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春林
在國家批準江蘇設立自貿(mào)區(qū)、連云港成為江蘇自貿(mào)區(qū)的三個片區(qū)之一的重要節(jié)點,在美麗的黃海之濱、神奇的花果山下,我們舉辦《絲路百城傳·連云港傳》首發(fā)式暨鹽文化與“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建設論壇,時空感和歷史方位感十分強烈。著名哲學家湯一介曾說過,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可用三個“合一”來概括,一個是天人合一、一個是情景合一、一個是知行合一,我們今天的首發(fā)式和論壇,稱得上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
首先,我要祝賀古龍高、周一云先生,祝賀新星出版社,是你們的精誠合作,為讀者奉獻了一部高水平的《連云港傳》。同時,我也要祝賀我的老同事、老朋友陸彩榮同志,彩榮同志在光明日報工作時,曾組織《百城賦》專欄的組稿和編輯工作,《百城賦》專欄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到中國外文局工作后,彩榮同志又指導編輯出版《絲路百城傳》叢書,我相信,《絲路百城傳》叢書也一定會在海內外產(chǎn)生重要影響。我對古龍高、周一云先生,對新星出版社,對彩榮同志,除了熱烈的祝賀,還有誠摯的感謝!
祝賀和感謝之后,便是期待。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奉獻給世界的一份厚禮,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耙粠б宦贰边B接中外,打通古今,把“一帶一路”建設好,既需要世界的眼光,也需要歷史的眼光。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已由“寫意畫”轉向“工筆畫”,新星出版社推出《絲路百城傳》叢書,恰逢其時,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套體裁別致的“一帶一路”傳記,在古今中外的大視野研讀“一帶一路”,我們期待《絲路百城傳》叢書能充分發(fā)揮獨特的資質育人的作用。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敝袊莻€文明古國,重視修史、學史、用史,是中華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歷史研究和歷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fā)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任各種知識、經(jīng)驗和智慧的總匯”。總書記用四個“最好”論述歷史的價值:“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他強調,“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智慧”,要“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高度重視歷史研究,而且身體力行,在學史、用史上為我們樹立了榜樣,2006年,他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考察臺風“桑美”災后重建工作時,調閱了《蒼南縣志》,并在與當?shù)馗刹孔剷r大段朗讀了書中關于臺風的記載。他在上海擔任市委書記期間,專門要求報送《上海通志》,以備查閱。今年1月3日,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這是新時代我國歷史研究進入繁榮發(fā)展“黃金時代”的重要標志。
《絲路百城傳》叢書的編撰出版,只是精彩的“前半場”,我們還要有更精彩的“下半場”,那就是做好叢書的宣傳和運用。期待連云港市委宣傳部能在這方面帶個好頭,除了推介好這部《連云港傳》之外,還可以在這部部頭大、學理性強的著作的基礎上,做一些適合普通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閱讀的通俗讀物,做一些適合新媒體傳播的輕產(chǎn)品,讓《連云港傳》存史、育人、資政的功能最大化。
連云港外攬山海之勝、內蘊人文之秀,是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哆B云港傳》的封面上的那一句話:“結緣絲路兩千年。”封底上的那兩句話:“花竹千家,煙波萬里,滄海桑田云臺山;徐福東渡,玄奘西游,海陸交匯連云港?!闭f得很詩意,也很精準。“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給了連云港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中國人喜歡講“大事因緣”,我們連云港人的“大事因緣”就是“一帶一路”。衷心祝愿連云港能抓住歷史性的大機遇,在“一帶一路”的歷史大舞臺上,有歷史性的大作為,早日在新時代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