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德·馬克西米利安出生于1832年7月6日,比兄長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小兩歲。像幾乎所有國家的王子一樣,斐迪南德出生沒多久就有了軍銜。他18歲時參加海軍,任巡洋艦“密涅瓦號”的指揮官;1854年到1861年,他被任命為奧地利海軍司令;1856年到1859年間,兼任米蘭總督。
任米蘭總督期間,斐迪南德親王發(fā)表了一些自由主義的言論,導致了兄長的不滿,在與撒丁王國開戰(zhàn)前,皇帝撤銷了他的總督職務。斐迪南德與妻子夏洛特從米蘭的總督府搬到威尼斯附近的的里雅斯特的私人別墅居住。
幾乎就在卸任的同時,就有人接觸這位哈布斯堡家族的親王,想要請他登上墨西哥皇位。但墨西哥此時動蕩不安,斐迪南德沒有考慮這個提議。
對撒丁的戰(zhàn)爭失敗之后,奧地利國民對皇帝的支持率陡然下降,有人認為弗蘭茨·約瑟夫應該退位,把皇冠讓給弟弟斐迪南德親王。
不論別人是出于什么心態(tài)提出的這種說法,顯然使得皇帝明白了,斐迪南德已經成為皇位的威脅,即便是感情極好的親兄弟,也不能分享權力。如果說撤銷斐迪南德米蘭總督的職務是出于對大局的考慮,自此之后,皇帝明顯地疏遠了弟弟。
其時,墨西哥的政治與軍事局勢相當混亂。1857年12月,保守派發(fā)動了政變,與胡亞雷斯為首的自由派進行了長達3年的內戰(zhàn),史稱“墨西哥改革戰(zhàn)爭”。胡亞雷斯在1861年3月就職為墨西哥總統(tǒng)。
墨西哥的鄰居美國以及歐洲的法國、英國、西班牙,在墨西哥都有各自的經濟利益,但美國1861年4月也爆發(fā)了南北內戰(zhàn),無暇顧及墨西哥,歐洲三國乘機達成協(xié)議,聯合向墨西哥出兵。
英國想將胡亞雷斯政權轉變?yōu)橛H英的傀儡政權,因此對尋求一位歐洲親王當墨西哥皇帝的興趣不大;西班牙想讓一位西班牙王子加冕為墨西哥皇帝;而拿破侖三世則看中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德親王。
1861年10月,拿破侖三世派人向隱居在的里雅斯特的斐迪南德·馬克西米利安提議,希望他能夠成為墨西哥皇帝。斐迪南德的妻子夏洛特公主不甘心只是成為一位大公夫人,被伊麗莎白皇后的光輝所掩蓋,她極力慫恿丈夫接受提議。
之后又發(fā)生了一件事,大概使得斐迪南德終于下定了決心。事情仍然同伊麗莎白皇后有關。
伊麗莎白皇后前往巴特基辛根進行溫泉治療,維也納的《新聞報》繞過當時嚴格的新聞審查,對此進行了報道,報道中有一句話,幾乎算是對皇后的誹謗了。這引起了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的不滿。
斐迪南德認識《新聞報》的發(fā)行人倉格,他請求皇帝赦免對倉格的懲罰,但倉格當時正準備發(fā)表另一份文章,里面寫道:“一顆被傷害的女性虛榮心正在發(fā)作?!边@正指皇后通過皇帝丈夫在向報紙施壓。
弗蘭茨·約瑟夫氣惱地寫信給斐迪南德,他不能容忍皇室成員,特別是皇后以這種方式在倉格那種無賴面前出丑,并且皇后并不關注那篇文章,也不存在什么女性虛榮心的問題。皇帝特別強調了他的憤慨。
皇室家庭得知拿破侖三世的計劃后,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不久之前,他才連同撒丁狠狠地給了奧地利一拳,一轉眼他卻要支持哈布斯堡家族的親王取得墨西哥皇位?
母親索菲大公夫人極力反對此事,伊麗莎白皇后也不贊同,但弗蘭茨·約瑟夫卻支持弟弟去謀取墨西哥皇帝的寶座。他要斐迪南德放棄奧地利皇位的繼承權,斐迪南德為此與兄長大吵了一架。
法國人在墨西哥弄了一個公民投票鬧劇,捏造民意,對外宣布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德·馬克西米利安親王成為墨西哥皇帝是民心所向。1864年4月,拿破侖三世與斐迪南德簽訂《米拉馬協(xié)議》,斐迪南德支付法軍軍費,換取法軍在墨西哥留駐到1867年年底,以支持他的帝國政府。
1864年6月,斐迪南德·馬克西米利安在墨西哥城加冕,為墨西哥第二帝國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他的妻子夏洛特加冕為墨西哥的夏洛特皇后。
此時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已經發(fā)現他的境況很糟糕:法軍與胡亞雷斯領導的墨西哥軍隊仍然在交戰(zhàn)中,胡亞雷斯不承認他這個皇帝,美國的林肯總統(tǒng)也不希望墨西哥有個背景雄厚的天主教君主。
墨西哥皇帝夫婦在艱難的時局中仍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他們收養(yǎng)了前墨西哥皇帝阿古斯汀·德·伊圖爾維德的孫子小阿古斯汀和薩爾瓦多為養(yǎng)子,立小阿古斯汀為墨西哥皇位繼承人,并且保持了胡亞雷斯提出的土地改革、宗教寬容、擴大選舉權等政策。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還曾試著赦免胡亞雷斯,前提是他承認皇帝的統(tǒng)治。這當然遭到了拒絕。
美國此時已經結束了內戰(zhàn),北方的林肯總統(tǒng)成為勝利者,林肯遇刺身亡之后的繼任者安德魯·約翰遜總統(tǒng)貫徹了他的遺愿。剛喘過氣來的美國立即著手解決近鄰墨西哥的問題。
美國拒絕承認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對墨西哥的統(tǒng)治,軍方積極要求以武力將法軍趕出墨西哥,為此在與墨西哥交界的得克薩斯州邊境地帶集結了一支5萬人的軍隊,準備隨時進入墨西哥,直接進行軍事干預。
美國一方面同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接觸,溫和地要求法軍撤離墨西哥;一方面又派人到墨西哥境內,為胡亞雷斯提供武器和軍事訓練幫助,以抵抗法國軍隊。
在國內的反對聲音、巨大的軍費開支、外交上的壓力、墨西哥境內疲倦而傷亡巨大的軍隊、新近崛起的普魯士的多重壓力下,拿破侖三世終于意識到遠征大洋彼岸的另一個國家是件吃力而又不討好的事情,被迫于1866年3月開始撤軍。到1867年3月,法軍全部撤出墨西哥。
拿破侖三世曾建議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宣布退位,并與法軍一起撤出墨西哥,但馬克西米利安拒絕了。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是因為夏洛特皇后的虛榮心,一部分因為墨西哥的保守派政治家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他的自尊心——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決不允許狼狽地逃跑。
為了挽救丈夫,夏洛特皇后于1866年8月返回歐洲,向拿破侖三世和教皇求助,但均告失敗。她接著返回維也納,向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求助,但此時的維也納正處在即將被普魯士軍隊進攻的危機中,無暇顧及。而且當時歐洲所有的當權者——包括輕率的拿破侖三世——都不認為馬克西米利安會有危險。
弗蘭茨·約瑟夫可能也是這么考慮的。他可能認為弟弟最多不過就是退位,然后會被墨西哥人或者美國人送回歐洲。處死一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尊貴成員是不可想象的。“我只是希望,他不要到我這里來,因為這正是我們最不需要的訪問。”弗蘭茨·約瑟夫這個時候已經焦頭爛額。
而此時,流傳開了斐迪南德·馬克西米利安親王已經回到奧地利,并且登基成為奧地利皇帝的謠言。在這種情況下,弗蘭茨·約瑟夫更加不會考慮將馬克西米利安接回國。再說,此時奧地利也沒有精力和金錢去援救遠在另一個大洲的親王。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十分英勇,在得不到任何外援的情況下,離開首都前往克雷塔羅戰(zhàn)線,親自指揮作戰(zhàn)。他曾在奧地利軍隊中擔任過海軍元帥,對軍隊的了解勝過自己的兄長弗蘭茨·約瑟夫,但在力量懸殊的敵我軍隊的抗衡下,彈盡糧絕,走投無路,只得于1867年5月15日開城投降。
一半的歐洲君主要求胡亞雷斯能給予馬克西米利安赦免或寬大處理,但胡亞雷斯強硬地拒絕了。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以顛覆墨西哥共和國的罪名被判處死刑。
1867年6月19日的凌晨,墨西哥皇帝在克雷塔羅被槍決。臨刑前,馬克西米利安把他的帽子給了他的匈牙利廚師,要他“把這個交給我的母親。請轉告她,我在臨終前仍然思念著她。”
槍聲響起,皇帝應聲倒下。有人聽到他最后的低語:“災難!”馬克西米利安被槍決時,他的兄長剛加冕為匈牙利國王11天。
(摘自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奧匈之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傳》 ? ?作者:龍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