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金意
(廣東省高州市大坡第一中學 廣東 高州 525200)
孩子安全問題關(guān)系著整個家庭的幸福,因此,在學生的安全管理中沒有小事,任何一個無意識的疏忽,都可能會釀造一場家庭的悲劇。然而,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意識到,針對初中生進行的安全管理僅僅從硬件設(shè)施角度確保學生的安全問題,并不能徹底杜絕學生安全事件的發(fā)生,而將生命教育引入到安全管理之中,提升學生對生命的認知、提升學生安全意識的提升,才是確保初中生生命安全的最有效途徑。
處于青春期階段的初中生,在情感上較為脆弱,在情緒上容易激動,“一言不合就跳樓”的悲劇多次在生活中上演,為此很多學校管理者無奈將樓梯扶手加高再加高,將學校圍墻加高再加高,但學校的安全管理硬件設(shè)置完善了,學生的悲劇事件卻并沒有停止,樓梯上的踩踏事件、宿舍中的校園欺凌事件依舊刺激著每一個教育者的神經(jīng),依舊刺痛著眾多學生家長的內(nèi)心。如何讓學生在更安全、更健康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如何讓學生在更自由、更舒心的氛圍中生活,僅僅從硬件設(shè)施入手、僅僅從嚴格監(jiān)管入手進行初中生安全問題的管理,顯然并不是最有效的措施。只有將生命教育融入到初中安全管理之中,只有讓初中生真愛他人生命,更真愛自我生命,才能使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愉快學習、愉快生活之中,才能在平穩(wěn)度過青春期的過程中,收獲更多友誼、收獲更多知識,以更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面對世界。因此,將生命教育融入到初中安全管理之中,不僅有助于確保學生在校、在家的安全問題,更可以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對生命形成敬畏之心。
那么,如何在初中安全管理的實施過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元素呢?如何讓生命教育促進初中生安全管理的發(fā)展呢?我們認為從以下角度入手,引導(dǎo)學生樹立生命意識,引導(dǎo)學生形成安全認知,是值得嘗試的!
2.1 開展主題活動,讓學生形成生命敬畏之心。在初中生的教育與管理之中,教師應(yīng)該引導(dǎo)學生對生命形成敬畏之心,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才能促進學生對生命的認知。引導(dǎo)學生對生命形成敬畏之心,才能使學生在遇到危險時,將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引導(dǎo)學生學會珍視生命,才能使學生在同伴遇到危險時,主動伸出援手,不傷害他人,更保護自己,不做安全隱患的制造者,并能夠在安全隱患出現(xiàn)時做好自我保護工作。因此,可以說,引導(dǎo)學生形成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是開展初中生安全管理教育的前提與基礎(chǔ)。而對于引導(dǎo)學生形成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我們認為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是極其有效的。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觀看小雞破殼而出的時刻,陪伴學生去觀察種子破土而出的力量,進而讓學生懂得萬事萬物都在為自己生命在抗爭,有了生命才能享受這世間的美好。
2.2 加強安全宣傳,讓學生自主排除安全隱患。當學生對生命形成敬畏之心以后,就會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生命,捍衛(wèi)他人的生命,形成較高的安全意識。但僅僅形成意識,還不足以讓初中生真正遠離不安全因素。因此包括班主任教師在內(nèi)的教育工作者還應(yīng)該從提升學生安全能力、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入手,針對初中生進行安全教育工作。甚至在安全教育過程中,將基本的逃生法則、自救方法、緊急救援途徑等一一講解給學生。學校還應(yīng)該定期具有安全逃生活動,模擬恐怖分子突襲校園的場景、模擬火災(zāi)現(xiàn)場求生場景、模擬地震避難逃離場景等等,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玄幻教育,確保初中生在危機面前不慌亂、有經(jīng)驗、有方向、重生命!
2.3 營造和諧氛圍,讓互助友愛成為校園旋律。在初中安全管理過程中,校園欺凌問題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重點問題。那些發(fā)生在教師視線以外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為之焦慮的重點。校園欺凌事件無論是對欺凌者來說,還是被欺凌者來說都不會是一個美好的回憶,同時對二者的身心也都會帶來很大程度的傷害。因此,在初中安全管理實施的過程中,引導(dǎo)學生營造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引導(dǎo)學生以互助友愛的方式面對自己的同伴,也是生命教育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wù)。
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安全管理之中,讓其以“軟管理”的形式,引導(dǎo)學生樹立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之心,引導(dǎo)學生形成安全自救的能力,引導(dǎo)學生構(gòu)建和諧的校園關(guān)系,將更有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將更有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與安全!希望本文從以上三個角度入手提出的生命教育在初中安全管理中的運用策略能夠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示,共同為初中生的安全問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