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思齊 遼寧歌劇院(遼寧交響樂團)
音樂本來就很難有效吸引聽眾,但要想真正使音樂看起來不再刻板,同時擁有一定的活力與靈動性,就不能只在音樂表演過程中哼唱其旋律,還必須在音樂表演過程中把作者所想傳達的情感,和歌手對作品的認識有效融合在整個音樂表演流程中。這樣才能真正讓聽眾聆聽聲樂演唱時快速進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從而真正起到身臨其境之感;而聽眾的耳朵以及內(nèi)心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迅速被抓住,真正將作品完美地展示出來。
在音樂表演過程中,學會相應的表演技能并不代表可以有效贏得觀眾青睞,而能否真正影響和感動觀眾的還是情感的表現(xiàn),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音樂表演流程中情感處理的重要價值。在聲樂表演流程中,表演人員在表達心中情感的時候,聽者自然能夠被其所呈現(xiàn)出來的情感所打動,同時折服于聲樂演唱人員的演唱水平;這樣就能讓聆聽者在聆聽過程中與演唱者產(chǎn)生相應的心靈感應,從而真正有效地打動聆聽者的內(nèi)心,起到以情動人的效果;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聲樂演唱的魅力,讓整個聲樂演唱因此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進而真正有效打動人心。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對于情感的表達可以與創(chuàng)作主體的審美情感產(chǎn)生有效的相互互補、交織,同時還可運用歌曲創(chuàng)作這一文藝形態(tài),更有效的表達其情感。作曲家在完成藝術創(chuàng)造的時候,根本上就會折射自身的情感,這也是其審美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會和作曲家自身的審美理念、審美才能和審美情感密切關聯(lián);因此演唱人員在表演前,一般都必須先對音樂內(nèi)容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和感受,只有真正有效認知聲樂演唱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意圖、創(chuàng)作時代以及流派等多項內(nèi)容才能為之后的情感處理打好基礎。在音樂表演過程中,音樂表演人必須要正確掌握好演唱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基調(diào)、情感發(fā)展邏輯,既不要自作多情、擅自表達個人情感,還必須在創(chuàng)作情感過程中把這種情感感受和作曲家的個人審美意識有效聯(lián)系到一起,通過了解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情感,真正了解其所蘊涵的個人審美意識,并同時聯(lián)系其個人的審美意識及其藝術理念,真正有效促進聲樂演唱活動順利推進。
人的所有動作、情感生活、及其個性特點都是非常復雜的心理活動,必須在總體上遵照特有的心理技術體系完成。而一般情況下,人的心理技術是相當復雜的一種社會心理,均離不開人們的社會性生活。正因如此,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加上其專業(yè)知識和才學,情感才會更加豐厚,才能真正地從藝術審美活動中得到更加良好的情感感受。而音樂表演人員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是否豐富,也是影響其情感處理能力的關鍵因素。對音樂表演人員來說,社會生活經(jīng)驗從根本上就是不斷獲取和釋放情感的一種過程;在一般情況下音樂表演人員也會將這種情感信息進行分門別類,并且基于此,生成情感庫存,這樣在需要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可以直接打開情感庫存,從而真正有效提高聲樂演唱人員情感處理技巧,讓演唱人員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更為豐富的聲樂演唱靈感。而這種形式下的聲樂演唱自然也是樸實不造作、貼近實際生活的表演,也是成功的聲樂演唱。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情感處理影響本身就涉及到了歌唱者生活體驗與作品的契合度,情感本就源自于實際生活,所以要想做好情感處理,自然需要聲樂演唱人員具備一定的社會實踐基礎,這樣才能讓聲樂演唱更加合理,從而有效滿足群眾的審美需求,真正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激發(fā)聆聽者的共鳴。為此,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人員要想讓自身的整個演唱變得更加的生動、真摯且逼真,一定要置身于作品之中進行體驗,利用自身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來領悟其中的情感,真正以真情實感有效點燃聆聽者的情感共鳴,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聲樂演唱情感表現(xiàn)力,有效震撼觀眾內(nèi)心,真正提升聲樂演唱效果。
綜上所述,聲樂藝術本身也并非一味地要求演唱技巧的藝術形式,它屬于一種綜合性藝術。其核心內(nèi)容是情感表達,需要歌手在音樂表演的時候保持真情實感,但同時還必須表達出美的情感體驗,如此才可以使音樂欣賞者從中體會到美的情感熏陶。為此,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把握情感處理的影響因素對于聲樂演唱而言十分重要,演唱者一定要提高重視,做好演唱情感處理,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聲樂演唱感染力,吸引到更多的受眾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