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云
(江蘇省南通市蘇建陽光東方劍橋幼兒園 江蘇 南通 226000)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在進一步的提升,尤其是對目前的教育問題更是備受關注。而且幼兒教育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人們也逐漸地認識到了培養(yǎng)幼兒的智力,挖掘幼兒潛能的重要意義。幼兒園教育可以說對幼兒形成了重要的影響,會影響到幼兒的思維習慣甚至幼兒的性格,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出幼兒園教育的功能,幼兒園需要進行多種資源的課程,積極開發(fā)游戲化課程,實現幼兒課程的游戲化,進一步促進幼兒健康的發(fā)展。
1.1 沒有處理好游戲和教學的關系。因為受到了一些政策的影響和引導,所以使得目前課程游戲化成為了教學的重要手段,游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很多的幼兒園和教師對于落實課程游戲化表現出了積極的梯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幼兒園并沒有充分的把握好游戲和教學的關系,認為在幼兒園提到教育就是在走小學化的道路,所以會存在著羞談或者忌談教學的現象,這些教育工作者缺乏相對堅定地教育立場,往往讓教學成為了幼兒園的地下工作,這樣的現象并不利于幼兒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
1.2 游戲的組織方式不夠恰當。游戲在組織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極端現象。一種就是讓游戲始終處于教師高度控制之下,教師在設計游戲,安排游戲的主題、場景還有材料等內容的時候借助教學的思路進行設計,所以使得幼兒在完成游戲活動的時候也會受到教師過多的干預,缺乏自我探索和自主構建的經驗,這樣導致幼兒并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很多教師在對游戲活動進行設計的時候還是從自己的主觀立場出發(fā),設計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發(fā)展的需求。比如在組織開展《紅紅的一天》這個游戲活動時,教師要求幼兒為紅紅制定出一天合理的時間安排,但是因為幼兒對于時間還缺少一個準確的概念,所以游戲會出現低效現象,導致幼兒失去了體驗游戲的樂趣,無法通過游戲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另外就是游戲的開展過于放任自流,很多教師覺得幼兒游戲就是幼兒的自由活動,所以應該把游戲完完全全交給幼兒,教師則放棄了引導幼兒的任務和職責,成為了十足的旁觀者。但是這種游戲并不能夠深入地挖掘游戲的價值,只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游戲表面的快樂,卻無法借助游戲提高幼兒的能力,豐富幼兒的知識。還有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游戲的本質,覺得課程游戲化就是各種游戲的簡單堆砌,所以在設計的時候缺乏目標性,這樣也不利于發(fā)揮出游戲的價值。
1.3 課程游戲化缺乏方向和目標性。很多的教師目前還是沒有辦法真正的理解課程游戲化具體的內涵還有課程游戲化可能覆蓋的范圍。很多時候課程游戲化對于大部分的教師而言往往就是一個概念,沒有深層次的剖析課程游戲化的本質,所以也就不能夠把游戲作為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一個有用的手段。在幼兒教育中很多時候教學工作都是教師引導和途徑的,所以教師對于教學的方向性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游戲化的教學缺乏準確的認識,沒有能夠清楚地把握它的本質。比如有一次我們開展了《各種各樣的職業(yè)》這個活動,教師在安排幼兒完成游戲的時候就是讓幼兒借助視頻去認識社會中各種職業(yè),但是其實幼兒還是無法理解這些職業(yè)分工,所以整個游戲活動并沒有對幼兒的情感態(tài)度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游戲化教學缺乏方向性和目的性,也就不能夠對幼兒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一定的影響。
2.1 幼兒園和教師沒有形成科學系統的兒童觀和教育觀還有游戲觀。目前很多幼兒園和幼兒園教師還沒有能夠形成科學的兒童觀、游戲觀和教育觀,在教學的理念上沒有真的跟得上幼兒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幼兒需要在和外部環(huán)境的互動中才能夠逐漸地形成經驗,在對知識的建構中對知識進行內化。這個過程應該是幼兒積極并且主動地,不能夠依靠教師完全地干預和安排。幼兒教育要從幼兒本身出發(fā),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和最經常參與的一種活動形式。所以游戲能夠很好地把幼兒和教育進行結合,但是很多時候教師往往習慣采用成人的標準對幼兒進行對比,這樣無法準確認識到游戲對于幼兒的價值,對于如何落實游戲教學讓幼兒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把握不夠準確,一些長期落后的理念也使得教師對于課程游戲化的實踐失去了一定的方向性。
2.2 教師培養(yǎng)未能夠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很多幼兒園教師之所以不能夠很好地組織幼兒的游戲化活動,和教師目前的培養(yǎng)模式有著很大的關系,很多教師在對幼兒的培養(yǎng)中還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識,覺得要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所以導致在實踐上面安排得比較少,這樣一來導致教育活動失去了一定的完整性,教師無法滿足游戲活動對于綜合施教能力的要求。很多固化的教育理念影響到了教師的教學行為,無法保證教師對自己現有的教學行為的反思,而且一些教師因為思想的惰化和缺乏一定的教學技巧,從而影響到了課程游戲化進一步的開發(fā)。
幼兒好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而且游戲本身就是幼兒活動最主要的形式。通過游戲可以讓幼兒的身心得到鍛煉,通過游戲學著如何與他人相處,所以游戲對幼兒的生活和未來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如果可以充分的開展課程游戲化,則能夠讓幼兒成為教育活動中的主動學習者,對于提高幼兒教育的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3.1 可以營造良好的氛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游戲活動中,幼兒不再是以往單純地等待著教師答疑解惑的被動學習者,而成為了游戲活動的參與者,在這個模式下幼兒在參與活動中他們的情感是積極地和主動的,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是相對比較專注的。游戲本身都具有著一定的趣味性,通過游戲的趣味性可以進一步營造出輕松并且愉悅的課堂氛圍,調動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求知欲望,另外一些運動型的游戲還可以適當幫助幼兒宣泄不良的情緒,讓幼兒可以在心靈上面獲得一定的放松。
3.2 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通過讓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幼兒可以和同齡的其他兒童進行溝通交流,也會和教師進行溝通,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很好地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也能夠懂得聆聽和領會他人的意見,這對于讓幼兒從語言轉化為思想和認知有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什么樣的游戲都需要發(fā)現和解決問題,那么當發(fā)現了問題讓幼兒主動進行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幼兒的邏輯思維會得到訓練,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能力。[1]
3.3 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團隊意識。在幼兒園中落實的游戲活動基本都是需要學生共同參與的,幼兒被分配到了一個個小組中,每個小組的幼兒擁有了共同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幼兒在活動中會形成一種合力,這對于幼兒情感的深化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能夠讓幼兒了解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意識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提升幼兒協調溝通的能力。
4.1 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認識。為了進一步途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為此各個教育部門還有幼兒園都應該對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在整個培訓的過程中需要讓教師認識到課程游戲化的本質,讓幼兒教師能夠認識到游戲和其他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同時掌握一定的課程游戲化方法。教師在整個課程游戲化的活動中扮演著游戲者和指導者的雙重身份,需要和幼兒一同參與到游戲中,在游戲中也要對幼兒進行必要的指導,這樣才能夠確保游戲活動順利地進行,所以在對教師進行培訓的過程中要讓教師掌握一定的游戲活動技能,學會設計符合幼兒發(fā)展需求的游戲活動,也要具備觀察幼兒行為的能力,學會協調幼兒的行為,這樣才能夠確保課程游戲化是可以促進幼兒真正的發(fā)展的。[1]
4.2 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明確課程游戲化內容。游戲是目前幼兒園課程主要的一種方式,所以教學和游戲之間必須要進行完整的融合,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開發(fā)課程的能力。把游戲真正的應用到課程中,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在課程游戲化的設計中要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出發(fā),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調動起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升幼兒在活動中的體驗感。[3]比如在進行《小魚游游游》這個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描述小魚的狀態(tài),鼓勵幼兒通過視頻加深印象,所以幼兒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小魚進行繪制,手工制作還可以演唱,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通過這樣的形式也推進了游戲活動的多樣性。
4.3 優(yōu)化幼兒園游戲活動評價。游戲化活動具有著更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注重把游戲精神融入到活動中。但是游戲化教學和傳統教學存在著差異,所以游戲活動的評價也要做到多元化,在活動中確保給到了幼兒充足的活動實踐。幼兒園還可以讓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課程游戲化的設計,而對于一些能力較差的教師,幼兒園可以指定一個評價的標準更好的指導這些教師,同時在對幼兒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從幼兒游戲的過程和結果進行雙重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才是全面的,才能夠對幼兒形成全面的影響,進一步保證課程游戲化得到發(fā)展,也可以推動幼兒智力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為了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作為教師要積極將幼兒喜歡的活動形式游戲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通過課程游戲化提升幼兒教育的趣味性,實現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讓課程游戲化教學真正的培養(yǎng)幼兒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