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雖然大多數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但很多高中生在英語寫作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無法流利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無法寫出地道的英語文章。反思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他們的問題更多的來源于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更為注重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和記憶,以及對語法的熟練使用,學生也只重視語法練習和單詞的重復記憶。雖然這些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但絕不是語言學習的全部。此外,“輸入少,輸出少”也是導致學生寫作能力欠缺的原因之一。
語言的各項技能訓練應該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在閱讀中學生學習和積累了詞匯、短語、句型等,而寫作是語言輸出的表現形式之一,反過來寫作也能鞏固語言、驗證語言的使用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二者的相互作用,構建相應的互動模式,使二者有機結合。
那么,如何做到讀寫有效結合呢?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讀寫結合”旨在“以讀促寫”“以寫促讀”。閱讀與寫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整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的過程則是模擬閱讀的過程,二者不可分割。要做到“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教師可以從確定寫作任務、分析寫作技巧兩個方面開展讀寫結合,確保讀寫結合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要善于利用寫作話題、寫作任務激勵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提高學生閱讀的選擇性。例如,在向學生布置了題目為Healthy Eating 的英文寫作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選擇性地閱讀一些與此寫作主題相似的文章,讓學生從文章中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如“Eating in a healthy way and exercising regularly are the key to keeping healthy.”“have a balanced Diet”等。
其次,教師應在指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課文Healthy Eating 時,筆者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讓學生在課后以“how to keep fit”為主題查找有關資料,仿照課文寫發(fā)言稿。在寫作任務的驅動下,學生不僅能夠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展開積極的思考,而且還能夠在課外積極查閱有關材料,了解相關背景,增加了不少與主題相關的知識。平時,筆者還會要求學生根據讀過的文章寫一篇概要寫作或讀后續(xù)寫,為了完成寫作任務,學生必須對文章中所描述的人和事有深入的理解,對文章的寫作手法和結構都要了解得比較透徹。實踐證明,通過“以寫促讀”,學生不僅能深入透徹地理解文章,而且還能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了解與主題相關的其他知識,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閱讀材料涵蓋的話題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料和語境,依據話題來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做法,特別是對寫作而言,不但能提供有關的線索,讓學生投入到有意義的語言學習活動中去,而且能發(fā)展更高級的語言技能。
例如: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必修一Unit 4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筆者把這一節(jié)課設計為讀寫結合課,旨在增加學生有關自然災害話題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分析、對比與綜合概括的能力,更好地了解地震的相關信息、造成的后果,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如何應對類似的自然災害、如何勇敢面對困難并積極投身抗災、救災和重建工作。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關注描寫地震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結構,通過詞—詞組—句子的關聯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并積累與地震、自然災害相關的詞匯和句子結構,為學生描述其他自然災害的寫作儲備素材;指導學生關注文章結構和寫作順序,并把這一寫作知識遷移到描寫其他自然災害的話題寫作中;創(chuàng)設與本文相關的寫作話題——洪災,要求學生完成一篇有關洪災的新聞報道。通過相關話題的寫作訓練,加深學生對洪災的形成、造成的損失、賑災措施的認識,而且能夠促使學生學以致用,把從本文中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寫作方法運用到新的寫作中,提高學生寫作內容的豐富性、深刻性、流利性、準確性,實現知識的創(chuàng)新遷移。具體操作如下:
Step 1:學習和掌握與話題相關的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型的用法:shake,injure,destroy,ruin,damage,rescue,shock,crack,numbers,etc;
Sentence patterns:the attributive clause/It seems as if.../All hope was not lost.
【設計意圖】讓學生掌握一些與地震相關的詞匯和句型,以便能用于描寫地震的場面中,甚至運用到描寫其他的自然災害中。
Step 2:閱讀文章、劃分段落、找中心句并歸納各段大意:
【設計意圖】通過劃分段落、找中心句、理解文章結構和大意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文章,運用圖表讓學生厘清文章的結構和寫作順序。
Step 3:討論What can we Do after earthquakes?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話題進行小組討論有助于他們在交流和合作學習中開拓思路,形成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Step 4:看視頻,寫新聞報道
讓學生觀看一段有關全國多地遭遇洪水圍困的視頻,圍繞“when,what,why”三個問題關注新聞細節(jié),并進行新聞概括。寫一篇有關洪災的形成、受影響的地區(qū)、受災情況、賑災措施的新聞報道。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與閱讀材料話題相關的讀寫任務——洪災,讓學生學會解決現實生活中要解決的問題,了解需要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目的,學會用語言“做事”,使語言學習充滿真實意義。
高中英語教材中課文的體裁涵蓋了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和議論文,體現了不同文體的特征,這些特征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知識和能力的基礎,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關注,并在寫作過程中體現這些文體的差異。
例如,筆者在教授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必修三Unit 2 COME AND EAT HERE時設計了關注文本結構的閱讀任務。
Task 1:
1.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passage?
2.Who are the lady and gentleman in the picture? What’s their relationship?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結構和故事中人物之間的關系。
Task 2:
用story mountain 分析故事:
Characters (who):Wang Peng,Yong Hui
Setting (when &where):unclear time; restaurant
Beginning:Wang Peng sat in his empty restaurant feeling very frustrated.
Build-up:He followed one of his customers into a new restaurant and pretended to be a customer.He Did research in the library and Decided to win his customers back.
Conflict: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restaurants was on!
Resolution:...
Ending:...
【設計意圖】story mountain 主要包括Beginning,Buildup,Conflict,Resolution 和Ending,是了解故事結構的一個工具,運用它有助于學生理順故事的脈絡,對故事的人物、情節(jié)、事件有更清晰的認識。
Task 3:
1.List Wang Peng’s findings.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WangPeng’s restaurant & Yong Hui’s restaurant,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有關故事細節(jié)的信息。同時讓學生學會用比較的方法來呈現更多的細節(jié)。
2.How Did Wang Peng feel as the story Developed? Find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at can tell his feelings.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找出表現人物心理、情感的詞,梳理人物的心理、情感,加深學生對故事發(fā)展的理解,也讓學生學會講故事時要對人物進行細節(jié)描寫,學會正確表達情感。
Task 4:
1.Retell the story with the main points of story mountain and Wang Peng’s feelings.
通過在閱讀教學中關注不同的文本結構,引導學生關關注文本的寫作方法,有助于增加學生的寫作知識。
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材料中豐富的話題,讓學生在原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訓練。對結構非常精彩或者語言很有特色的記敘文、議論文或說明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仿寫。例如,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在介紹節(jié)日時結構非常清晰:the festival—time of year/date—what it celebrates—what people Do,筆者讓學生模仿文本結構介紹一個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包括節(jié)日的名稱、節(jié)日的活動和喜歡的理由。在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必修三Unit 5 Canada —“The True North”里有對地理位置、氣候、環(huán)境、資源、歷史、人口、風俗習慣的描寫,并且有一些固定的表達,如located in,have a population of 等,筆者讓學生以Our City—Guangzhou 為題模仿課文的結構和語言進行仿寫。有課本為藍本,學生的寫作難度降低,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表達流暢、準確,讀寫教學模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小短劇或對話,如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必修二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必修三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等閱讀材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按照故事發(fā)生的順序將文本改寫為一篇記敘類文體的短文。
對于那些有可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空間的、故事性強的文本,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讀后續(xù)寫的寫作訓練,例如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必修五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筆者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厘清who,where,when,what 及how,然后按照原文中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時空旅行前—時空旅行—時空旅行后”和地點轉換順序從“太空艙內”轉向“太空艙外”,以及在太空艙外三個不同的地點hovering carriage,a large market,a strange-looking house 的所見所想,利用好文中的信息“Tomorrow you’ll be ready for some visits.”,構思好情節(jié)發(fā)展。在情節(jié)的安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要緊密結合原材料中的五個“W”的邏輯順序進行續(xù)寫。最后讓學生根據給出的首句“Next Day,we went to a very big farm.”,結合閱讀課上所學的故事的要素和上文所給信息展開想象,給原來的故事加上一個合理的、精彩的結尾。通過分析浙江省高考英語概要寫作真題以及《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說明英語科考試說明 》(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試用),筆者認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350 詞以內,難度適中的說明文語篇進行概要寫作。在讀寫教學中筆者常通過這樣的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概要寫作能力:①Read for the theme.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②Outline the possible events in each paragraph.③Reword topic sentences and main information.④Write based on the outline and use sentence patterns.最后把各部分通過連接詞連接起來,注意邏輯關系,完成概要寫作。
寫作素材無處不在,只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實際的知識水平,以及知識能力的要求,通過讀寫結合,潛心挖掘,設計多層次、多樣的寫作訓練活動,讓語言材料的輸入轉化為輸出,學生便可對有關其學習和生活的話題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不斷提升其寫作能力。實踐證明,圍繞文本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寫作活動,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好策略和方法。
要讓學生對讀寫有持續(xù)的興趣和動力,筆者認為積極、有效的讀寫活動評價很重要,它不但能讓學生認識自我,而且能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增加學生的讀寫信心和學習動力。讀寫評價的形式和內容要多樣化,可以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的方式。特別是在寫作后,學生自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進行高水平的思維學習;互評可以讓學生看到同伴的寫作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而判斷能力反之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評是教師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是全面的、有指導性的,可以讓學生明確進步和提升的方向。師評可以采取一對一面批、集體評講,或在作文本上寫評語等方式。評價的內容可以包括寫作的態(tài)度、過程、方法,作文中的精美段落、優(yōu)美詞句等,從而激發(fā)學生讀和寫作的興趣,提高佳作的輻射效益。同時也可以剖析一些較差的作文,說明其不足之處,進行優(yōu)劣對比,讓學生明確進步的方向。此外,筆者還經常收集學生的佳作發(fā)給每位學生讓他們共同分享??傊?,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及時進行恰當的評價尤為重要,不但可以提供給學生主題寫作的資源,而且能讓學生學習到一些好詞好句,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讀與寫的結合,不僅是教學方法上的結合,更是教學內容上的結合。通過教學內容將讀與寫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能夠鞏固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讀寫結合教學要求教師本身先讀透教材,對教材文本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取,并準備充足的讀寫材料,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有話可說??傊?,讀寫整合得好,輸入與輸出才會有序進行,讀寫才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思維和學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