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河安幼兒園 山東 東營 257000)
為了全面提高幼兒教育過程的規(guī)范性,我國出臺了大量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與指南,對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進行了具體的說明與分析,并強調了自主游戲對于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幼兒園在開展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學會觀察、學會聆聽、學會介入,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提供更為有效的個別指導,并掌握良好的手段與技巧,全面推動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
幼兒園自主游戲分為兩個層次,分別為幼兒自身的游戲過程與教師的個別指導行為。
1.1 幼兒園自主游戲。幼兒園自主游戲是指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過程中,依照幼兒自身的興趣與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動態(tài)活動,讓幼兒擁有自主選擇與自主參與的空間,最大聲限度發(fā)揮幼兒自身對于游戲的主動性與情感,提高幼兒各項能力。
1.2 個別指導行為。個別指導行為是指幼兒園在開展幼兒自主游戲過程,教師通過合理的手段與技巧,如:語言、動作、情感等方式,向幼兒傳遞相應的信息與建議,為其游戲過程提供有效的教學指導,充分培養(yǎng)幼兒對于游戲自身的興趣,提高幼兒對各項事物的理解能力。
2.1 班主任的任務意識過度。個別指導過程是一項潛移默化的工作,其對幼兒的影響可能在指導過程中無法得到體現(xiàn),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會在自主探索與游戲過程中,對教師的指導內容有著較為充足的理解。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對于個別指導過程存在很大的困惑,指導過程中,幼兒沒有理解教師的意圖,進而導致教師技巧應用過度,過分參與到實際活動中,導致幼兒對自主游戲的興趣無法得到有效保證。
2.2 介入時機不夠恰當。很多幼兒教師對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沒有進行正確處理,例如游戲中的可能存在的玩具爭搶行為,很多教師只是單純的去指責,而不是去教導與影響。另外教師的接入時機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沒有給予幼兒足夠的自我空間,亦或是沒有及時制止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
2.3 介入身份存在問題。很多幼兒園教師對于自身的身份定位存在很大的問題,沒有真正起到引導者的作用,也沒有用心去觀察與傾聽,單純以教師的身份去強行干擾幼兒的自主游戲過程,而幼兒就會對這一介入者帶有很大的畏懼心理,長此以往,將會嚴重打擊幼兒對游戲的參與熱情。
3.1 重新定位教師的角色與身份。幼兒教師需要對自身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的身份有著合理的定位,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成為參與者與引導者,而不是單純的秩序維護者。教師需要對幼兒的主體地位有著足夠的認同,并從自身情感角度去充分發(fā)揮幼兒自身的能動性。另外,幼兒在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幼兒興趣的滿足程度,提高幼兒的游戲體驗,在為每一位幼兒提供平等游戲參與機會的前提下,創(chuàng)設更為有效的游戲環(huán)境,并開展更為豐富的區(qū)域活動。教師是游戲材料的提供者,更是幼兒興趣的激發(fā)者與引導者,同時教師也需要成為游戲的參與者與激勵者,并不斷與幼兒一起分享游戲中的快樂。
3.2 避免任務意識的存在。幼兒自主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自身的引導過程有著合理的認知,活動對幼兒的改變是一個逐漸形成且緩慢的過程,教師需要保持在引導過程中的耐心與恒心,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兒的個人興趣,并合理引導其思維成長。為了避免任務意識的存在,教師需要將自身的身份擺在與幼兒平等的位置上,以滿足幼兒興趣為基礎,不斷提高自身引導手段的技巧性,讓幼兒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精神情感,進而建立正確的觀念與能力。
3.3 教師需要學會觀察游戲,并掌握合理的介入時機。幼兒教育過程不能單純去呵斥與指責,這樣的行為不僅是一種職業(yè)道德的喪失,更是會嚴重影響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因此,觀察與聆聽,是每一位幼兒教師都要掌握的基礎能力,只有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各種表現(xiàn)進行深入觀察與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到幼兒自身的興趣以及在游戲過程中的情感行為表現(xiàn)。因此,教師需要以一種開放的形態(tài),耐心觀察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的一切行為,以及在活動中所表達出的情感,當幼兒遇到問題的時候,幼兒自身又如何去解決,活動與環(huán)境是否可真正激發(fā)幼兒的熱情與興趣。在了解以上問題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在合理的時機介入到活動中,在保持幼兒興趣的同時,形成最為有效的指導作用。
綜上所述,幼兒園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學會聆聽與觀察,并掌握合理的介入手段與技巧,提高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興趣與參與度,全面促進幼兒各項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