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瑪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qū)第一初級中學 西藏 昌都 854000)
應試教育的思想已經(jīng)深入人心,這樣既制約了教師教學方向的多樣化,又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多方向的發(fā)展。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的教學模式是單一的,固定的。因此由教師組織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活動,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也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這種在課堂上盲目講課,課后布置作業(yè)的教學形式,對于我國西藏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對于問題有針對性的想出解決策略。實施有效的教學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具體闡述一些新觀點,希望對有序推進我們之后的實踐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西藏地區(qū)的初中生不喜歡寫作、不會寫作的現(xiàn)象很普遍,他們的寫作水平亟待提高,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主觀意識。為了指導學生參與課堂寫作,藏語文教師必須考慮他們的性格特征,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和個人喜好等因素,并將有效的寫作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前中后三個階段。全面引導學生寫作是學生掌握寫作方法的關鍵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有些學生不知道如何寫作,老師就必須幫助他們解決“怎么寫”和“如何寫”的問題。例如,介紹一個故事,討論一個話題,通過列舉拓寬學生的寫作思維,讓他們觀察生活,大膽地提出想法。它主要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寫作思路與脈絡。教師除了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自己的寫作風格和文體特征外,學生自身還必須了解上下文和寫作的目的。因此,學生必須學會不斷補充和豐富學習和生活經(jīng)歷。每當寫作的學習培訓結束時,所有的老師都必須進行概括和評估,不僅要對全體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與指點,而且還要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寫作給大家進行借鑒學習,并通過比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愛好對于初中藏語文寫作的教學很有幫助,一旦他們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他們的學習動力和寫作靈感就會逐漸顯現(xiàn)出來,做到下筆如有神。興趣不僅是學生的老師,也是學生持續(xù)性學習的前提條件。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應賦予學生寫作的主動權。他們可以自己決定寫作的時間和形式。所以教師只需要正確引導他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感受生活,日常生活的積累有利于學生時刻保持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隨時隨地靈活地寫下自己情感的真實感受。這樣,當學生自己遇到寫作命題時,他們就不會不知所措,茫然不知從何下筆。只有當喚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才是引起他們寫作的好方法。
在初中藏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新的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明確教學目標,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有計劃性地培訓學生。以學生基礎和實踐為基礎建立明確的分步培訓目標,并指導學生參加寫作培訓活動。這樣就能夠可靠地完成預期的教學職責和培訓目標。為此,我們將逐步實現(xiàn)針對學生的培訓目標。
情境教學是初中藏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一種途徑。教師創(chuàng)造一種情景有助于學生身處其中得到實際的體驗,這對他們的寫作是十分有益的。為此,教師應充分運用這種方法,教師可以貼近這種環(huán)境命名作文的主題。例如“我心目中的榜樣”,當學生看到這種寫作標題時,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會是他們的好朋友或者身邊的同學。這樣的命題,學生就會自然將環(huán)境設置為校園,情景和作文命題融合在一起,對寫作情況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教師對學生寫作方式的引導是初中藏語文發(fā)揮效果的教學內容之一。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在生活中最真實的感受,讓他們善于通過作文表達。本質上來說,作文就是教師鼓勵學生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在寫作中描述他們最真誠和最直接的情感。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同時感受事物,例如聽覺、視覺、嗅覺等等。學生可以同時看到多個方面的生活,把抽象的實物轉化為書面的形式展現(xiàn)給大家。這將會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技巧,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經(jīng)常寫一些短文,記錄生活中的片段。這樣要求的好處是學生完成寫作后就會產(chǎn)生滿滿的成就感。而且由于寫作量相對較小,學生的完成速度相對較快,這對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自信心很有幫助。
綜上所述,關于初中藏語文作文的有效性教學還需在今后作更進一步的探討。但是教師需要明白,對學生寫作技巧培養(yǎng)的過程,在初中藏語文的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藏語文作文教師在上寫作課時,要善于以上方式表達對學生寫作進行引導,并鼓勵學生通過作文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不斷嘗試結合多種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