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關鍵詞:《道德經(jīng)》;翻譯;接受;法語
從1696年法國耶穌會士李明(LouisLecomte1655-1728)在《中國近事報道》中對《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章的節(jié)譯算起,《道德經(jīng)》在法語世界的譯介已經(jīng)超過了300年;從1842年法國漢學家斯塔尼斯拉斯·儒蓮(StanislasJulien1797-1873)在法國皇家印刷所出版了第一個帶注釋的《道德經(jīng)》法語全譯本算起,迄今為止也有近兩個世紀。在這段漫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道德經(jīng)》的法語譯本層出不窮,根據(jù)河南省社科院丁巍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老學典籍考:兩千五百年來世界老學文獻總目》考證,截止1995年正式出版發(fā)行的《道德經(jīng)》法譯本有105種。根據(jù)美國青年學者邰謐俠的最新統(tǒng)計,截止2017年一共有91種《道德經(jīng)》法譯本出版問世。在近百個譯本中最新中譯法譯本是Anfortas出版社在2015年出版的法國心理分析師馬無名(GuyMassat1934-…)和他的家人亞瑟·里瓦斯(ArthurRivas1989-…)合譯的譯本。該譯本在2016年由LHarmattan出版社再版,并且在再版中對譯文中的關鍵概念的翻譯進行了較大的改動,屬近年來《道德經(jīng)》法譯研究領域新變化。本文將就此做以簡要分析與介紹。
心理分析師馬無名1934年11月8日出生于巴黎,已婚,有兩個女兒,擁有索邦大學哲學專業(yè)第三階段的博士文憑,在巴黎有自己的心理分析診所。兩個女兒和他一樣也從事心理分析和治療工作,外孫亞瑟·里瓦斯ArthurRivas1989-…)畢業(yè)于巴黎東方語言學院曾在北京學習漢語。2015年馬無名首次出版了自己和亞瑟·里瓦斯合譯的《道德經(jīng)》法語譯本并于2016年在LHarmattan出版社迅速再版,收入“五大洲詩歌經(jīng)典”系列(Poètesdescinqcontinents),且與時俱進同時,推出了在線電子版和紙質(zhì)版兩個版本。
在2015年版本中馬無名譯本最大的特點是受到拉康思想的啟發(fā)將《道德經(jīng)》中的關鍵詞“道”翻譯成了動詞“說”(leDire)。此前“道”這個核心詞占主流地位的幾種翻譯分別是“道路”(laVoie);源于威妥瑪拼音發(fā)音的leTao和源于漢語拼音發(fā)音的leDao;以及“本原、原初、至高原則”(leprincipe/Principe)和名詞“言說”(laparole)。在19世紀《道德經(jīng)》被完整譯介入法國之初,翻譯家和漢學家就曾指出“道”的含義及其復雜包含多重含義,由于中法兩種語言體系固有的差異很難在法語中找到一個確切的法語單詞進行翻譯。當時的學者就已經(jīng)注意到老子所意指的“道”的不同含義中包括了法語中動詞“說”(Dire)的含義,但并未出現(xiàn)在正式的譯文中采用過這種翻譯。直到2015年馬無名譯本的出現(xiàn),譯者強化了“言說”之“道”之于二十一世紀的重要意義。
在2016年的新版中,譯者對“道”的翻譯再次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變化直觀地體現(xiàn)在了封面上。在封面頁上出現(xiàn)了一行新的副標題——“道”,語言的第七種表述功能(Dao,laseptièmefonctionperformativedulangage )。直接強調(diào)了“道”作為一種語言表述的功能性作用并且將譯文中的“道”都翻譯成了名詞“聲音”(lavoix)。第一章中最著名的句子“道可道”則被譯為:Lavoixvéritablementvoix并且將這一修改貫穿了譯文始終。同時新譯本中還副文本方面呈現(xiàn)出幾點明顯的變化:首先,封面頁上第一級副標題從原來突出強調(diào)《道德經(jīng)》“最新譯本”(nouvelletraduction)變?yōu)閺娬{(diào)“道的真正力量”(Traitédespouvoirsdelavoixvéritable);其次,將2015年版本中的中文字體由更具現(xiàn)代感的黑體替換成了有歷史感的小篆;第三,在上一版前言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并增加了17頁的后記和參考書目,尤其是在后記中強調(diào)了《道德經(jīng)》思想和《易經(jīng)》之間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并在上一版重點強調(diào)西方文化中“波米涅環(huán)”與老子思想“有無相生”“虛實相連”相似性的基礎上加入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五行”——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意象與法國文學之間互文性的反思,還就老子之“道”中的“虛實”概念與拉丁語中的vocare(虛空、自由),法語中的vocation(感召)和voix(聲音)進行了聯(lián)想分析,雖未進行深入研究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馬無名的法譯本體現(xiàn)了其心理分析師和譯者雙重身份下對《道德經(jīng)》理解和把握的新視角,同時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應了新時代下現(xiàn)代人對《道德經(jīng)》解讀的新需求。
參考文獻
[1]Taoteking :Lelivredutao ;nouvelletraduction,GuyMassat,ArthurRivas,Sucy-en-Brie :Anfortas,DL2015.
[2]Traitédespouvoirsdelavoixvéritable :laseptièmefonctionperformativedulangage ;nouvelletraductiondeGuyMassatetArthurRivas,Paris :lHarmattan,DL2016.