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或逐步走出低谷,中國經濟則有望告別“下臺階”狀態(tài),全球系統(tǒng)性風險或將下降。中國的股票和債券等資產價值被低估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變。
2020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全球金融市場出現(xiàn)劇烈動蕩。美股多次熔斷,原油期貨價格出現(xiàn)負值,除美元外的黃金等其他傳統(tǒng)避險資產價格全面下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大舉撤離,規(guī)模超過2008年次貸危機。為了應對此次沖擊,美聯(lián)儲推出了力度空前的超寬松貨幣政策,使得全球美元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快速得到緩解。而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立場由2013年以來的持續(xù)收緊轉變?yōu)槌墝捤?,也帶來兩個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一是全球流動性從收縮期進入擴張期,以國際資本流動和一系列資產價格為標志的全球金融周期(GFC)進入復蘇和繁榮周期;二是全球風險偏好改善,投資者開始減少持有作為安全資產的美元,或推動美元進入弱勢周期,美元指數(shù)有望回落到70左右的水平。
金融并非“面紗”,弱勢美元和全球金融周期的復蘇和繁榮,將對全球經濟產生以下顯著影響:一是增長速度有望出現(xiàn)階段性回升;二是根據美元指數(shù)與大宗商品價格之間的“蹺蹺板”效應,弱勢美元周期將帶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三是過去數(shù)年強勢美元對國際貿易融資積極性造成抑制,弱勢美元將帶動全球商品貿易重新活躍;四是包括證券項下、貿易信貸和直接投資等形式的國際資本流動規(guī)模將有所上升;五是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改善,系統(tǒng)性風險下降。
筆者據此對大類資產的未來走勢做出如下判斷:一是看多非美貨幣匯率,包括歐元、日元以及澳元、加元等商品貨幣。人民幣匯率方面,鑒于2012年以來人民幣即期匯率與美元指數(shù)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高達近0.8,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預計2021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回到6.0左右的水平。二是看多大宗商品,尤其是與新經濟相關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品種。近期CRB現(xiàn)貨指數(shù)的修復,可能只是一個開始。三是看多黃金。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美元指數(shù)從高點逐級回落,黃金的美元標價逐漸上升。據此推測,本輪黃金價格的高點應顯著高于上一輪的2000美元/盎司。四是看空債券,特別是非美國家的債券價格。這主要是基于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恢復和價格水平的上升導致名義利率上升,利空債券價格。五是看多新興經濟體權益資產。從過去的情況看,在美元指數(shù)回落的過程中,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shù)通常會跑贏MSCI發(fā)達國家指數(shù)。中國在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shù)中占比超過30%,應有更為出色的表現(xiàn)。
筆者認為,過去40年,中國通過改革開放成功實現(xiàn)工業(yè)化并躋身全球產業(yè)鏈中心,成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廠”,這為“中國資產”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加劇全球“資產荒”的背景下,國際長期投資機構無論從分散化投資還是從獲取阿爾法的角度看,都將選擇增持“中國資產”。這恰與中國希望通過開放金融市場來促進中國金融發(fā)展和中國經濟向創(chuàng)新驅動轉型的需求不謀而合。兩者可謂相得益彰,將共同提升“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應該說,2020年中國的股票和債券市場的表現(xiàn)已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資產”的價值。
展望未來,在全球經濟或逐步走出低谷,系統(tǒng)性風險下降的背景下,中國的股票和債券等資產價值被低估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變。一是美元進入入弱勢周期,人民幣匯率將向6.0方向上行,有助于金融股等大盤藍籌板塊修復偏低的估值。二是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趨于明朗,“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等多維度的合作將利好“中國資產”。三是隨著國際貿易融資和國際經貿活動的重新活躍,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經濟和中國上市公司將顯著受益。四是全球金融周期復蘇和繁榮,將帶動國際資本,特別是證券項下國際資本流向新興經濟體,而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則是投資者首選的目的地。
有鑒于此,“中國資產”崛起的時代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