的構件強度、較好的穩(wěn)定性,在主要的承重受力構件中完全可以取代木結構,而且使用鋼筋混凝土還有防火,防蟲,抗腐蝕,構件使用年限長的特點。混凝土構件通過支模板澆筑而成,具有較高的設計外形可選性,對各種復雜建筑的外形的塑造基本都可以符合設計外觀要求,這為仿古建筑在當代的發(fā)展開拓了新的空間??梢哉f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結構是對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繼承和發(fā)展,對推動我國當代建筑具有重大意義。傳統(tǒng)的木構建筑是以木材作為建筑的框架,現(xiàn)代的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以鋼筋混凝土為框架,兩者在結構設計、構件受力狀況及施工工藝上存在著明顯差異。既要做到符合現(xiàn)代鋼筋水凝土的結構要求,又要做到與木構建筑不存在明顯的外觀差別,是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設計及施工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建筑結構設計時應依據古建筑的每一根構件盡量在不改變建筑設計位置及構件外形的情況下優(yōu)化構件結構設計,包括鋼筋混凝土的鋼筋種類、數量及混凝土的強度等,甚至在必要時采用全鋼構件加以裝飾,以保證建筑構件外觀風格。
仿古建筑樓板和屋面設計的過程中,因為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主體架構的設計,必須要對整個架構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進行分析,還應該對屋面之間的結合進行判斷。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多面層的仿木結構進行處理,由于混凝土結構樓板及屋面板必須要按照常規(guī)的鋼筋混凝土施工結構進行設計,所以如果需要不明物架部分則可以直接采用木結構的屋架,如果用混凝土的結構設計則可以通過仿木結構進行制作,因為混凝土能夠直接采用裝配整體式的疊合梁板,所以邊緣部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設計效果。如果需要更加簡單的設計方式,則可以直接采用平板式的結構,利用膨脹螺栓對木質掾條或者兩方進行固定,如果因為屋頂的板面出現(xiàn)一定的弧度則可以直接利用粉煤灰、珍珠巖等方式,使混凝土材料的整體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在琉璃瓦設計時,也可以直接利用混合砂漿進行粘結。在仿古建筑屋面處理的過程中,如果采用防水油膏的方式,不僅效果不明顯,而且成本比較高,很容易導致在建成之后就出現(xiàn)漏雨的問題。所以施工人員必須要根據古代建筑結構的具體特點進行分析,采用錫背防漏的方式,運用鋼筋網混凝土來代替錫背,增強整個屋面的剛度,提高防滲能力。在屋面板上做完護板灰之后,利用雙向鋼筋網平鋪并且將網片中間利用扎絲進行捆綁,然后鋪上一層C25的細石混凝土,并且壓實鋼板網?;炷林袑雍穸缺仨氁?cm以內,由于細石混凝土中摻有防水劑,還可以增強整個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在振搗完畢之后要進行12h左右的養(yǎng)護工作,養(yǎng)護5d后可以涂刷底子油。在屋面鋼筋混凝土施工時,要保證整個建筑結構符合古代建筑的設計風格,并且最大限度減少工程造價,通過運用剛性防水材料提高屋面的防滲漏性能。
混凝土建筑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對混凝土仿木結構表面涂刷油漆,整個結構進行裝飾,滿足古代建筑的設計風格。在混凝土涂刷油漆時,要注意施工工藝,避免因為涂刷過程中出現(xiàn)質量問題,導致大面積剝落的情況。
仿古建筑的發(fā)展不僅是中國建筑工程技術、施工工藝上的進步,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的體現(xiàn)?,F(xiàn)代施工技術與仿古建筑工程的結合發(fā)展,不僅完美的詮釋了古建筑的建筑風格,而且在古建筑施工工藝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為了使得仿古建筑獲得長盛不衰的發(fā)展,則必須積極改進施工技術與工藝,研究發(fā)現(xiàn)工程中的各種問題并不斷加以改進,以一種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去發(fā)現(xiàn)、發(fā)揚古建筑中的精髓。相信隨著現(xiàn)代科技及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仿古建筑將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