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星 盧紅梅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米沙子鎮(zhèn)晨光小學 吉林 長春 130304)
情感教育在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進入到大數據時代之后,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大大增加,尤其是小孩子在沒有正確的判斷能力之時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誤導,所以我國今年積極將情感教育引進課堂,通過在課堂上穿插情感教育的理念,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有著更深的理解。學生通過深入探索挖掘發(fā)現(xiàn),不斷提高情感共鳴能力,增強情感意識,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應該立足于現(xiàn)實,給予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要巧妙且合理處理傳統(tǒng)教學與情感教育教學之間的關系,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感情,培養(yǎng)他們理解、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因此,加強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探索具有深遠的意義。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調動各種有利因素,發(fā)揮情感作用,改進教學地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對情感的理解水平,養(yǎng)成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是課本,教師在講解內容的過程中,讓學生接觸到各種類型的情感表達。這樣,它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和鼓舞,并以此提高語文知識地深度和應用水平。加強情感教育,不僅有助于教育改革新方法的具體落實,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正確的三觀可以在正確的情感教育中樹立,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作為母語國家,語文是一切的基礎,是學習其它知識的必要條件。從小學語文教育開始,學生就從教材中獲取各種人文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從而發(fā)展成為良好的性格與習慣,并以優(yōu)秀的品格去影響和感染周圍的人。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他們的身心尚未成熟,對事物的認知雖然存在但卻充滿了片面性。理解力差,缺乏自我情緒控制能力,面對新環(huán)境與知識往往最先表現(xiàn)出抵觸情緒[1]。
這些都是他們的特點。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整合情感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觀,更深入地感受提高認識水平,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推進教學進行,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2.1 注重文本閱讀,感受優(yōu)秀教材的情感。目前,語文教材內容多樣化,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且具有深刻的內涵,同時也是情感資源的重要聚集地。因此,語文教師須認真學習課本,了解課本,對于教材內容有著自己深刻且獨到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通過大聲朗讀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教師在日常閱讀訓練中應注意方式,切忌“無腦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只是簡單的將文本在嘴巴上過一遍,大腦中卻沒有形成相應的概念,從而很難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并將文字的理解和書寫結合起來。摸清文章的整體框架,了解作者寫作思路,清楚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內涵。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文本語言的各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進行閱讀訓練練習,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閱讀深度和理解水平。
2.2 注重創(chuàng)設多樣化環(huán)境,不斷豐富學生思想情感。小學高年級學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語文基礎,因此教師對教學活動的開展除了基本要求以外,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環(huán)境,以便更好的進行情感引導和體驗。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加深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音樂、圖片、視頻、背景資料等等,使學生在學習之時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氛圍,學生也就樂在其中了。教師也可以在這種學習氛圍中,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多種團體協(xié)作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從而不斷提高思想認知,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效率[2]。
2.3 注重生活實踐。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可以將活動延伸到課堂以外,引導學生積極融入生活,善于觀察生活。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與生活的密切接觸來增長經驗。還可以開展與教育主題相關的生活體驗活動或指導學生課后開展生活拍照觀察,以此來使學生深刻理解成長意義。通過這種方式來推進情感教學的實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得到啟迪,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不應該是單一枯燥的,教師應該通過多元化地教學手段去深入開展情感教學,增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豐富他們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能力,最終達到情感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