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亮
“現(xiàn)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后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tài)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啟示我們,決勝脫貧攻堅的沖刺階段,不僅要拿出盡銳出戰(zhàn)的扎實行動,更要堅定敢打必勝的精神意志。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源自《詩經(jīng)》中的“小康”一詞,代表著幾千年來中國人對殷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們黨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guī)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鐘,貧困人口數(shù)量都在減少,貧困地區(qū)的“版圖”都在縮小。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雖然我們已經(jīng)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脫貧攻堅戰(zhàn)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還要走最后一段最艱難的路,還要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這個“難”,難在剩下的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難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挑戰(zhàn)。勝負之征,精神先見。千難萬難,砥礪初心、堅定信心、下定決心就不難。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xiàn)行標準下農(nóng)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毖员匦牛斜毓?。承諾了就要兌現(xiàn)。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是一項“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不能打任何折扣,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曙光在前,重任在肩,越到最后時刻越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越到讀秒時間越要一鼓作氣、再接再厲,越要保持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忍不拔的毅力,切實兌現(xiàn)向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惫タ嗣撠毠浴白詈蟮谋尽保蜈A“硬仗中的硬仗”,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這場亙古未有的脫貧攻堅戰(zhàn),凝聚形成的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舍己為公的奉獻精神、萬眾一心的奮斗精神,與雷鋒精神一脈相承、相輔相成,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精神法寶?,F(xiàn)在,決戰(zhàn)貧困的沖鋒號角已經(jīng)吹響,讓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迎難而上、攻城拔寨,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勝利,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