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論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精神物質水平的追求越來越高。并且社會各方面都得到高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也正蓬勃發(fā)展中,而建筑建材所使用的材料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加強對火災因素的防控。當前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其功能也逐漸從單一的辦公建筑和居住建筑向娛樂、餐飲、酒店和商業(yè)等綜合建筑轉變,而這樣的高層建筑聚集了大量的人、材料和電器。當發(fā)生火災時容易造成人員安全問題,因此,本文針對高層建筑火災因素展開分析,闡述了幾點防火安全對策,希望對今后建筑火災問題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因素;防火;安全對策
1 引言
目前,對于高層火災的引起因素有很多,我們需要做到嚴防,盡量避免火災的出現。由于當前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火災疏散通道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人員密集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混亂。因此,我們需要對火災的特點進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火。
2 高層建筑的特點及其火災特點
2.1高層建筑的特點
中國大多數高層建筑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建筑結構比較復雜,主樓高,樓層多,樓層附近圍著裙房;其次,高層建筑內部結構復雜,人員也較為密集,其用途與辦公樓、商業(yè)建筑、酒店和住宅建筑融為一體;最后,不少高層建筑中存在易燃物品,易引發(fā)火災。有許多可燃的裝飾材料,如墻壁覆蓋物、天花板、墻紙和塑料墻壁覆蓋物。當受外部因素影響,電纜等絕緣材料也會成為可燃物品。不僅如此,在高層建筑中發(fā)生火災,其疏散和救援非常困難。同時,火災造成的損失也很嚴重。
2.2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高層建筑火災的特殊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火災因素很多,因為高層建筑本身建筑面積大,功能復雜,自身存在較多的火災安全隱患。其次,當發(fā)生火災時,其或是蔓延的途徑有很多,一般高層建筑會建設專業(yè)豎井,引導或是往豎井方向流出,大大提高了火勢蔓延速度。此外,火災的快速垂直蔓延可能會給人員疏散帶來困難,人們可能會被燒死、被煙熏死,或者冒著生命危險從建筑物上跳下來而死亡。最后,很難補救火災。由于高層建筑消防設施的局限性,消防工作難度大,危害嚴重。
2.3火勢迅速蔓延
(1)由于高層建筑內氣流速度快,一旦出現火災,將很難撲滅,形成大規(guī)?;馂臑碾y。(2)高層建筑中的火災傳播迅速,同時也受到煙氣效應的影響。一般來說,高層建筑中有大量的管井和排氣管。如果這些管道的耐火性差,一旦發(fā)生火災,火勢將通過這些管道迅速向上蔓延,形成煙囪效應,這與前面所分析的高層建筑火災特點類似。此外,這種堆疊效應式的火災比其他情況蔓延得更快。一般來說,樓層越高,火勢蔓延得越快,擴大火災范圍。(3)高層建筑內部的可燃物多,尤其是住宅建筑,居民室內存在大量木材、布材、塑料等可燃性材料,會增大火勢以及蔓延速度。
2.4火災撲救難度大
當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消防隊員除了滅火之外,還必須救人。與多層建筑火災相比,救援發(fā)生率高的火災非常激烈,在高層等待被救援的人也越來越多,增加消防人員的工作困難。而一般等待救援人員較多時,我們需要遵循先救人的原則。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在高層建筑中救人比滅火更難。在長期的疏散和救援中,火勢會不斷擴大,這可能會影響到在救人過程中滅火的最佳時機。
3 高層建筑火災原因因素分析
高層建筑火災的關鍵因素是消防安全系統(tǒng)。通過對高層建筑火災因素的分析,可以提出更好的防火措施。引起高層建筑火災的因素有很多,要想有效地提出防火措施,建立消防安全體系,就需要準確、詳細地分析高層建筑火災的原因。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火災是有原因的,每一次火災都有一個特定的過程。高層建筑在發(fā)生火災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三種因素的存在,即可燃物、助燃物以及火源。有了這些必要的條件,就需要足夠的致災因素來引發(fā)一場大火。致災因素主要包括高層建筑的結構和建筑材料,火災報警系統(tǒng)以及相應的滅火措施和應急對策是火災發(fā)生中具備的充分條件,然而在充分和必要的條件下都存在隱患時,才有可能發(fā)生火災。
3.1高層建筑火災因素
燃燒需要相應的條件,即有一定濃度的火源、可燃物和助燃物質,沒有其中任何一種都不能形成火,尤其是高層建筑擠滿了人。當然,有些人有吸煙的習慣。煙頭足以讓可燃物燃燒。此外,高層建筑內部的電力負荷過大。當線路承受不了大的電壓負載時,線路就會燒毀,煙頭和電線燃燒是火源。當然,由于高層建筑中人員復雜,火源也可能來自人為縱火。高層建筑中的裝飾材料非常復雜,容易燃燒。這些建筑材料、辦公材料或裝飾材料可以為火災提供可燃物。高層建筑沒有密封,所以空氣可以自由進入。空氣中的氧氣是一種很好的助燃物質,它能使可燃物燃燒得更快。目前,這三種燃燒因素在高層建筑中非常豐富,并且有很多火災因素。
3.2高層建筑火災蔓延階段
高層建筑火災后會逐漸蔓延,但高層建筑內部防火措施并不完善。樓層越高,需要的消防設備越多,而當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后,會逐漸蔓延到較高的樓層,其中高層人員難以及時疏散。此外,高層建筑的消防能力較低時,容易出現火災危害。消防設備的缺乏主要是由于建筑開發(fā)商沒有按照建筑設計進行相關施工,以尋求更大的經濟效益,高層建筑消防管理人員沒有仔細檢查內部消防設備,很多消防設備損壞或丟失,所以火災發(fā)生后內部人員無法通過內部消防設備控制火勢的蔓延。此外,高層建筑中的企業(yè)沒有對員工進行消防知識的培訓,這使得他們不知道如何使用消防設備,從而導致火勢蔓延越來越快。一般高層建筑在進行建筑設計過程中,會根據常規(guī)的防火進行設計,建設消防滅火噴淋系統(tǒng),設置常規(guī)消防工具(如滅火器、消防斧等),以便在遇到火災問題時,可以阻止火災進一步蔓延,但這些防火措施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實施。為了省錢,高層建筑的施工單位采用了價格低廉的耐火裝飾材料,從而為火源提供了更好的可燃物。
3.3疏散設施不完善
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后,必須及時疏散人員,以確保里面人員的安全。然而,高層建筑的疏散設施通常設計較少,安全通道也不是很明顯。一些高層建筑內部企業(yè)在安全通道內堆放貨物或堵塞安全通道入口。缺乏一定的消防防范意識,導致火災發(fā)生后,高層建筑人員無法安全有序的通過安全通道進行逃生,這使得火災造成的危害程度更大。
4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對策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構建以管理為綱、以技術為手段的消防安全體系,突出管理對技術的指導和協(xié)調原則,符合當前國情和實用的現代消防安全理念。
4.1建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體系
安全是“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協(xié)調的最佳狀態(tài)。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做的是采取技術措施保證自身和系統(tǒng)的安全,使系統(tǒng)有能力保證安全狀態(tài)。同時,我們進行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體系過程中,需要協(xié)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利用現代技術和管理手段,處理好人-機-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在建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體系的過程中,應將消防安全視為建筑不可分割的子系統(tǒng),明確消防安全的組織機制和目標,研究設計、施工、驗收和施工階段消防安全工作的特點,增強消防安全工作的可操作性,形成高效的消防安全體系。
4.2規(guī)范高層建筑的安全設施
同時,高層建筑還應具備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并對高層建筑進行分區(qū)防火,控制好建筑面積,并盡可能使用更寬容的材料,以確保消防隊有足夠的時間滅火和疏散人員。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在高層建筑中設置避難逃生樓層,便于在發(fā)生火災時,可以及時往逃生場所進行避難,最大程度減少人員的傷亡。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增強火災情況下的疏散手段,比如在高層建筑中設置消防電梯和疏散走道等,以多種方式疏散人群。
4.3加強高層建筑的消防管理
在防火過程中,高層建筑的消防人員需要具備專業(yè)的消防知識,以處變不驚的狀態(tài)來應對火災情況。與此同時,認真對待崗位,了解崗位職責以及義務,并定期開展消防培訓,及時掌握最新的消防信息。此外,可以結合自身對高層建筑的防火情況制定對應的消防制度,完善消防管理措施。消防管理人員應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并在此基礎上對防火門、火災自動報警器、自動噴水裝置等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通過對高層建筑消防手段的定期檢查,確保消防管理實施到位,并有效提高人們對消防管理的意識。與此同時,在強化高層建筑的消防管理時,消防部門應嚴格管理和監(jiān)控高層建筑單元。建筑施工前,建筑單位需要將消防相關器材與消防部門進行溝通,制定合適的消防管理手段,并督促建筑單位按照消防部門的規(guī)定施工。不少建筑在設計中需要提前考慮到消防通道等的建設,待建筑施工完成后,消防部門需要進行檢查,確保消防安全,從而有效減少火災事件發(fā)生。高層建筑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建筑消防體系,根據建筑特點制定和完善消防預案,全面做好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降低消防安全事故發(fā)生率,減少消防安全事故損失。
4.4增強防火意識,普及逃生方法
我們可以定期開展消防培訓,普及逃生方法,遇事冷靜判斷疏散標志的方向,從而選擇正確的逃生方式和方向,避免盲目行動增加危險的可能性。同時,人們也應該學會利用有效的逃生條件,通過建筑物墻壁上的陽臺和落水口逃生,爭取逃生時間,做好高層建筑的防火工作。
5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層建筑中存在的火災因素,我們需要盡量避免,采取有效的防火安全對策,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與此同時,制定建筑消防安全制度,規(guī)范高層建筑的安全設施。此外,人們也需要加強消防意識,組織參與消防安全培訓,學習消防知識,掌握基本的火災逃生技能。
參考文獻:
[1] 計朝暉.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智能? ? ?城市,2018(6).
[2] 劉偉.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消防界:? ? ?電子版,2017(11):104,106.
[3] 白劍.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城市建? ? ?筑,2015,(017):201-201.
[4] 徐成.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城市建? ? ?筑,2014(20):229-229.
[5] 柴鵬.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建筑知? ? ?識,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