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實驗小學 韋亞萍
隨著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也要面向全體學生做好發(fā)展思維、提升語感、落實素養(yǎng)的工作,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提高,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課堂的基礎性教學,圓滿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凸顯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但是,從我國小學語文閱讀現(xiàn)狀來看,教學效率還比較低下,影響了閱讀教學的功能。鑒于此,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進入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視線,成為教師現(xiàn)階段工作的關鍵內容。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非常喜歡聽故事。學生在聽故事過程中思維非?;钴S,注意力十分集中,如果教師將講故事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便能夠利用講故事的優(yōu)越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把教材課文當成小故事,在講到關鍵情節(jié)時停下來創(chuàng)設疑問情境,給學生制造懸念,學生心系故事的發(fā)展,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下,對故事接下來的走向進行了想象與交流探討,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在學生盡情表達后,教師讓學生在課文閱讀中找到答案,看一看自己想象出來的結局是不是故事原結局,以此調動學生閱讀欲望,增強學生自主閱讀興趣。
例如,在《曹沖稱象》這節(jié)課上,課文設置在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講述了七歲孩子動腦筋想出了比官員還要好的稱大象辦法,對學生富于聯(lián)想的品質和觀察品質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合上書本,采取講故事導課法,聲情并茂地將課文故事講述出來,在講到“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他站出來,說我有個辦法”時戛然而止,此時學生好奇心到達頂點,紛紛結合自己的聯(lián)想思考是什么辦法,有的學生說做一個蹺蹺板,一頭是大象,一頭不停疊加人,當蹺蹺板平衡時人的總重量就是大象重量。學生們的思維品質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師說出曹沖的辦法就在課文中時,學生迫不及待自主閱讀,閱讀興趣大大增強。
閱讀教學效率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與否與學生是否具備扎實語言文字基礎有很大關系。所以,教師要利用文本重點詞句展開閱讀教學,有意識地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引導學生在對比語言文字、欣賞語言文字、有感情朗讀語言文字中,深入理解語言文字內涵和文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在教師的科學傳授下掌握獨立閱讀的良好方法。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這節(jié)課上,課文設置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中,作者采取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展示了蟋蟀住宅的修建經過、住宅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吃苦耐勞特點的喜愛之情。教師在學生閱讀中通過提問方法,讓學生注意重點詞句的運用,先要求學生找出可以體現(xiàn)蟋蟀性格的詞句,學生找出了“蟋蟀和他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中的“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中的“慎重”等等。接著教師繼續(xù)讓學生找到蟋蟀住宅特點的詞句,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尋找、賞析和交流中,一邊全面掌握課文內容,一邊學會了作者對具體事物形象生動的寫作技巧,也學會了找重點詞句的閱讀方法。
在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材中的閱讀文本顯然不足,且對學生閱讀知識面具有一定局限,這就需要教師開展課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適度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積累豐富語言,開闊閱讀視野,拓展學生閱讀能力,從而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中更加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七律·長征》這節(jié)課前,教師搜集整理了適合六年級小學生閱讀的長征相關課外材料,讓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對長征的歷史背景、榜樣事跡、勝利過程等有所了解。在課堂上閱讀課文時,學生能夠利用課外材料中的閱讀感悟,提高學習效率,加深課文學習印象,實現(xiàn)課堂閱讀教學效率不斷提升的目標。教師不能忽略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通過師生交流互動掌握學生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發(fā)揮教師的閱讀指導作用,讓學生可以逐漸養(yǎng)成課外閱讀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在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已經不再適用,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策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順應新課改要求發(fā)揮出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學習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