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 宇
對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的探討
庾 宇
(梧州市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廣西 梧州 543000)
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以幫助運動員更輕松高效地掌握一系列專項技能。但是若采用的訓練方法、手段不合理,運動員身體局部負擔過重,或者運動員處于急于求成的狀態(tài),則容易引發(fā)受傷事故,給運動員的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為從整體上提升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的綜合素質,文章對速度力量訓練進行了探討。
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策略
速度力量,是指人體在運動時以最短的時間發(fā)揮出肌肉力量的能力,是速度與力量的有機結合,同時也是力量素質中較為特殊且至關重要的一項素質。對于力量訓練,不能局限于“力量”本身,而應聯系力量的生理生化機制以及運動項目的特點,還有運動員自身情況,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做更深入地研究與分析。由此,兒童女子體操訓練要想取得理想成果,就必須重視速度力量訓練本質和規(guī)律研究。
一是,密切關注訓練課的結構變化。對于兒童體操訓練來講,課堂結構應堅持娛樂聯系素質,以娛樂與技術有機整合的綜合性訓練課為主。女子體操的四個項目中,有三個是以腿部訓練為主的項目,以上肢為主的項目只有高低杠。所以,為了避免運動員腿部出現疲勞性損傷,隨著訓練年齡的不斷增長,訓練課結構的調整以及素質、技術訓練上的界限要給予清晰呈現,通過進一步規(guī)范訓練課的內容來取得更為理想的訓練成果[1]。
二是,始終遵循娛樂性原則。為了吸引更多運動員全身心參與其中,取得更理想的訓練成果,兒童體操訓練課要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通過游戲等靈活多樣的方式來快速集中運動員上課的注意力,輕松、高效地完成各部分訓練內容。同時,教練員還要將不同階段的訓練意圖,以及教學內容、要求恰當地融入娛樂之中,以此來全面激發(fā)、有效保持運動員的訓練興趣,使其能夠積極、勇敢地面對各類挑戰(zhàn),克服心理恐懼。
三是,加強循序漸進和直觀性教學原則的貫徹。在實際訓練中,教練員要盡可能多的為運動員做示范,或者組織兒童體操運動員觀看優(yōu)秀運動員的訓練錄像和比賽視頻。同時,還要重視各類信息技術手段的靈活引用,幫助其準確把握訓練的關鍵點,將整個項目訓練的重點內容突顯出來。堅決貫徹循序漸進原則,不論是哪個項目都要堅持從基礎到技術,再從保護到脫保;動作幅度也要遵從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的順序,使運動員準確把握動作節(jié)奏以及規(guī)律性。此外,對于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安全教育工作也要給予有效落實,確保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從小就擁有健康心理和堅毅的性格[2]。
四是,教練員要充實和完善自身素養(yǎng)與指導能力。在日常訓練中,教練員要經常為運動員提供動作練習的保護,這樣既可以及時糾正運動員的技能,也能幫助其消除恐懼心理,為其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還要指導運動員進一步了解競賽規(guī)則??梢越M織一些模擬比賽,讓運動員按照標準競賽的程序來進行比賽,使其盡早熟悉、適應比賽氛圍[3]。
對于體操速度力量訓練來說,單個動作或者成套動作的快慢是其主要特征。例如,在某一特定時間、空間的器械上完成跳躍、空翻轉體以及回環(huán)和倒立等動作。速度力量訓練主要涉及以下三個類型:一是一般基礎力量訓練。主要是為了全面發(fā)展運動員總體肌肉力量,促進神經肌肉系統(tǒng)對運動負荷的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為專項基礎力量的發(fā)展做準備。一般基礎力量訓練的訓練手段相對較多,涉及范圍也較為廣泛,訓練強度相對較小,但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模仿優(yōu)秀運動員的訓練方式。肌肉收縮特征的發(fā)展是力量訓練的重點,但力量訓練也必須要涉及柔韌性,以及拉長肌肉方面的工作,以此為運動員在實際運動中,關節(jié)的動作幅度、活動范圍的合理性提供有力保障,進而幫助運動員輕松高效地開展各項訓練。二是快速力量訓練??焖倭α坑柧毚偈挂话慊A力量、專項基礎力量向專項技術等方面合理轉換。主要是練習者在自身體重的基礎上充分開展的一系列具有一定難度的跑跳動作,再輔以類似體操技術動作的連續(xù)快速伸屈練習。三是專項基礎力量訓練[4]。主要是以肌肉的最大隨意收縮來抵抗無法克服的阻力,在此過程中會出現最大力值。同時還要與強度相對較大且比較集中的訓練手段相結合。對于女子體操的四個項目來說,有三個項目是主要通過腿部來完成的,所以應充分重視發(fā)展腿部爆發(fā)力和跑的速度訓練,以此來促進女子體操運動員速度力量的顯著提升。
體操項目的動作結構、時間、空間概念性較強。其中,空間主要是物質存在廣延性的體現;時間主要突顯物質運動過程中的順序性、持續(xù)性;而動作結構則指的是每個完整體操動作擁有獨特的外部特征和固定的內在聯系。對于速度力量訓練與時間、空間以及動作結構的特征,從時間、空間以及動作結構特征層面來說,速度力量訓練要與體操相關項目的技術動作、比賽要求的力量相符合;從運動實踐來看,速度力量訓練水平與相關動作掌握的是否準確、熟練有著密切聯系,動作技術水平越高,肌內協調、肌間協調效果也就越顯著,動作結構、時間、空間的特征也就更加合理且顯著[5]。
在國際女子體操規(guī)則中,高低杠的轉體度數在10°之內,扣0.1分;若處于10°-30°之間則扣0.3分;若處于30°-45°之間則扣0.5分。對于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來說,啟動速度較為迅猛是其完成的一個顯著特征。在此過程中,動作的動靜轉化不僅迅速且要求極為精準。一般情況下,自由體操的全套動作以及平衡木動作是在1分30秒內持續(xù)用力,而高低杠的持續(xù)用力時間為25-30秒,跳馬的持續(xù)用力時間一般在5-7秒。動作空間、時間的精準度越高,相關動作的技術水平以及審美價值也就更高。對于體操競賽來說,其勝負往往受到力度美、造型美以及幅度美等方面的影響。所以,在體操速度力量訓練中,應結合具體情況適當融入一些與動作因素密切聯系的元素。對于兒童女子體操的速度力量訓練來說,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要加強腿部力量的訓練,以此來全面適應自由操、跳馬以及平衡木三大項的技術要求。同時,在實際訓練中也要密切關注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狀況,靈活引入游戲、競賽誘導等方式來優(yōu)化訓練內容與成果[6]。
首先,教練員要及時更新自身訓練理念。速度力量訓練是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訓練的關鍵內容。創(chuàng)新不僅是一名優(yōu)秀教練員進一步深化素質的根本,也是培養(yǎng)發(fā)展運動員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路徑。為此,廣大教練員在實現對客觀規(guī)律準確把握的基礎上,要時刻督促自己從不同角度來加強思考,積極創(chuàng)新思路與方法,為訓練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速度力量訓練方法的創(chuàng)新,其實就是多種訓練方法的重新組合,或是探索全新訓練方法、形式與理念,在實踐訓練活動中實現應用效果的過程。要想取得理想的創(chuàng)新成果,教練員除了要具備較高專業(yè)素養(yǎng)之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同時,還要始終將把運動員的地位、潛能、利益以及發(fā)展視為核心內容,尊重、突顯運動員的主體地位,把運動員個體的積極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激發(fā)出來[7]。此外,教練員還要積極擺脫以往單一、枯燥又古板的訓練管理模式的束縛,為運動員拓展更理想的發(fā)展空間,使其可以在實際訓練中發(fā)揮出更理想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另外,在此過程中,還要加強運動員獨立人格和破除陳規(guī)的批判精神的培養(yǎng),從而使其真正成為擁有靈活態(tài)度且博采眾長的創(chuàng)造者。
其次是訓練方法、手段的創(chuàng)新。主要是指在競技體操訓練中,教練員要結合不同階段的不同訓練目的、任務和內容,引入與傳統(tǒng)訓練不同的方法與手段,促進競技體操訓練質量、水平的顯著提升。通過對體操學校的調查,以及對一系列文獻資料的分析,筆者認為可采用漸進法、獨創(chuàng)法、組合法等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比如通過懸吊訓練法能有效促進訓練效果的提升。懸吊訓練法作為一種新興的力量訓練方法,給體操速度力量訓練帶來的積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尤其適合應用于兒童女子體操速度力量訓練[8]。
懸吊法體能訓練是在非穩(wěn)定狀態(tài)下開展的一種力量訓練。懸吊法體能訓練中的最大負荷要比穩(wěn)定狀態(tài)下的最大負荷小一些,但是若負荷條件相同,那么非穩(wěn)定狀態(tài)下取得的訓練效果則更加顯著[9]。懸吊法體能訓練主要涉及開鏈運動、閉鏈運動以及單純的爬繩運動。在非穩(wěn)定條件下,速度力量訓練主要突顯的是肌肉的收縮與放松,以及身體在平衡與不平衡之間的快速轉化,還有肌體內的用力感覺。懸吊法體能訓練能增強神經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使得神經肌肉的協調性得到改善,為增強肌肉的速度力量和最大肌力提供有力支持[10]。
綜上所述,對于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來說,若不在速度力量訓練的時間、質量與方法等方面提出高要求,就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為了給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體操運動員,教練員應結合每個運動員的身心特點,以及未來發(fā)展需求等,通過綜合分析,制定出與其實際情況相符合的訓練方案和計劃。尤其是速度力量訓練上,要選擇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訓練方案,然后結合不同訓練階段的發(fā)展情況,對訓練內容、方法和進度做出恰當調整。
[1]湯自龍.少年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探討[J].西部皮革,2018,40(14):102-104.
[2]張榮洪.四川省執(zhí)行《中國少兒體操女子丙組規(guī)定動作》現狀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8.
[3]柯志鵬.對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速度力量訓練的探討[J].搏擊·體育論壇,2012,4(1):52-54.
[4]張?zhí)鹛?8-9歲少年女子體操運動員高低杠訓練內容與方法探索[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1.
[5]陳永青.10-11歲少年女子體操運動員基本難度動作選擇的理論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9.
[6]劉亮.7~10歲女子體操運動員下肢力量訓練理論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7.
[7]孫偉.我國12-14歲少年女子體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水平的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7.
[8]胡惠芬.從王文靜的成功探討女子兒童體操運動員的選材和啟蒙訓練[J].浙江體育科學,1988(增刊1):78-80.
[9]高鴻武.對少年女子體操運動員的訓練與選材的綜合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1986(1):32-37.
[10]張?zhí)N慧,吳玉昆.兒童女子體操運動員主要肌群爆發(fā)力的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83(1):10-15.
Discussion about the Speed Strength Training of Children's Female Gymnasts
YU Yu
(WuzhouYouth Sports School, Wuzhou 543000, Guangxi, China)
庾宇(1981—),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女子體操幼兒訓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