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在國外的翻譯為We Media。其中We代表的是我們、個人、公民。自媒體又稱呼為“公民媒體”或者“個人媒體”,主要包括大眾性、廣泛性、自由化、個性化的傳播者,是以當代高端、便捷、快速的電子傳播方式,向沒有具體指定的多數人或者是具體指定的個別人傳播固定性和非固定性信息的新媒體的典型代表,如微信、微博、博客等網絡平臺。
自媒體是新媒體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所呈現的一種傳播方式,它的多種使用功能讓新聞傳播的信息內容更精彩、更全面。這種全面性、豐富性使得讀者對他們的感知度更加深刻,理解更有深度。自媒體的發(fā)展是無法阻擋的,面對這種快速的發(fā)展,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乘勢而上,抓住機會。充分利用自媒體時代的積極影響去提升新聞傳播的質量。
對傳播內容的影響。自媒體的每個用戶都是信息傳播的一個分岔點,而自媒體就是這個社交網絡中的樹干。與傳統媒體相比,自媒體對于內容的傳播更缺乏底線。無論是選題還是寫作,都不需要經過上級審核,他們發(fā)布的內容更多是由個人獨立完成并負責。
對傳播討論方式的影響。自媒體平臺的互動性非常強。當一個事件發(fā)生后,網民會在不同的自媒體平臺發(fā)表他們對事件的看法。每當一個熱點事件刷屏后,不同觀點的相關討論就會展開。而傳統的討論方式是很封閉的,用戶之間的互動關系相對較差。
對傳播對象分類的影響。自媒體時代下傳播對象分類更加精細,給用戶提供了更精確的定位。例如,在微博搜索欄搜索美食兩個字,會出現很多美食的自媒體博主,他們所發(fā)布的信息內容針對的目標受眾定位更加準確,傳播效果更好。
平民化-個性化。“消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边@是傳統媒體與自媒體不同的地方。越來越多的用戶被自媒體平臺的個性化內容所吸引。個性化是自媒體新聞傳播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正是由于這個顯著的特點,才會有更多的受眾被吸引,自媒體才能更好地發(fā)展。
速度快-時效性強。自媒體的發(fā)展以互聯網為基礎,自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之快是傳統媒體難以企及的。在自媒體時代,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媒介發(fā)布、轉發(fā)新聞,新聞傳播速度加快。
圈群化、互動性強。通常自媒體的受眾都會有自己的圈群,消息傳播從這些圈群中展開,每個人都可以彼此點贊、轉發(fā)、互送禮物等,互動性很強。圈群的存在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容易讓人產生親切感與歸屬感,從而增加對自媒體的使用和依賴。在與有觀點分歧的人的互動中也能接觸到不同的思維,體會到互動的興趣。
One to One分裂式傳播。在One to One傳播中,one指一個人、一個群體或一個組織。自媒體平臺上信息發(fā)布后,在個體或群體的圈子內部快速傳播。一則消息開始傳播后,將會呈幾何倍數增長。當我們在自媒體平臺上發(fā)布一則消息,例如,在微信朋友圈轉發(fā)一則新聞信息,以目前每個微信號容納的5000人為上限,轉發(fā)一次這則消息最多將有5000人看到,而這5000人中若有人對這篇文章感興趣并再次加以轉發(fā),那么這個信息的傳播范圍可想而知。
內容簡單,去中心化。自媒體平臺發(fā)布的內容簡潔、清晰,如微博在文字方面限制字數,要求發(fā)布的內容必須簡明扼要,用盡量少的文字來概括相關事件。這種傳播內容與方式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簡短的文字內容,清晰的事件記錄,使受眾在閱讀過程中降低受客觀因素的限制。有利于受眾一目了然地了解內容,節(jié)約閱讀時間。自媒體傳播的優(yōu)勢還體現在其“去中心化”方面。在傳遞信息的整個過程中,受眾有兩種身份。他們一方面是信息傳播者,另一方面是信息接收者。無論是傳播還是接收,沒有相關規(guī)定的制約,產生了一個信息共享、共存的過程,使信息傳播的范圍更廣。
傳播內容三維化。在自媒體網絡平臺上,新聞傳播的內容不再局限于文字。其傳播信息中不僅包含文字,還能加入圖片、表格、視頻等形式來輔助展現所傳遞信息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保持自身特色,充分發(fā)揮傳統影響。自媒體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但通常會忽略相應的事實內容,導致呈現的信息不完整,亦或夾雜著假消息,誤導受眾。相比之下,傳統媒體具備自媒體無法企及的權威性與準確性。因此,傳統媒體在自媒體時代,應繼續(xù)保持本色,發(fā)揮自己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將新的技能與方法植入傳統新聞傳播中。傳統媒體應該適應自媒體時代下信息高速發(fā)展的需要。傳統媒體在發(fā)展中,應該與自媒體相結合。當代媒介的發(fā)展需要多種媒介的融合,分析自媒體傳播的特點,傳統的新聞傳播發(fā)展需要融入更多新的技術與更豐富的創(chuàng)新思想,發(fā)揮傳統媒體的優(yōu)勢。近幾年,央視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央視綜藝大賞》等綜藝節(jié)目也同步在微博上開通了節(jié)目官方微博,并在每天的不同時段進行更新。
培養(yǎng)具有新媒體素養(yǎng)的專業(yè)新聞傳播人才。當下,自媒體時代最緊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在技術使用中,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缺口更大。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專業(yè)知識,同時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技能。
傳播技術、傳播形式在不斷地提升和變化,相比于傳統媒體,自媒體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在未來,自媒體總有一天也會和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一樣成為傳統媒體?,F階段,自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沖擊和影響,但是并不會取代傳統媒體。自媒體和傳統媒體一直是相生相伴的關系,兩者需要通過良好的融合,獲取更好的新聞傳播能力及效果,從而有效提升輿論引導力。在社交平臺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許多傳統媒體的選擇,借助社交網絡平臺,擴大傳統媒體的輿論影響,利用自己的專業(yè)采編團隊對新聞現場進行深度采訪,以及對新聞事件進行獨家深入挖掘的優(yōu)勢,擴大自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