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銳 冶忠福
高中物理是大學物理的基礎和鋪墊,其內(nèi)容比起初中物理來說更加抽象,很多同學的學習過程都非常不順利,因此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同學們的解題思維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下面將針對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同學們的解題思維能力進行研究,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能有所幫助。
物理題目總是靈活多變的,不過不會變化的是蘊含在題目中的知識和解題規(guī)律,因此學習物理還是有章可循的。比如,學習高一階段的物理力學知識時,同學們需要正確理解力學知識中的概念及計算公式,掌控其本質(zhì),并能靈活應用在解題中。再如,加速度表示的是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快慢,并非運動速度,當物體的加速度是0時,不能認為其速度是0,它是從運動學知識出發(fā)對加速度進行分析的。而從受力角度分析,加速度取決于物體自身質(zhì)量和受到的合力,這是加速度的本質(zhì)內(nèi)容。在正確掌握本質(zhì)內(nèi)容之后,就可以開始習題的練習,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在草稿紙上畫出力學示意圖,進而采取正確的解題思路解決題目。
數(shù)學知識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工具之一,除了常用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表達式、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也是解決物理題目的重要途徑。因此,同學們在學習時要多嘗試使用巧妙的數(shù)學解題思路應用于解答物理問題中。例如,對高一階段的物理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會遇到和負值有關的問題,明確物理學上的負值和數(shù)學上的負值含義的差異,才能夠順利求解與矢量有關的物理題目。另外,在計算勻速圓周運動問題時,可能會用到很多公式,其中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內(nèi)容都非常煩瑣且枯燥,同學們需要熟練地將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物理計算中,才能夠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切實有效地提升解題能力。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嘗試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共享學習資源。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在課下也可以相互幫助。比如,在高一剛開學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同學們在初中階段學習物理的情況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選取一名性格相對外向、善于組織的同學作為小組長。小組長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學習計劃,依照課堂上可能會遇見的物理習題組織討論。比如,同學們在學習“勻速直線運動”這一內(nèi)容時,老師布置了依照實驗設計物理題目的任務,每個小組的成員經(jīng)過熱烈討論都完成了任務,有的小組還完成了不止一份,借助發(fā)散思維就間接上幫助同學們掌握了多種解題方式。另外,在考試結束收到試卷之后,也由小組長組織,在組內(nèi)交換試卷,為其他組員進行檢查和糾錯,組員之間共同交流解題方式。這樣會使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達到共同提高之目的。
總之,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同學們不斷鞏固基礎知識,提升思維能力,借助合作學習等方式,全方位積累知識,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