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學校 李 丹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求組內(nèi)合作,每一位成員都要掌握知識和技能,那就要求每一位成員都要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只有充分準備的學生才能成為組內(nèi)的“領頭羊”“講授者”,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自學能力也隨之提高了。
如,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八課《彩色的夢》是一首節(jié)奏歡快的兒童詩歌,詩歌給孩子們描繪一幅色彩斑斕、美好和諧的畫面,孩子們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執(zhí)教過程中,教師在學習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重點放在孩子們的口語表達上:彩色的夢境還會有什么呢?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想說,要說,會說??墒菃螒{語言的情境創(chuàng)設,二年級的孩子空間創(chuàng)設能力不足,這可是個難題,可是教師并不著急。我發(fā)現(xiàn),原來聰明的教師早已做好準備,他在每個小組中安排了三位“學習小達人”。想要成為“學習小達人”很簡單,那就是要做學習的“前鋒”,顧名思義,能夠提前做好學習的準備工作?!皩W習小達人”拿出了自己畫的彩色夢境,繪聲繪色地講述著自己的夢境,孩子們聽得目不轉睛。在“學習小達人”的帶動下,孩子們紛紛拿出了彩筆,先畫畫,后講述,自己給自己創(chuàng)設“彩色夢境”的情境,整個課堂都是天真的、彩色的,孩子們的自學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當今社會,只有合作才能共贏。同樣,在小學生的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非常突出。不僅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在聆聽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時,教師就將小組合作學習推廣到了教學中去。這是一篇語言簡單,但蘊含深刻道理的童話故事。既然是故事,那么除了讓學生明白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外,還要讓學生能夠把故事講出來。課文中對于小紅馬的嘲笑,小駱駝非常難過,駱駝媽媽引導小駱駝通過沙漠之行,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器官的奧秘,感悟出:判斷事物的美與丑,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看實質,看有沒有實際用處。課文的理解上,難度不大。在講故事環(huán)節(jié),學生也非常踴躍,你爭我搶,都想展示自己,但是基本上是在復述課文,失去了講故事的趣味性。課堂很熱鬧,但課堂秩序比較亂。這時,教師提出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匯報,要求一個人講故事,其他組員表演,這樣對課文的學習更加深入。那么問題來了,如何分工呢?誰來講?誰來演?如何讓講與演栩栩如生呢?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安排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多次嘗試,最終選出最為合適的人選,進行小組匯報??此坪唵蔚牧鞒蹋墒菍W生來說,卻是合作的考驗。在這一學習過程中,首先,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強化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當一個人的力量不足時,我們需要借助集體的力量,讓孩子們知道合作力量大。我們要的不僅是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成長。其次,這樣的學習方式刺激了小組之間的競爭,有了競爭,才會有提高,才會有進步。在日復一日的學習過程中,要時刻給孩子注入新的活力,讓他們擁有持續(xù)學習的動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巧妙地轉化師生間的不平衡關系,在無形間將學習的主體轉移到學生身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隨之提高。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伊索寓言》時,教師就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篇課文包含三則寓言故事,分別是《狐貍和葡萄》《牧童和狼》《蟬和狐貍》。故事內(nèi)容簡單易懂,可是如果只依靠教師單純的講授,就會失去很多趣味性,另外學生也提不起學習興趣,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通過了解,執(zhí)教教師在上課前,將學生分為三組,分配學習任務,要求每組學生負責一篇故事,做到讀到位、講生動、明道理。課堂上,每組學生各自都有新穎的展示方式,學習熱情特別高漲,精神飽滿,課文朗讀響亮生動,故事講得娓娓動聽,也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所揭示的道理,課堂完全由學生自己主宰。教師充當主持人和總結者,加以適當?shù)募m正,這節(jié)課學生學得扎實、開心,教師聽得有味。在相同教學時間里,既完成了教學內(nèi)容,又讓學生得到了表現(xiàn)的機會,兩全其美。課后,我采訪了幾位學生,他們說教師相信我們,讓我們自己當“小教師”,教師當學生,我們自己是主人,所以特別開心,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v觀整堂課,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授者,而是傾聽者,是輔助者,學生也不只是“接收器”,而是“小主人”“小教師”,這無形當中就轉變了師生的關系,必然催生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幼芽。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交流方式更加多樣,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學會了合作,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善于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也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學生的主動學習,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