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方義
大雨驟降,我不敢歇,就近直奔一座老宅
——李叔同在津故居,躲雨
院內(nèi),樂曲“長亭外”,循環(huán)播放
音符想策馬走快些,卻困在一滴雨之間
其實,烏云過長亭未停,且直接
關(guān)閉時間的閘閥,整體的一切由雨水掌控
長廊已無干燥之物,一杯濁酒被稀釋
算不了什么,兩行熱淚的小巷早被大雨大道取代
冰雹彈跳,瓦檐水如玉柱傾倒,整體的一切
都浸漬其中,只有送行的鳥,鳥籠之內(nèi)
冰雹終究融化,雨也散了,而樂曲充當(dāng)
另一維度的粒子,不忙于聚,也不忙于散
特例,或說個案
大學(xué)問的康德從未出過國
蹤跡簡單,不變的地址就在哥尼斯堡
“規(guī)則的動詞”,下午4點出門散步
每一步經(jīng)久不變,精確到
教堂的鐘聲從中把握節(jié)奏
直線切割的起居作息
切割后比直線還直,此說有些多余
確實,他把直線外的視作多余
生活反制環(huán)境,外部世界向他看齊
最遠(yuǎn)、最近的風(fēng)景同一平面,心是萬物的尺度
他一步一步將方圓走成城堡,建立起
星光直接照耀的飛地,道德占在圓心的位置
黑洞的照片,終于面世
我以為它,或它的周邊
必定有光,否則,難成像
渺茫的宇宙濃縮
無量的時間,就此凝固
自然地想起霍金
想到讀不懂的《時間簡史》
是的,作為追光的粒子
對縈繞黑洞的光,必定賦予象征意義
——肯定有我讀出的尊敬
懂與不懂,悟道誤入“黑洞”
恰恰能找到更多的隱秘
還原一些黑白通透的詞語
一讀再讀,悟與不悟之間
寓言之寓,記是記得,卻不及一些小動物
小人物來得形象鮮明,虛擬之物
穿墻入院,滔滔人語,白紙作畫
黑字點睛,盡顯世間百態(tài),有點滑稽
卻也類比說理,我為觀眾看戲
或入戲,或走神,直到謝幕
莊子放飛蝴蝶,輕盈得很
劉基手上,蝴蝶之翼變?yōu)檎Z言的鐵鉤
邀風(fēng)云為酒,星月為盞
與天地共話人性,負(fù)重難飛
書翻了幾頁,不忘的還是猴兒乞食的章節(jié)
——莊子得出“朝三暮四”
與“朝四暮三”僅權(quán)術(shù)而已
劉基將寓言重寫,得出術(shù)不可使,人不可
愚的新意
當(dāng)代人呢?對“朝三暮四”的理解完全走樣
只指當(dāng)事人言而無信,反復(fù)無常
字里行間,我分明聽到猴兒說,聰明的你們
一次次拿我來打比方、講故事
不嫌啰唆?猴子笨緣為智商
聰明的人類總欠缺情商
……掩卷遐想,看到
一只喜歡模仿的猴子
穿衣戴帽而來,故作鎮(zhèn)靜,難掩嘻皮之態(tài)
天忽降大雨,眾猴率先跑回山洞避雨
穿衣戴帽者,緣于衣帽藏水負(fù)重
走不動,跑不快,淋個落湯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