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心
(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qū)澇店中心幼兒園 陜西 西安 710307)
面對這樣的一個形勢,作為園長,具備一定的教師隊伍建設能力,是園長領導幼兒園不斷前進與發(fā)展的關鍵點。近年來,我立足園所實際,在教師培訓方面做了如下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園是2012年9月開園的一所新建幼兒園,教師隊伍由在編教師和臨聘教師組成。在編教師都是逐年分配的畢業(yè)生,臨聘教師由園所自行招聘。不管是在編教師還是臨聘教師,對于剛起步的幼兒園來說,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對于教師,幾乎都是新手,她們對班級管理、保教工作、家園合作缺少經驗,教師們急需要在專業(yè)技能和業(yè)務能力上不斷提升。上級部門安排的各類培訓,因名額有限,只能是少數人員參與,不能達到全園參與培訓,大部分教師外出培訓的機會較少。專家的講座理論性強,對教師認識教育現(xiàn)象,解釋教育問題指引了方向,但有時也曲高和寡,難以貼合教師的經驗產生共鳴。對于新手型教師來說,她們更希望聽到操作性強,有針對性,更接地氣的培訓指導,致使教師們對教育部門專門組織的大型報告和專業(yè)的理論培訓不感興趣。面對這樣一個師資現(xiàn)狀,如何讓教師很快勝任班級工作,讓她們快速成長成為有愛心、專業(yè)的幼兒教師,是我園一直以來都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面對我園的現(xiàn)狀,打造一個優(yōu)秀團隊很重要。我們要設法改變“木桶”的短板,歷練“木桶”的長,使“木桶”多裝水,進而將其打造成“精品”。于是經過多次研討,我們大膽提出了“打造草根培訓培訓團隊”的想法,即就是將園本培訓和園本教研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情境和過程之中,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強調“本土化”和“園本化”。草根培訓立足幼兒園實際,充分發(fā)揮本園教師自身優(yōu)勢,以教師培訓教師的方式 ,搭建靈活自由的平臺,在培訓中解決問題,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
園長對幼兒園發(fā)展的決策、規(guī)劃以及戰(zhàn)略部署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著幼兒園未來的發(fā)展,一個好的規(guī)劃,是園長成就幼兒園、成就幼兒、成就教師、成就自己的重要助推器。教師隊伍規(guī)劃能力是園長在凝人心、聚人力、促發(fā)展的過程中的關鍵能力?;诖宋覉@提出了“人人發(fā)展,發(fā)展人人”的教師隊伍建設理念,讓每位教師認識到“成長是一種責任”。讓她們知道每個教師都不同于他人,都是獨特的。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讓教師成為自主發(fā)展的先行者,支持教師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搭建多元平臺,支持教師成就最好的自己。倡導“讓培訓成為一種福利,讓成長成為一種責任”,針對教師的內在需求,采取“菜單式培訓”和“定向培訓”,讓不同階段、不同水平、不同優(yōu)勢的教師各取所需,以“最需要”與“最合適”的方式支持教師在園所發(fā)展平臺上規(guī)劃自己的個性發(fā)展之路。
為了確保培訓的實效性,我園組建了由園長、副園長、保教主任、安保主任、教研組長、保健教師組成的9人培訓團隊,摸清培訓需求,制定培訓方案,明確培訓內容,確定培訓方式、培訓時間,培訓地點,明晰培訓者與受訓者的責任,確保培訓效果。要求園內每個教師每學期對自己進行SWOT分析,立足個人實際制定個人成長規(guī)劃,明確學期發(fā)展目標。學期末結合計劃對自己目標達成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及時總結經驗,發(fā)現(xiàn)不足,調整方案,積極整改。
在培訓目標方面,我們分為三個層次進行。一是建立培訓流程。
為了確保每次培訓能按規(guī)范操作,我園在研讀相關政策的基礎上,通過理論學習、專題研討,逐步制定了培訓工作操作流程,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培訓責任,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二是確保培訓質量。園內各項工作在規(guī)范的基礎上,我們在質量上提出要求,逐步建立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價標準,培訓內容、課件制作、培訓方式選擇等,讓教師明確怎么做就是高質量,從而不斷向優(yōu)秀邁進。三是促進教師發(fā)展。在確保質量之后,我們提出了培訓工作上要不斷創(chuàng)新,特別在培訓內容、形式上要不斷提升,旨在通過這樣目標,促使教師專業(yè)技能及業(yè)務技能向高更遠的目標前進。
在以往的培訓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參與培訓時新潮澎湃,參加結束后往往不能將所學在工作中運用來促進自己成長。于是我園決定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作用,開展草根教研達到培訓效果,實現(xiàn)主題教研常態(tài)化,每周一次教研活動,主要內容為:一是按計劃完成本周話題討論交流,這是在每學期初就已經擬定好的主題;二是分享培訓心得;主要是教師們通過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說說自己的收獲感悟,特別是分享培訓對自己工作的幫助,自己在哪些方面都有了改變,有了成長。教研組每次根據實際,安排至少三人進行分享。三是答疑解惑,主要是針對教師自己工作中的困惑提出來,大家一起出主意,若果不能立即解決的,教研組長隨機記錄,上報保教主任,保教主任組織各教研組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進行分類,如有的需要長期規(guī)劃解決,有的可以列入課題,有的需要借助外力等,將結果及時上報園長,幼兒園再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規(guī)劃安排。這樣,在一次次答疑解惑中,各教師思維進行碰撞,集體智慧得到發(fā)揮,促進了教師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成長。
為了確保培訓實效,每次活動我們都是明確時間、地點、活動內容,做到人人參與。每周一各教研組依據本組實際,分組開展主題教研。每周三依據培訓計劃由培訓團隊集中開展專題培訓 ,主要以講座為主,要求培訓者制作講座課件,受訓者做好記錄,填寫培訓反饋表,培訓結束后寫好培訓心得。每周五召開本周例會,在例會前開展師德師風培訓。主要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律法規(guī),分享師德案例,學習先進教師事跡 、推薦優(yōu)秀師德文章、結合自身進行自查自省。
我園教師培訓除了聆聽專家講座之外,主要培訓都是由培訓團隊承擔。培訓團隊的教師每周一主題,以課件的形式,為教師們進行專題講座。每學期培訓團隊教師每人做專題講座不少于2次。內容涉及教師師德師風、班級管理、教育教學、課件制作、文字編輯、安全教育、衛(wèi)生保健、后勤管理等方面。參加培訓的教師,每人一本研修手冊,主要記錄每次培訓內容和培訓心得。園內教研組定期組織分享培訓感悟或者是教師培訓后自己在工作中的轉變等,真正讓培訓引領教師成長。
為了提高教師參與培訓和承擔培訓的積極性,促進教師不斷成長,我園很是注重教師培訓評價工作。每次培訓都要有相關記錄和影像資料。每學期,幼兒園對每位培訓者的培訓情況進行考核評價,主要從課件準備,內容的完整性,科學性,培訓者的語言表述,培訓效果等幾個方面,讓參加培訓的老師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園內根據各個教師的每項賦分情況,結合培訓實際,期末評出優(yōu)訓者予以獎勵。在表彰時,受表彰的教師要發(fā)表自己的培訓感言,為各教師今后培訓提供經驗借鑒。園長、保教主任、安保主任每學期主抓一個教研組,平時指導并參與教研組活動,期末三個教研組對一學期的工作進行匯報,并對各自開展活動,課題研究,教師成果等進行匯總,對資料進行歸檔,園內通過綜合評估,每學期評選一個優(yōu)秀教研組,每組表彰三名優(yōu)秀教師。
幾年來,我園每周一次的草根培訓從未間斷,對每一位教師,既是培訓者,又是受訓者。培訓內容可以是教師總結、論文、反思、外出培訓體會……百花齊放,誰都可以登臺暢談。成功、失敗、贊賞、批評,感慨……百家爭鳴,誰都可以表達一番?;蚴抢蒙磉叺拿麕熝詡魃斫?,而更多的是普通教師的發(fā)言,非常貼近生活,貼近教學,深受大家歡迎。草根培訓,讓我園的骨干教師隊伍迅速成長,在幼兒園形成了良好的培訓研修氛圍,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一是培訓更切實際。聽自己身邊的教師講自己的教育經歷和體驗,因為貼近幼兒園教育實際,所以更有啟發(fā)性,更受益,比起大型的報告和專業(yè)的理論講授更容易讓基層的教師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和生長點。二是提供展示平臺。在幼兒園,有些教師向全園展示的機會不多,甚至一直默默無聞,通過草根培訓,使她們有機會走上培訓教師的講臺,給她們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足了其希望得到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體現(xiàn)了被聆聽與被欣賞的快樂。三是促進教師成長。在教師培訓教師的過程中,有培訓任務的教師因為要對其他教師進行培訓,首先便會將壓力轉化為內在動力,經歷一次自我的反思,再學習的準備過程,也使得她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站到了比其他教師更高的層次,有了新的思考。幾年來,我園的教師們積極撰寫教育論文、教育隨筆、教學設計等,參加市區(qū)級課題研究,多項課題結題,教師們的教研成果獲得國家、省市區(qū)等多項榮譽?,F(xiàn)在我園的培訓團隊人員也在逐年增加,老師們的培訓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每學期,我們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培訓方式,讓草根培訓團隊更好更快的成長起來,促進我園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F(xiàn)在,一直接受培訓的保育員們也都紛紛報名參與了進來,主動要求在培訓會上分享各自的保育經驗 ,讓我對她們的成長甚是欣喜。
草根培訓,讓教師們明白躺在原有的知識上,光有奉獻精神的教師,未必能成為一個好教師,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需要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需要我們有一顆進取之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再好的專家,也總有不如意的地方,再普通的教師,也一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草根培訓,是我園教師隊伍建設一個方面的初步探索,當然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去完善。我們只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平臺,有更多的教師走上前臺,展示自我,體驗成長。教師培訓,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