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千越
餛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食。今天我又有口福了,奶奶要包餛飩。
包餛飩工序不可少。首先要先搟皮兒,搟出來的皮兒要薄,那樣煮出來的餛飩口感才好。只見奶奶把面團放在桌子上,揉啊揉,再拿搟面杖來回搟,左幾下右?guī)紫?,一個面團就變成了碗口大小的面皮。緊接著把面皮兒依附在搟面杖上卷起來,捏緊,使勁向前搟去,反復六七次,一張薄如蟬翼、滑如錦緞的大面皮兒就誕生了。
奶奶把面皮攤開,正反交替折疊好,以嫻熟的刀法切起來,那刀法了得,不見手動,但分秒之間呢,薄如蟬翼的面皮兒已化為數張大小整齊的三角形的面皮兒。
開始包餛飩啦,只見奶奶左手托一張皮,右手拿起筷子,加點餡兒,點在三角面皮的一角上,上下輕輕一折,一捏,再一折,左右角一提,對折起來,一個小巧玲瓏的餛飩就粉墨登場了。
我看得眼花繚亂,嘖嘖稱贊,也想躍躍欲試了。我先把一大團肉裹進皮內,上下隨便捏幾下折幾下,本以為已經大功告成,可是一看,薄薄的皮兒被肉餡給撐破了,肉團兒全掉了下來,不忍直視。我又仔細看奶奶包了一遍,掌握了技巧,肉餡要小而圓,捏的時候要使勁,折的時候不能太使勁。再次嘗試,我便用勺子把肉餡兒團好點在角上,輕輕一折,使勁一捏,再一折,把兩個角對起來,成功了!但談不上完美。再看看奶奶,安靜的神態(tài),嫻熟的手法,真是令人心生佩服,這可都是生活中的饋贈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的一點沒錯。
不多會兒,一碗香噴噴的餛飩上桌了。湯白、蔥青、醬紅,嘗一口,嫩滑爽口;吃下去,回味無窮。家的味道,奶奶的味道,都在里面呢!
指導教師? ?劉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