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疆
河南省伊川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471300
臨床急診多收治病情危重患者,其常伴有循環(huán)或呼吸衰竭,需要立即給予呼吸支持,氣管插管是常用治療手段[1]。但神志清醒時行氣管插管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應激反應或煩躁心理,使插管難度增加。為保證氣管插管的順利進行,臨床多為患者行麻醉鎮(zhèn)靜處理,方法為靜注靜脈麻醉藥[2]。以2016年4月—2019年4月間入急診治療的99例氣管插管搶救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旨在探究靜脈麻醉鎮(zhèn)靜藥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4月—2019年4月間入急診治療的99例氣管插管搶救患者分為A組、B組與C組,各33例。A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1.25±1.35)歲;疾病類型:藥物中毒4例,腦血管意外10例,呼吸衰竭7例,顱腦外傷8例,其他4例。B組男21例,女12例;年齡23~77歲,平均年齡(42.65±1.42)歲;疾病類型:藥物中毒3例,腦血管意外9例,呼吸衰竭8例,顱腦外傷8例,其他5例。C組男22例,女11例;年齡25~79歲,平均年齡(43.58±1.34)歲;疾病類型:藥物中毒3例,腦血管意外11例,呼吸衰竭9例,顱腦外傷8例,其他2例。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并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的麻醉鎮(zhèn)靜藥物選用丙泊酚,劑量為2~3mg/kg,靜注治療。B組的藥物選用地西泮,劑量為0.2~0.3mg/kg,靜注治療。C組的藥物選用咪達唑侖,劑量為0.1~0.2mg/kg,靜注治療?;颊呷胨笮胁骞苤委煟袈樽砩疃炔患芽蛇m度追加藥物。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插管時間、插管損傷與嗆咳反射等鎮(zhèn)靜指標。記錄麻醉前、麻醉1min與5min的心率(HR)、血壓(BP)、呼吸頻率(RR)血氧飽和度(SpO2)等生命體征。評估麻醉1min與5min后的鎮(zhèn)靜評分:0分示對三角肌行擠壓操作時無反應;1分示對三角肌行擠壓操作時有反應;2分示輕搖頭部或肩部有反應;3分示大聲呼名或反復呼喚后睜眼;4分示正常語調下反應緩慢;5分示正常語調下反應靈敏。
2.1 鎮(zhèn)靜指標對比 A組的插管時間短于其他兩組,插管損傷與嗆咳反射率低于其他兩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鎮(zhèn)靜指標對比
2.2 生命體征對比 麻醉后,除SpO2無變化外,其他指標先下降后升高,且同時間點的A組麻醉后指標均低于其他兩組(P<0.05),見表2。
表2 三組生命體征對比
2.3 鎮(zhèn)靜評分對比 A組在麻醉后的鎮(zhèn)靜評分均低于其他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3 三組鎮(zhèn)靜評分對比分)
急診患者多存在心搏驟停等表現(xiàn),或伴有昏迷癥狀,需要及時給予氣管插管治療[3]。但由于患者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能力減弱,無法排出胃內的返流物與嘔吐物,盡早進行氣管插管治療可保證呼吸道順暢,改善預后[4]。插管操作具有刺激性,會加重病情,插管成功率低。甚至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血壓升高和口咽損傷等并發(fā)癥[5]。
鎮(zhèn)靜藥物地西泮對藥物用量的限制性較大,為保證用藥安全,常出現(xiàn)麻醉深度淺等情況,所以在插管時會出現(xiàn)嗆咳反應,難以實現(xiàn)一次性插管成功[6]。咪達唑侖的麻醉深度也較淺,抵抗反應強烈,鎮(zhèn)靜效果欠佳。丙泊酚的血藥濃度可長時間處于峰值,半衰期長,具有優(yōu)越性,其起效迅速,蘇醒時間快且完全,可作為氣管插管的首選藥物[7]。
本結果顯示:A組的鎮(zhèn)靜指標均優(yōu)于B組(P<0.05)。說明丙泊酚較其他兩種藥物的插管時間更短,原因是患者的鎮(zhèn)靜效果好,對插管操作的耐受度高[8]。發(fā)生插管損傷或嗆咳反射的概率低,可順利進行插管操作,確保治療安全。麻醉后,SpO2無變化,原因是患者始終進行低流量吸氧治療,可保證其氧氣供應[9]。而其他指標先下降,再升高,且同時間點的A組麻醉后指標均低于其他兩組(P<0.05)。說明藥物靜注后會導致輕微的體征波動,如血壓下降等,但該反應的持續(xù)時間較短,于麻醉5min后便可以恢復正常[10]。且丙泊酚對患者體征的影響性更大,原因是其藥效發(fā)揮快,可于靜注1min后實現(xiàn)有效鎮(zhèn)靜。結果同段峰等[11]的研究相符??梢?,麻醉鎮(zhèn)靜藥經(jīng)靜注治療后可確保氣管插管效果,進而提高急診搶救成功率,可在臨床實踐中積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