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江蘇省東??h橫溝中學
基于新課改標準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這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放在教育主體地位的重要表現(xiàn)。本文中的體驗式教育重點是基于體驗式教學理論知識進行思考如何在初中體育課堂中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來,并對體育知識有所體驗和感悟。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堅持教學目標并完成科學的教學實踐,幫助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與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和問題研究中來,這都是對于初中體育體驗式教學的實現(xiàn)手段。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的加入不斷幫助學生重視體育課,形成自己的體育知識架構,并且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最終從身體和心理兩個層面完成初中體育教學。體育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是決定一名教師職業(yè)生涯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的根源所在。職業(yè)認同感就是一名教師是否可以在其任教期間可以發(fā)自內心的對這一職業(yè)有所熱愛,認識到這一職業(yè)的價值所在,明確自己的職業(yè)意義,并且可以在這一職業(y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fā)現(xiàn)職業(yè)中的樂趣。這種認同感既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也是教師職業(yè)在持續(xù)過程中的一種狀態(tài)。為此,教師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同時,也是將自己職業(yè)未來進行思考的過程,將學生的教學與自身職業(yè)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更可以幫助教師進行開展更高質量的教學。
體驗式教學的實施基礎是要基于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這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得更加適應時代性的創(chuàng)新改革,在傳統(tǒng)的體育知識教學的基礎之上利用情景教學、游戲教學、混合教學等方式進行體育知識的傳授。主要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內了解體育知識,并完成知識吸收和應用練習。介于體育課堂的自身的戶外實踐性特點,體育課堂自身就擁有體驗式教學的因素,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體驗模式與現(xiàn)代化體驗式教學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進行教學學生機械性練習。但是,新時代的體驗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驗感受”,在學生積極參與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完成身心的鍛煉和培養(yǎng),是實行新型體驗式教學的目標。
初中體育教學一定要基于體驗式教學模式開展,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保證教師的主導地位。體驗式教學并不是一味地放縱學生太過“自由式”的學習,而是要在教師與學生的不斷互動中進行體育教學。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為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和了解體育知識作出正確的示范和指導。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也可以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加熱愛體育鍛煉。
相較于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增加初中體育課程中的體驗因素更加有利于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大部分是抱有“自由活動”的心理開展課程的。學生對于課前熱身等環(huán)節(jié)也無法做到認真對待,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辦法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這就導致教師的體育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也沒有辦法完成教學目標。體驗式教學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增加教學過程中的體驗因素可以提高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體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不斷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另外,體驗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對于體育課堂內容產(chǎn)生更加深層次的想法,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記憶,這也可以幫助學生認識體育鍛煉的深層次本質內容,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例如,教師設置教學項目時,可以應用利于學生思考且具有互動性的項目,一方面不會造成學生的體力透支,避免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再以此為基礎循序漸進的增加運動量,這些項目需要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要新鮮有趣,如跳繩、踢毽子、籃球運球接力、跳房子等活動項目。這些活動具有互動性,學生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不但要進行思考自身的問題,還要思考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項目比賽,通過學生的求勝欲望,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也就大大提高,通過這樣豐富有趣的競賽活動,學生也能夠體會到合作的魅力,從而讓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并且通過這些運動形式,學生能夠充分地體會到運動的樂趣,通過一個學生的快樂感染更多的人,讓學生產(chǎn)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欲望,充分地調動初中生參加體育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比如說,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本班學生進行客觀地分析,在了解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進行體育教學,要比刻板的套用老式的體育教學更加具有科學性。如果在一堂課上,做了過多的訓練,違背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需要,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習,還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容易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造成一定的傷害,也影響了學生在下一節(jié)課時進行學習,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來說,應對學生進行客觀的分類,根據(jù)學生的身體機能、綜合素質進行分類,如有的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好,有的學生肌肉比較強,有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比較好,根據(jù)這三類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類,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計劃。
例如,在進行田徑教學中的立定跳遠教學時,就是鍛煉學生對于腿部力量的運動技巧。為此,教師可以進行相關的游戲設定: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教師設定一百米距離的直線跑道為比賽場地。利用體操墊設置障礙,學生在沒有障礙物的跑道上,以跑步的形式前進,在遇到障礙物時,則以蛙跳的形式越過障礙物,然后再繼續(xù)跑步去往終點處,每一小組中,最先到達終點處的學生判為獲勝者。一方面,跑步有助于刺激神經(jīng)細胞變得亢奮,讓學生的身體迅速變得靈活起來;另一方面,蛙跳也有助于拉伸學生的腿部韌帶,在短時間內提高腿部的力量。如此,學生愛玩游戲,以游戲的方式教學,學生也能夠聚精會神,用心投入到游戲活動中來。
首先,體驗式教學是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必要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體育技能的了解和體育知識的吸收,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體育鍛煉的目的,這也是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其次,體驗式教學是戶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全身心地融入戶外體育鍛煉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激發(fā)學生保持積極鍛煉的心態(tài)。再者來說,體驗式教學就是要豐富體育教學的模式,比如體育游戲中的數(shù)字應用,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涉及數(shù)學、語文等知識的融入,這也是初中體育教育與其他學科的科學融合的教學體現(xiàn)。這對于學生的體育技能和心理培養(yǎng)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的有效方式,這也為學生的未來學習道路提供了良好的身體基礎和健康的心理基礎。
體驗式教學一改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設置學生體驗環(huán)節(jié)的過程就是對體育技能進行教授的過程,在輕松的氛圍下進行體育技能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動作技巧并加深印象。技能的掌握對于體育的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在新課改的要求和陽光體育開展的大環(huán)境下,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體育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的培養(yǎng)是初中體育教學的新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發(fā)地積極鍛煉,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和現(xiàn)實情況等關鍵因素,進行學生的分層次教學,開展適合學生的體育競賽增加學生的體驗感和參與感,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體育技能和運動技巧。充分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越性,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效率,最終完成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和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根本教學目的。
基于現(xiàn)階段的初中體育評價模式,更多的是對學生體育競技技能的評價,體育評價大多是通過考試進行跑步、跳遠等內容的測試,這種評價方式是片面的不夠科學,學校應該將課堂的體驗式過程也加入評價中,評價不僅僅局限于成績評價,應該增加學生互相評價、教師互相評價、師生互相評價、家校聯(lián)合評價等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體育課堂,同時可以傾聽學生、教師、家長等多角度的心理需求和意見。這對于初中體育教學的今后的發(fā)展和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體驗式教學是初中體育教學的必將之舉,基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進行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調動學生全方位的感官體驗,引導學生不斷加深對體育鍛煉的感悟,增加師生之間的有益交流,不斷完善初中體育教學,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道路提供有力的身體和心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