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素榮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學 江西 新余 338000)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在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下令,要求學校春季學期延遲開學,并對學校實行嚴格的管控措施,其目的是阻止疫情進學校,以此來確保廣大師生身體健康。江西省教育廳問令而動,發(fā)布了自2月10日起組織全省中小學生開展線上教育教學的通知。
作為一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我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線上教學任務,課后也作為“學生”聆聽了自己的講課,同時利用這段時間在線上觀摩了很多老師講課,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老師所應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因為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有很大不同,所以老師對新教學環(huán)境的適應度、課堂設計和講課的速度和頻率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聽課的興趣和學習效果。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老師的工作也是如此,靠經(jīng)驗吃老本已經(jīng)適應不了現(xiàn)代社會教學的要求,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經(jīng)全面鋪展開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其中就包括:道德品質(zhì)、法治觀念、國家意識、政治認同等等。這就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的從社會生活中,從我國浩如煙海的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適應和跟上新時代的節(jié)拍。
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社會,老師可以借助各種信息平臺,比如央視頻道“新聞聯(lián)播”、“共同關注”、“今日說法”等,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搜索“人民日報”、“江西日報”等這些權威媒體,了解和掌握各種時政信息,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政治認同感和責任感,不斷塑造自己的人格,培養(yǎng)自身高尚的師德,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信服,以老師為榜樣,堅定學習志向。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告訴過我們:教師講課的真諦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即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動腦、動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和實踐去掌握知識。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新時代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動腦、動手,首先自己要不停地學習,通過學習順應時代的變化,滿足學生的越來越廣泛的知識需求。
立足當下的教育,各個學校都順應了信息化教學的需求,安裝了白板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老師不僅要熟悉這些信息化設備,還要不斷學習各種教學課件制作的方法。一堂精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離不開教學課件的精心制作:課件的版面背景設計、字體大小、顏色選擇等都需要考慮周全。這次線上課堂教學,檢驗了老師信息技術方面的掌握。我在制作課件時運用了白色底板加上簡單的一些圖案,使課件簡潔美觀,可視性強,學生反應課件清晰,思路明確。所以好的課件制作更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取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現(xiàn)在學生正在使用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材,是2016年由教育部審定,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這套教材正文部分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并設計一系列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這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老師應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然而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活動開展情境教學,相對平時有學生參與的真實場景,難度要大很多,正因如此,老師們更應該多思考,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要設計一堂精彩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情境設計環(huán)節(jié)舉足輕重、缺一不可。教學情境設計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需要和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來選取。比如疫情期間的教學情境設計,就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視頻情境教學,是通過播放視頻,這些視頻可以從新聞或影視劇中剪輯,也可以是學生自己表演,利用手機等錄制,從而達到參與教學,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音樂情境教學,是在教學設計中插入音樂,通過音樂語言感染學生,可放在教學前面的部分,起到導入教學的作用,也可放在教學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愉快的結束上課。故事情境教學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在故事中通過設計問題,隨著問題的層層深入,引發(fā)學生思考,達到教學目的等。通過這些教學情境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能力。
教師的日常工作非常繁雜和瑣碎,除教學方面的備課、上課、改作業(yè)等,還有找學生談話、與家長溝通,完成上級部門布置的工作等等,這些都占用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很多教師以此為由就不去做教學研究,或者覺得教學研究是專業(yè)人員、名師的事,這些做法和想法都會制約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如果教師想要在專業(yè)上獲得成長,就必須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研究總結,而教學反思就是對教師教學工作的總結和升華。
教學反思可以從日常的教學工作開始,比如備課時的教學思路、教學資源的利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學生的參與度等都可以用教學日記或教學總結的形式記錄好,既可以針對某個個案,旁邊加批注的方式進行,也可以是課后對整節(jié)課的反思總結,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記錄而記錄,應是對自己教學工作的歸納和總結,在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